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冠心病已成为国人因心脏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有药物、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三种。通过以上治疗可医治大部分病人 ,但对少数药物治疗效果差 ,心功能不佳 ,血管条件不好或经济条件限制无法接受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的病人 ,目前在治疗上面临挑战。高位硬膜外阻滞 (ThoracicEpiduraAnesthesia ,TEA )为治疗冠心病提供了新方法 ,其作为一种麻醉技术长期广泛用于临床手术麻醉 ,直到 1976年Hoar等 ,首次报道将TEA作为一种术后镇痛手段应用于心脏手术后止痛 ,…  相似文献   
82.
甘露糖结合蛋白基因突变与乙型肝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甘露糖结合蛋白(mannose binding protein,MBP)基因变异与慢性及重型乙型肝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基冈扩增和DNA测序方法检测了64名健康人和52例慢性乙肝及62例重型乙肝患者MBP基凶第1外显子的DNA序列,然后与GenBank中参照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组人群中MBP基因仅存在密码子54突变,而无密码子52、57的突变.健康人、慢性乙肝和重型乙肝组密码子54突变率分别为14.1%(9/64)、15.4%(8/52)和35.5%(22/62),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型乙肝组密码子54突变率则分别显著高于前两组(X2=7,79,P<0.01;x2=5.89,P<0.05).结论 该地区乙肝人群MBP基因仅存在密码子54突变,突变与乙肝慢性化无明显关系,而与重型肝炎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故监测MBP基因突变可作为重型肝炎判断预后的一个可行性指标.  相似文献   
83.
小肠假性梗阻是指具有小肠梗阻的症状与体征,而实际上并无梗阻性损害证据的综合征[1]。该病发病率较低,易误诊,分特发性(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类,特发性病因未明,继发性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2],可针对原发病治疗。我院从1984~2006年共收治17例,其中3例转外科手术[3],14例内科保  相似文献   
84.
目的评价吲哒帕胺、双氢氯噻嗪对高血压1级疗效并且比较.方法 69名高血压1级患者,分别随机分成2组.35名服吲哒帕胺2.5 mg 1日1次,34名服双氢氯噻嗪25 mg 1日3次,疗程均为8周.结果两组降压有效率相近88.57%、85.29%,动态血压显示吲哒帕胺控制24小时血压明显较双氢氯噻嗪为优,不良反应发生率吲哒帕胺组少.结论吲哒帕胺是治疗高血压1级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85.
:目的 了解COPD患者基于“互联网+护理服务”体验,探讨影响“互联网+护理服务”管理的因素。方法 采用目的性抽样策略从江苏省某三级医院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COPD患者中选取1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半结构访谈进行资料收集,运用主题分析法确定主题与亚主题。结果 共提取4个主题:①安全感 (熟悉感、便利感、获得自我掌控感);②未被满足感 (获得针对性信息、服务途径不足、费用可报销);③顾虑感(对护理认可度、隐私安全、增加焦虑);④使用顺畅感(互联网技术素养、平台智能性)。结论 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应用可以提升COPD患者安全感,减少医疗服务成本,在新冠病毒感染流行期间可以减少患者入院次数,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同时管理者应优化微信平台服务内容及形式,提高患者平台使用体验感;规范护理人员准入制度,提高患者对护理认可度;加强患者出院指导,提高其平台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