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5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8篇
  4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41.
传统观点认为哮喘是一种变异较大的疾病,症状和肺功能会发生昼夜变化,在夜间和清晨更重,而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pulmonary diseases,COPD)在急性加重发作间期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异。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也具有昼夜变动,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许多治疗干预的研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不同性别对COPD患者的认知以及诊疗行为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稳定期COPD患者,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所有入选患者由研究者面对面进行“COPD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的问卷调查”,运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共177例患者入选,其中男性126例(71.2%),女性51例(28.8%).男女患者年龄、BMI和收入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中,从不吸烟者比例很高(62.7% vs 12.7%,P<0.01),戒烟者比例较低(27.5% vs65.9%,P<0.01),吸烟包年明显低于男性患者[0 (0~7.5) vs30 (10~45),P<0.01].女性患者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者(21.6% vs6.3%,P<0.01)和无工作者的比例(29.4% vs 11.9%,P<0.01)较男性患者大.在肺功能方面,女性COPD患者FEV1/FVC[(58.7±9.8)%vs(55.0±10.9)%,P<0.05]稍比男性好,VC则低于男性患者[(69.6±19.6)% vs (78.8±19.5)%,P<0.01].女性患者合并脑血管病的比例较男性患者更低(0.0% vs 10.3%,P<0.05).女性患者知晓肺功能结果的比例较男性患者稍高(17.6% vs7.9%,P=0.059).结论 女性患者对COPD的认知及诊疗中的行为与男性患者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医师需要对女性患者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43.
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 IIP)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糖皮质激素治疗的IIP患者,从临床表现、肺功能、影象学及病理学等方面分析IIP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性.结果:(1)激素治疗有效组(A组)16例,激素治疗无效组(B组)15例,年龄分别为(55±6)岁和(63±10)岁(P<0.05),病程分别为(14.4±26.4)月和(67.2±105.1)月(P<0.05);(2)静息状态下呼吸困难分别有1例和4例,高热分别有1例和4例,肺内湿罗音A组较B组少;(3)PaO2分别为(74.2±15.5)和(58.8±20.7) mm Hg(P<0.01);(4)影象学表现为蜂窝肺者B组较多;(5)A组3例病理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2例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1例为急性间质性肺炎,B组1例为急性间质性肺炎.结论:年轻、病程短、临床病情较轻、非蜂窝肺表现、病理分型NSIP者对激素反应好,在无病理诊断的情况下,应对IIP患者早期应用激素试验治疗.  相似文献   
44.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慢性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阶段,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CHF患者人数逐年上升,全球目前已确诊的CHF病例超过2300万[1],每年新增病例约200万[2].由于CHF患者具有心功能降低、内环境严重紊乱的特点,故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对患者中远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风险进行有效预测并...  相似文献   
45.
目的:在豚鼠哮喘模型上观察心、肝、肾、肺等组织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含量的变化,探讨其内源性防御机制。方法:以卵蛋白诱发豚鼠哮喘,分别以[^109Cd]血红蛋白饱和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心、肝、肾、肺组织及血浆MT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豚鼠哮喘发病时,心、肝、肾、肺和血浆MT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22%、170%、66%、78%、30%(均P<0.01),心、肝、肾、肺组织及血浆MDA的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109.30%、62.66%、71.42%、72.01%、52.30%(均P<0.01)。结论:哮喘豚鼠体内MT生成增多,可能是机体的重要防御保护性反应,其病理生理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6.
尾加压素在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观察近年新发现的活性肽尾加压素(Urotensin Ⅱ,UⅡ)在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1)采用^3H-胸腺嘧啶(^3H-TdR)掺入法测定UⅡ对原代培养的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DNA合成的影响,应用不同阻断剂观察UⅡ诱导细胞DNA合成的信号转导通路。(2)采用Fura-2/AM荧光探针,测定UⅡ对胞浆游离钙浓度的影响。结果 (1)UⅡ呈浓度(10^-10~10^-6mol/L)依赖性刺激ASMC^3H-TdR掺入,10^-6mol/L时,为对照组的7倍(P〈0.01);(2)蛋白激酶C(PKC)阻断剂H7、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阻断剂PD98059及钙通道阻断剂尼卡的平均能抑制UⅡ刺激的ASMC^3H-TdR掺入,其抑制率分别为29%(P〈0.05),45%(P〈  相似文献   
47.
全科医学研究既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也重视患者的精神感受;既关注医生的职业胜任力,也重视医生的从业动力;既关注医疗服务的质量,也重视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和合作。这些问题通常需要借助定性研究方法才能获得更有价值的研究结果。但是,一方面,定性研究通常被认为样本量小、主观性强,主要用于问题的探索;另一方面,全科医学领域目前仍以定量研究为主导。因此,整合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混合方法研究,结合两者优势,可以更广、更深入地分析特定问题,适用于研究复杂问题,为全科医学研究指出了一条融合临床医学和社会学两大部分的途径。然而,混合方法研究在国内全科医学领域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其设计与实施的规范性亟待提高。因此,本文计划以一项混合方法研究实例介绍开始,对混合方法研究的设计与实施中的关键要点进行详细介绍,以为拟开展混合方法研究的全科医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大气污染物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预后的相关关系,并明确何种大气污染物与COPD最相关.方法 COPD患者的资料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案室提供.包括COPD患者的基本信息和预后指标:入院人数,死亡人数和急性发作次数.大气污染物和气象资料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提供.在控制气温,气压和相对湿度下,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AM)分析,用样条平滑函数拟合非线性变量,分析大气污染物与COPD预后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 在单污染物模型中,PM10与COPD入院人数呈正相关,并且PM10每升高一个IQR(55.89 μg/m3),COPD入院人数增加29.69% (95% CI7.89%~55.88%).SO2和NO2与COPD死亡人数分别呈正、负相关.SO2每升高一个IQR( 48.58μg/m3),COPD死亡人数增加64.51%(14.11%~137.14%),而NO2每升高一个IQR(20.97 μg/m3)COPD死亡人数减少35.25%(-54.32%~-8.19%).在双污染物模型中,经过组合,PM10与COPD入院人数和死亡人数均呈正相关,PM10每升高一个IQR,COPD入院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增加28.85%(95% CI6.29%~55.31%)和46.35%(11.42%~92.26%).而对于SO2和NO2组合,SO2和NO2每升高一个IQR,COPD死亡人数分别增加125.01% (61.25%~213.98%)和减少61.53% (-66.03%~-32.83%).无论在单污染物模型还是双污染物模型COPD急性加重与大气污染物未发现任何相关.结论 大气污染物会影响COPD的入院人数和死亡人数,导致COPD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而PM10是主要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49.
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工具、生活质量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影响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有心理因素、躯体因素(性功能低下、造口并发症、排便规律)、社会因素(经济状况、就医条件、造口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婚姻状况、自理能力等).提出术后早期进行康复干预、家庭干预,加强健康教育,正确进行结肠灌洗等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合作性学习理论在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中的作用。方法 将104名参加培训的护士随机分成两组各52名,对照组按传统方式培训,实验组采用合作性学习方法。结果 实验组3项操作考核成绩(心肺复苏术、给氧、口腔护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其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合作能力、应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沟通能力亦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合作性学习能显著提高临床护理人员护理技能培训效果,促进其综合素质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