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155篇 |
免费 | 805篇 |
国内免费 | 71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1篇 |
儿科学 | 156篇 |
妇产科学 | 70篇 |
基础医学 | 709篇 |
口腔科学 | 170篇 |
临床医学 | 1907篇 |
内科学 | 1342篇 |
皮肤病学 | 88篇 |
神经病学 | 204篇 |
特种医学 | 61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031篇 |
综合类 | 4191篇 |
预防医学 | 1463篇 |
眼科学 | 106篇 |
药学 | 1516篇 |
26篇 | |
中国医学 | 1373篇 |
肿瘤学 | 60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9篇 |
2023年 | 285篇 |
2022年 | 351篇 |
2021年 | 351篇 |
2020年 | 288篇 |
2019年 | 286篇 |
2018年 | 308篇 |
2017年 | 203篇 |
2016年 | 260篇 |
2015年 | 254篇 |
2014年 | 580篇 |
2013年 | 543篇 |
2012年 | 700篇 |
2011年 | 704篇 |
2010年 | 640篇 |
2009年 | 614篇 |
2008年 | 663篇 |
2007年 | 686篇 |
2006年 | 648篇 |
2005年 | 682篇 |
2004年 | 705篇 |
2003年 | 599篇 |
2002年 | 506篇 |
2001年 | 596篇 |
2000年 | 543篇 |
1999年 | 438篇 |
1998年 | 336篇 |
1997年 | 307篇 |
1996年 | 274篇 |
1995年 | 260篇 |
1994年 | 259篇 |
1993年 | 173篇 |
1992年 | 141篇 |
1991年 | 183篇 |
1990年 | 145篇 |
1989年 | 163篇 |
1988年 | 115篇 |
1987年 | 125篇 |
1986年 | 99篇 |
1985年 | 85篇 |
1984年 | 87篇 |
1983年 | 75篇 |
1982年 | 69篇 |
1981年 | 69篇 |
1980年 | 59篇 |
1979年 | 30篇 |
1977年 | 12篇 |
1963年 | 12篇 |
1959年 | 12篇 |
1958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失聪和听力损伤问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据估计全球每22个人中就有1人因失聪和听力损伤而困扰其生活、交流和工作,且大多数病例发生在中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为提醒国际社会和各成员国需要关注这一以往重视不够的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日对外公布了失聪和听力损伤的事实档案,简要论述了失聪和听力损伤的严重性、产生原因、预防方法以及助听器材等,供全球各界人士参考。该事实档案的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42.
石斛对实验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改善情况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石斛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防治机理,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氨水、乙醇和去氧胆酸钠灌胃法,制成大鼠CAG模型.造模后治疗组以石斛煎剂治疗5周,观察CD3+、CD4+和CD8+阳性细胞数的变化情况,计算CD4+/CD8+比例,并与模型组和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组和模型组建模后(治疗前)其CD3+、CD4+阳性率和CD4+/CD8+比例较对照组低(P<0.01)、CD8+阳性率较对照组高(P<0.01),治疗组经石斛治疗5周后,其CD3+、CD4+、CD8+阳性率和CD4+/CD8+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石斛可以改善实验CAG大鼠的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提示其对CAG大鼠的免疫功能有提高作用,从而对CAG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3.
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最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张培华报告在我国1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为8.6%,4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为16.4%。可分为单纯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是指大隐静脉瓣膜关闭不全所致,而后者指继发于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症所致。大隐静脉曲张的病因学虽未完全明确,但静脉壁软弱,静脉瓣膜缺陷以及浅静脉内压力升高被认为是引起其曲张的主要原因。静脉壁薄弱和静脉瓣膜缺陷与遗传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4.
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对咽部刺激大,小儿常不合作,且扁桃体肥大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梗阻症状,给麻醉及手术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提高手术及麻醉的安全性,我院2008年1-12月,对42例行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麻,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
46.
47.
48.
49.
肠道和肠外营养的比较全肠外营养(TPN)对危重病人可能有害;它抑制免疫。不通过肠道而仅提供静脉营养时,患者发生肠萎缩,伴通透性增高和肠相关淋巴样组织的丧失。这可使肠菌通过肠壁转位至血循环。动物实验已证明放射标记的肠腔内细菌及内毒素存在于系膜淋巴结、门静脉和系统循环。细菌进入血循环后,巨噬细胞被刺激而释出自介素Ⅰ、Ⅱ和肿瘤坏死因子,并进而发生高分解代谢反应。可能通过血管收缩、血栓形成和生理性分流,这些细胞因子可产生低氧和器官衰竭。虽然败血症可来源于胃肠外其他部位, 相似文献
50.
本文对620例原发性肝癌、88例继发性肝癌、506例肝外恶性肿瘤,242例良性疾病患者和136例正常人血清进行5’—核苷酸磷酸二酯酶(5’—NPDase)同Ⅰ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以及激光凝胶扫描牛定量测定。结果表明:(1)5’—NDPasel阳性率在PHC组为79.58%,在AFP阴性(≤20μg/L)PHC组为68.74%;(2)AFP与5’—NDPase Ⅰ联合检测可提高PHC的检出率;(3)以慢性乙肝和肝硬化患者5’—NPDase Ⅰ面积积分均值作为阳性界值,PHC阳性率为69.3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