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4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125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76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543篇
内科学   225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205篇
特种医学   150篇
外科学   175篇
综合类   903篇
预防医学   361篇
眼科学   82篇
药学   398篇
  14篇
中国医学   294篇
肿瘤学   8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6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分析大气污染急性暴露对医院每日门诊人数的影响。方法采用时间序列的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在控制门诊人数的长期趋势、气象因素、星期几效应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广州市某区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大气污染与医院每日门诊人数的关系。结果大气污染物PM10-2.5、PM2.5、NO2和SO2日平均浓度每增加10μg/m3,医院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002 5(95%CI:0.998 9~1.018 2),1.003 5(95%CI:1.001 2~1.016 4),1.002 4(95%CI:1.001 6~1.005 6)和1.002 8(95%CI:0.977 8~1.007 8)。结论广州市某区PM2.5和NO2日均浓度的短期升高可能会导致医院每日门诊人数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新多胺类似物四丁基丙二胺(tetrabutyl propanediamine,TBP)对人A549肺癌细胞增殖、细胞迁移能力和多胺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MTT法用于分析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用于分析细胞周期;QT-RT-PCR技术用于分析多胺代谢酶的表达水平;高效液相色谱用于检测细胞内多胺含量.结果:TBP处理A549细胞后导致:(1)显著抑制人A549细胞增殖,其抑制效应呈浓度和时间的依赖性;(2)G1期和G2期细胞显著减少,但S期细胞显著性增加;(3)显著诱导多胺降解代谢限速酶SSAT的表达,但对其他酶影响较小;(4)细胞内多胺含量显著性下降.结论:上述研究结果提示TBP具有抑制人A549肺癌细胞增殖的药理活性,有作为肺癌治疗药物的潜在临床应用前景.其机制可能与干扰DNA复制、抑制细胞周期和降低细胞内多胺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免疫分型、NK细胞水平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根据肺功能FEV1predicted、血气分析结果、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病程长短不同分为多个亚组,同时选取25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3~+、CD4~+、CD8~+、CD56~+NK细胞、CD19~+B淋巴细胞表达水平,计算CD4~+/CD8~+比值,比较每个观察指标各亚组间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各亚群的差异,同时与正常对照组做比较。结果 CD3~+及CD3~+CD4~+淋巴细胞无呼吸衰竭组较呼吸衰竭组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1),CD3~+CD4~+/CD3~+CD8~+淋巴细胞比值无呼吸衰竭组与呼吸衰竭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P0.05);CD3-CD56~+NK细胞呼吸衰竭组较无呼吸衰竭组明显增高。CD3~+淋巴细胞mMRC 0-1级组与正常对照组及mMRC3-4级组比较,均明显增高,前者P0.05,后者P0.01;mMRC 2-3级组较mMRC3-4级组明显增高(P0.05)。CD3~+CD4~+淋巴细胞mMRC2-3级组较正常对照组及mMRC3-4级组明显增高(均P0.01),CD3~+CD56~+NK细胞mMRC3-4级组与mMRC 0-1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CD4~+T细胞肺功能III级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CD3~+淋巴细胞病程≤10年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除此外,其余各亚组间相比,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分型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存在明显的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COPD患者早期至中期阶段,无呼吸衰竭之前,以CD3~+、CD3~+CD4~+淋巴细胞参与COPD的炎症反应为主;有呼吸衰竭时以CD3-CD56~+NK细胞参与COPD的炎症反应为主。参与体液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无明显异常,说明细胞免疫异常在呼吸道炎症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了解广西高校医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认知现状,为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将广西的医学高校编号,根据随机数表法抽取3所,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检验、护理、临床3个专业的大二在校生进行抽样,每个专业抽取1个班级,共抽取9个班级。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实验室管理制度、生物安全基本知识、自我防护、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4个方面认知情况进行调查。每个方面有5个问题,分别均有5个选项:非常熟悉、熟悉、一般了解、听过并不了解、从没听过,相应分数分别为5、 4、 3、 2、 1分。按总得分情况把认知水平划分为3个等级:总分40为认知水平较差, 40~55分为认知水平中等,55分为认知水平良好。采用统计软件分析比较不同专业学生认知水平。结果本次共调查381人,其中临床专业127人,检验专业125人,护理专业129人。认知水平较差、中等、良好的分别为0人、 351人(92.13%)和30人(7.87%);不同专业学生认知水平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108, P=0.004)。不同专业学生在实验室管理制度、生物安全基本知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方面的认知上存在差异。结论广西高校医学生生物安全的认知水平以中等为主,学校应采取各类手段加强学生的生物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降逆健脾方治疗rGERD肝胃不和证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合理的治疗时间。方法将80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1:1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降逆健脾方,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莫沙必利。记录治疗组治疗前、治疗8周、12周、16周后临床症状积分,对照组记录治疗前、治疗8周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症状积分的变化,比较治疗组治疗前、治疗8周、12周、16周后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病例8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8周后治疗组完成38例,对照组完成3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治疗前症状总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与治疗8周总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8周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1.6%,愈显率34.2%,对照组总有效率59.5%,愈显率13.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愈显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周后治疗组完成33例,治疗前、治疗8周、12周、16周后症状积分经Friedman检验提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成对比较:治疗12周与治疗16周后症状总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成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过敏反应及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降逆健脾方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证安全有效,且最优治疗时间为12周。  相似文献   
106.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pheochromocytoma/paraganglioma,PPGL)是起源于嗜铬组织的神经内分泌源性肿瘤,是继发性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临床研究进展,发现遗传性PPGL约占PPGL 35%~40%,且目前已经发现PPGL的致病基因至少有17个,其中SDHB基因突变常见于副神经瘤,且约40%的恶性PPGL与SDHB基因突变有关。本文报道1例SDHB基因新发剪接突变导致的PPGL。  相似文献   
107.
108.
外伤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第五大常见原因,报道显示每10万75~84岁的老年人中,因创伤死亡者166例,约为15~24岁人群的2~3倍,因此,必须注意老年人的创伤预防,对受伤的老年人给予更好的关注〔1〕。老年人体质多较差,机体自我修复能力低,往往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2〕。本文回顾性  相似文献   
109.
直肠癌的治疗规范目前仍没统一,尤其对于局部晚期直肠癌(T3、T4期)患者,治疗方法争议较大,目前较为一致的意见是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为此,对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术前准确诊断、分期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决定了其治疗方法的应用并对治疗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目前,经直肠腔内超声(TRUS)、多层螺旋CT、MRI等影像学检查在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术前诊断、分期的应用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但国内外在不同影像学对直肠癌评估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云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0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前后的影像学资料,得出TRUS、CT、MRI等影像学检查在局部晚期直肠癌综合分期及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中有较好的指导应用价值,为进展期直肠癌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卡络磺钠联合西咪替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接受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西咪替丁注射液,取2 m L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推注,根据患者出血情况而定,最多每6小时静推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卡络磺钠,60~80 mg加入5%葡萄糖液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两组治疗疗程均为72 h。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止血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2.05%、94.87%;两组止血总有效率分别为89.74%、97.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平均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小板水平明显升高,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络磺钠联合西咪替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止血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