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我院自1994年开始应用五官科微形夹板治疗粉碎性凹陷性颅骨骨折患者 ,取得较好疗效 ,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 1病例选择 :男16例 ,女5例 ,年龄3~58岁 ,其中车祸伤12例 ,高空坠落伤3例 ,打击伤6例 ,开放性损伤7例 ,闭合性损伤14例。全部病例均行CT扫描和颅骨X线平片 ,显示颅骨粉碎骨折 ,凹陷深度大于1cm ,伴发骨折部位硬膜外血肿3例 ,局部脑损伤4例 ,GCS评分10~15分。1 2材料 :选西安中邦公司生产的微形夹板 (钛钢合金 )、镙钉及配套的固定工具 ,夹板类型有X、Y、L、I四大类 ,厚度0 5~0 8m…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复方甘露醇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对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甲状腺术后出现体位综合征的患者分为联合组、复方甘露醇组、天麻素组,每组30例,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7 d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100%,复方甘露醇组72%,天麻素组76%;复方甘露醇组与天麻素组在起效时间和治疗效果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联合组与复方甘露醇组和天麻素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方甘露醇注射液与天麻素注射液联合使用治疗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较单用复方甘露醇注射液和天麻素注射液起效快、疗效好,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硫酸镁对胆总管取石术后患者胆道压力和胆汁分泌的影响。方法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T管引流患者20例均分为两组:实验组予25%硫酸镁10ml+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8d;对照组仅予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治疗期间,每天利用T管测定胆道压力,记录24-h胆汁引流量。结果术后第4-8天,实验组静脉输液后胆道压力低于对照组(P<0.05),且24-h胆汁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总管取石术患者术后静脉应用硫酸镁可降低胆管压力,减少胆汁引流量。  相似文献   
24.
本组 198例全部采用B超下脉冲液压灌肠法治疗。结果 191例复位成功 ,复位率 96.5 % ;7例中转手术 ,术中证实为非回结型套叠  相似文献   
25.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中常见的临床症状,多为导管内乳头状瘤、导管扩张症等良性病变,但亦可能是导管内癌等恶性疾病的早期表现,临床上触诊一般触摸不到乳腺肿块,因此定位诊断和手术治疗有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精细化被膜解剖法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125例共146侧手术术中紧靠甲状腺真被膜解剖分离,处理下极时不解剖结扎下动脉主干,也不常规寻找喉返神经,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和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结果125例手术均达到治疗效果,其中仅6例术中明确寻找出喉返神经,所有病例术后均无手足搐搦症状,1例术后出现声音嘶哑,喉返神经损伤率0.80%(1/125)。结论精细被膜解剖法可以保证病变切除范围的充分性,并有效预防喉返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观察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 siRNA)对肝癌HepG2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VEGF siRNA经LipofectamineTM 2000脂质体转染肝癌HepG2细胞后,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蛋白浓度. 结果细胞培养6 h后siRNA的转染效率为(90.4±2.9)%,转染后肝癌HepG2细胞中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蛋白表达下降. 结论运用RNA干扰技术,可以有效地干扰肝癌HepG2细胞VEGF的表达并能降低VEGF的生成.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分析血清指标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联合预后营养指数(PNI)预测可切除胃癌患者根治术后的生存预 后的应用价值,为临床筛选敏感性和准确性更高的简易生化指标。方法 回顾性总结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入连云港市赣 榆区人民医院确诊可切除胃癌患者共155例,根治术后常规随访3.0~38.0个月,中位时间27.5个月;以总死亡为研究终点采用受 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获得术前患者基线状态血清FAR和PNI的AUC值和最佳临界值,并作为分组的依据;比较组间患 者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和累积总生存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 155例患者随访共死亡64例,死 亡率为41.3%(64/155)。ROC曲线分析显示,FAR和PNI预测总死亡的AUC值分别为0.798和0.812,临界值分别为0.112和41.52, FAR联合PNI预测总死亡的AUC值为0.865,高于FAR或者PNI(P<0.05)。155例患者分为A组(FAR≥0.112和PNI≥41.52)共60 例,B组(FAR≥0.112和PNI<41.52,或者FAR<0.112和PNI≥41.52)共45例,C组(FAR<0.112和PNI<41.52)共50例,三组患者年 龄、肿瘤直径、TNM分期、T分期和N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曲线显示,C组1年和3年的累积生存 率低于A组和B组(P<0.05)。单因素或者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TNM分期(Ⅲ期)、FAR(<0.112)和PNI(<41.52) 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可切除胃癌患者术前FAR和PNI水平降低可能提示预后不良,联合FAR和PNI可作为 评估患者生存预后的重要生化指标,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29.
<正>结肠造瘘术后造瘘口肠管缺血坏死是较严重且常见的并发症。我院在2008年6月~2014年6月间共出现结肠造口术后造瘘口肠管缺血坏死的6例,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6例,男3例,女3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2.5±4.1)岁,择期手术4例,伴急性肠梗阻急诊手术2例,均为结直肠癌患者,包括低位直肠癌4例,乙状结肠下段癌和中段癌各1例,6例均在行乙状结肠造口术后出现造瘘口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烫伤后血浆及水泡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硫酸乙酰肝素酶(HPSE)水平的变化,探究二者与烫伤创面深度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根据烫伤深度,把39例烫伤病人分为浅Ⅱ度组和深Ⅱ度组,共纳入研究中水泡液样本为浅Ⅱ度23例和深Ⅱ度21例,血浆样本为浅Ⅱ度18例和深Ⅱ度1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烫伤病人第1、3、5天血浆及水泡液中IL-6、HPSE水平。结果:烫伤病人水泡液中IL-6、HPSE水平明显高于血浆中(P<0.01)。深Ⅱ度烫伤病人水泡液中IL-6水平明显高于浅Ⅱ度烫伤病人(P<0.01),而HPSE水平低于深Ⅱ度烫伤病人(P<0.05~P<0.01)。结论:烫伤早期水泡中IL-6水平与烫伤深度及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烫伤程度越深,IL-6水平越高。烫伤早期水泡液中HPSE水平与创面愈合时间负相关。HPSE水平越高,提示创面后期愈合越好,所需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