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59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35篇
  1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夜间血压     
生理状态下,人体血压昼夜变化表现为昼高夜低。血压在清晨觉醒后由较低水平迅速升高,于上午10:00-12:00达到峰值,此后血压逐渐降低,但仍旧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夜间,血压水平逐步下降,于凌晨03:00—05:00达到谷值;其后血压逐渐升高,并于清晨觉醒时再度迅速升高。近年来,由于24 h 动态血压测量仪器的普及,血  相似文献   
122.
目的 探讨基于microRNA-92a-3p(miR-92a-3p)靶向调控SIRT1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诱导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测定miR-92a-3p、SIR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明确SIRT1、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磷酸化NF-κB(p-NF-κB)p65、TNF-α和IL-1β蛋白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92a-3p与SIRT1靶向关系;划痕实验检测bEnd.3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 OGD/R组miR-92a-3p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P <0.05)。M_SIRT1 WT+mimics+TK组荧光素酶活性较M_SIRT1 WT+mimics NC+TK组低(P <0.05)。OGD/R组SIRT1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降低(P <0.05),OGD+92a抑制剂组较OGD+92a抑制剂内参组升高(P <0.05)。miR-92a-3p模拟物组NF-κBp65/p-NF-κBp65蛋白较模拟物内参组高,SIRT1蛋白和mRNA表达较模拟物内参组低(P <0.05)。miR-92a-3p模拟物组IL-1β、TNF-α蛋白和mRNA相对表达量较模拟物内参组高(P <0.05)。miR-92a-3p模拟物组伤口愈合率较模拟物内参组低(P <0.05)。结论 miR-92a-3p通过靶向抑制SIRT1表达,促进OGD/R诱导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3.
目的了解天津市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现状,探讨自我肯定意识及其相关因素对生命价值观的影响。方法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选择天津市3所大学大一至大四学生203名,采用生命价值观量表和自我肯定意识量表进行测试。结果医学类专业(积极生命意义:F=3.67,P<0.05)及志愿者学生(积极生命意义:F=2.06,P<0.05;追寻生命价值:F=4.35,P<0.01)的积极生命价值观得分高于其他专业及非志愿者学生;大一的消极生命意义维度分(F=15.91,P<0.01)高于其他年级,大四的追寻生命价值维度分(F=7.92,P<0.01)高于其他年级;自我接纳、自我实现、自我充实和自我表露4项积极自我意识与积极生命意义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r=0.25~0.50,P<0.05或P<0.01),自我封闭和对人紧张2项消极自我意识与积极生命意义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r=-0.18~-0.59,P<0.05或P<0.01);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自我肯定意识和年级(消极生命意义:β=-0.21,P<0.01;追寻生命价值:β=0.14,P<0.01)、志愿者活动(追寻生命价值:β=0.16,P<0.01)、专业(积极生命意义:β=0.15,P<0.01)是影响生命价值观的主要因素。结论提高自我肯定意识、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对提升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4.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超全视网膜光凝(extra-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E-PRP)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总结2015-01/12我院住院和门诊就诊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bstruction,CRVO)继发性青光眼16例16眼患者,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1.0mg,再联合E-PRP.观察治疗前后眼压、视力、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及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末次随访16眼,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全部消退.治疗前眼压42 ~ 65(平均50.85±6.97)mmHg,治疗后平均眼压在各观察节点均有显著下降,治疗前后眼压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视力与术前相比不变者12眼,提高2行以上者2眼,下降2行以上者2眼,末次随访时视力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未发生眼内炎、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超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25.
目的 评估上海市卢湾区外来流动人员血吸虫病、疟疾和丝虫病(三病)检疫工作,使之更富有成效.方法 通过历史数据收集、调查问卷、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本次评估.结果 1995-2008年全区三病检疫街道覆盖率为100%,流动人群检疫覆盖率为9.93%,共检出阳性557人,总阳性率为1.50%.其中血清学滴度1:10阳性者9例,均开展病原学追踪调查,对其中7例进行了病原学治疗.14年来共投入经费533 497元.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人们普遍认为三病检疫工作10多年来取得了一定成效.多数人认为三病检疫工作基本可行,但实施工作有难度,投入大但收效不高,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政府不够重视、经费不足、各部门职责不明、宣传力度不够、知晓率低.检疫人群应以近期疫区来沪人员为重点对象.流动人员对三病传播及预防措施知之甚少,愿意接受免费检疫.结论 三病检疫工作对保护外来人员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三病起到了保障作用,三病检疫工作难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需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规范要求,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使三病检疫工作更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126.
张晶  韩桂香  聂超  姚婷  陆璐 《护理学报》2018,25(19):10-12
目的 对医学高职院校开展养老护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提出建设思路。方法 梳理、分析当前国内医学类在线开放课程以及养老护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现状,总结当前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得出医学高职院校建设养老护理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思路。结果 医学类在线开放课程普遍存在缺乏顶层设计、在现有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中定位不明确、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医学课程相割裂、过程性评价占主导、使用率低等问题,鉴于此,医学高职院校养老护理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应遵循“课程受众具体化、建设主体多元化、课程内容项目化、线上线下一体化、教育体系明确化”为基本建设思路。结论 医学高职院校应联合多方力量,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探索,努力打造符合养老行业市场需求的优质养老护理在线开放课程,满足老龄化社会对养老护理人才的紧迫需求。  相似文献   
127.
128.
上海市卢湾区乙肝疫苗接种现状和乙肝危险因素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我国目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人群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达10%以上,对人群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为了预防和控制乙肝,保护儿童身体健康,1992起上海市全面开展了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接种丑怍,并从2002年起对新出生的儿童实施乙肝疫苗免费接种。为了解和分析我区不同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乙肝病毒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更好地采取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区于2006年10月作为全国疾病监测点参加了“全国人群乙肝等相关疾病调查”,现将相关调查资料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9.
陆璐  王烈  王爽  张锦 《职业与健康》2008,24(12):1215-1216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沈阳市铁西区9个社区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70人,采用健康教育、量化饮食疗法、量化运动疗法、合理用药、定期监测等健康改善措施,评价1年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行为控制等指标明显改善(P〈O.05),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糖化血红蛋白平均值及达标率明显改善(P〈O.01)。结论将高等医学院校的技术资源与社区的卫生资源相结合,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探讨体外电刺激法对糖尿病膀胱大鼠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和糖尿病电刺激组3组,每组10只,后两组制作糖尿病大鼠膀胱模型。10周后,电刺激组予体外电刺激治疗,刺激参数:强度31V,密度31 Hz,另两组均不予电刺激。持续治疗3周后观察比较各组尿动力学改变及逼尿肌肌条收缩功能变化。结果:糖尿病大鼠造模10周后施加体外电刺激,其膀胱收缩力加强,残余尿量比(R%)有所下降,膀胱排尿阈容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电刺激可改善糖尿病膀胱的逼尿肌收缩能力及膀胱的感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