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5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探讨血浆N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入选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老年科住院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122例,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联合会(NYHA)分级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NYHAⅡ组(n=30),NYHAⅢ组(n=36)和NYHAⅣ组(n=56)。另选正常对照组50例。在NYHAⅣ组进行亚组分析:死亡组(n=14)和非死亡组(n=42)。比较各组基线资料,考察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NT-proBNP的相关性。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 d后及治疗14 d后NT-proBNP浓度的变化情况。出院后随访6~12个月,随访期间密切监测NT-proBNP水平。结果随着NYHA分级的递增,年龄、LVEDd及NT-proBNP均呈递增趋势,LVEF呈递减趋势。LVEF与NT-proBNP呈中度负相关(r=-0.79,P0.05),而LVEDd与NT-proBNP呈高度正相关(r=0.96,P0.05)。治疗7 d后,各组患者的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也显著降低(P0.05),治疗14 d后较治疗7 d后的NT-proBNP水平也有进一步降低,其中NYHAⅢ组和NYHAⅣ非死亡组治疗14 d后与治疗7 d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死亡组相比,死亡组在治疗前、治疗7 d后以及末次监测时的NT-proBNP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在非死亡组中,随时间推移,NT-proBNP水平有进一步降低趋势(P0.05)。在死亡组中,治疗前与治疗7 d后的NT-proBNP水平间无明显差异(P0.05),且截至随访末次监测时(死亡前)的NT-proBNP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 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密切相关,是诊断心力衰竭、评价治疗效果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2.
我院ICU自 1 994年 8月— 1 998年 1 2月共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5 3例 ,其中发生中间型综合征 2 6例 ,2 0例治愈 ,6例死亡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病例  2 6例患者中男性 4例 ,女性 2 2例 ;年龄3岁~ 68岁 ,平均 3 7.5岁。中毒途径 :均为消化道。农药种类为 :乐果 1 9例 ,甲胺磷 7例。服药量 :5 0ml~3 0 0ml;中毒后就诊时间 (1 3~ 3 9)小时。诊断符合文献[1 ] 标准。 2 6例患者入院时间呈浅~中度昏迷 ,呼吸浅表 ,鼻煽 ,紫绀 ,四肢肌力减低 ,腱反射消失。发生呼吸抑制 1 5例 ;上消化道出血1 6例 ;中毒性心肌炎 1 3例 ;急性…  相似文献   
83.
目的 :为评价潘生丁负荷心肌声学造影 ( MCE)诊断静息状态无血流限制的冠脉狭窄的准确性。方法 :以安放“水膨胀式”缩窄器 ( Ameroid)的方法建立慢性多支冠脉狭窄犬模型 ,术后 7天~ 10天同步进行经外周静脉注射微泡法 MCE和放射性微球测定心肌血流量 ( MBF)。结果 :静息状态未见明显灌注缺损。负荷状态时 ,异常冠脉供血区 ( MBF储备 <3)呈现灌注缺损 ,峰值声强度 ( VI)较正常冠脉供血区低 ( 33± 13与 5 0± 12 ;P<0 .0 1) ;且异常和正常冠脉供血区峰值 VI比值 ( 0 .6± 0 .2 )与相应 MBF比值呈良好的线性正相关 ( r=0 .89,P<0 .0 0 0 1)。结论 :潘生丁负荷 MCE可用于临床定性和定量的评价静息状态无血流限制的冠脉狭窄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任意引物聚合酶链反应(AP-PCR)和引物OPD18、OPAA11对常见皮肤癣菌进行分子水平鉴定的意义.方法用任意引物OPD18(5'-GAGAGCCAA-3')和OPAA11(5'-ACCCGACCTG-3')对常见皮肤癣菌进行AP-PCR,并对扩增产物的DNA带型进行分析.结果皮肤癣菌所试的7个菌种之间均产生具有明显差异的DNA带型.结论用AP-PCR和引物OPD18、OPAA11可对常见皮肤癣菌进行分子水平鉴定.  相似文献   
85.
对21例住院患者跌倒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相关因素,以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05~2006年上报的21名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资料。结果两年内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为0.02%,年龄为(68.52±18.19)岁;病情方面,癌症占33.34%,脑梗死、冠心病、高血压占28.57%,术后占14.29%,肺部感染占9.52%;时间方面,发生在傍晚及夜间占80.95%;入院1周内发生跌倒占47.62%;跌倒因素方面,跌倒与体位改变相关占71.43%;跌倒前有服药史占71.43%;跌倒时有家属或护工陪伴占52.38%;预后方面,跌倒造成不同程度后果者占76.19%。结论应加强住院患者跌倒高危因素的评估,对住院环境进行审核和纠正,加强护患双方防范跌倒的宣教,最大程度地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6.
新生溶血性疾病包括:母婴血型不合、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引起的溶血症。  相似文献   
87.
光变应原所致皮肤损害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症.近年来,新型光变应原的相关报道逐渐增多,其中吩噻嗪类药物、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抗结核药、抗真菌药引起的光变应性皮炎尤为常见,同时防晒剂等的致病率也时有报道.而部分传统光变应原的致敏途径也发生了变化.熟悉临床常见光变应原及其致敏途径,掌握光变应原的诊断方法,加强对光变应原的防护,避免和减轻相关皮肤损害的发生,是临床医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8.
我国的现代中医药产业经过近50年的艰苦创业、开拓发展,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之路,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作出了巨大贡献。进入21世纪,中医药产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在药品注册、监管、研发、生产、流通等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必然阻碍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9.
187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冯玉珍  陆洁 《医药导报》2006,25(7):715-716
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用药产生的不良反应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收集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近年报告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涉及抗微生物药、中药制剂、生物制品、氨基酸注射液等30种药品。静脉给药引起不良反应162例(86.6%),口服给药18例(9.6%),肌内注射7例(3.7%)。反应症状多为输液样反应,其次为变态反应性皮疹。结论 临床用药应全面考虑药物不良反应,权衡利弊,合理使用各类药物,尽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90.
阿尔茨海默病(AD)为老年期常见的退行性神经变性疾病,以进行性记忆力、智力和认知功能减退为主要表现。AD患者出现明显的情景记忆障碍和逐渐加重的认知功能障碍等典型临床表现时多已处于疾病的中晚期。至今病因未明,现有药物仅对疾病早期有效,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意义重大。嗅觉障碍是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早期症状之一,可能预测轻度认知障碍向AD的转化。AD嗅觉障碍主要表现为嗅觉察觉障碍和识别障碍;其发生机制可能与β淀粉样蛋白和tau沉积在嗅觉通路、乙酰胆碱水平降低及嗅球和嗅束萎缩有关;APOEε4等位基因也可能增加AD嗅觉障碍的发生风险;嗅觉测试简单、无创、经济,嗅觉功能检查与其他传统诊断方法相结合,将有助于提高AD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