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4篇
药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背景与目的:临床实践中观察到脊柱结核患者行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加或不加钢板内固定术后患者的血沉变化与植骨块骨性融合时间有一定的联系,分析脊柱结核患者术后血沉多样性和植骨融合时间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1997-01/2007-12相关文章,以了解脊杜结核患者植骨块骨融合时间与血沉的关系.同时收集2007-01/2008-12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60例进行临床验证.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27-66岁,平均44岁,均行结核病灶清除、自体骼骨植骨、加或不加钢板内固定术,并经病理证实.患者术后1,7,14 d晨间空腹血沉检查,按血沉平均值分4组:轻度增快、中度增快、高度增快组和极度增快组.术后12,16,24周行X射线或CT检查及复查血沉,记录植骨块骨性融合情况并记录融合时间,对4组脊柱结核患者术后血沉多样性和植骨块骨性融合时间进行差异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检索结果证明,血沉是非特异性指标,许多因素均可引起血沉升高.临床验证表明,脊柱结核患者轻度增快组16例,中度增快组20例,高度增快组13例,极度增快组11例:骨性愈合时间:≤12周8例,≤16周34例,≤24周18例.4组植骨块骨性融合时间差异性分析显示,x2=10.814,P=0.01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相关系数为r=0.414,P=0.001.结论:术后血沉多样性与脊柱结核术后植骨块骨性融合时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2.
1996年 12月至 2 0 0 0年 6月 ,我院共收治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 15例 ,均采用后路 SF(Spinal Fixafion)内固定系统治疗 ,临床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5例 ,男 13例 ,女 2例。年龄 2 0~ 4 9岁 ,平均 35岁。骨折部位 :T1 1 1例 ,T1 2 9例 ,L1 3例 ,L2 1例。脊髓神经功能按 Frankel分级 :A级 3例 ,B级 1例 ,C级 7例 ,D级 4例。伤后至手术平均时间 8.5 h,手术平均时间 3.5 h,术中出血 35 0~ 12 0 0 ml。1.2 手术方法 :采用硬膜外麻醉或插管全麻 ,俯卧位 ,腹部悬空。后侧入路 ,先行伤椎及相邻椎部分…  相似文献   
63.
背景: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多方向分化潜能,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和适当的生长因子联合应用,可达到修复组织缺损的目的。目的:观察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特点及其在诱导条件下的成骨能力。设计:单一样本实验。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材料:实验于2004-06在右江民族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完成。新西兰大白兔,雄性,体质量2.0~2.5kg。方法:抽取兔骨髓组织,梯度离心后,保留贴壁细胞传代,稳定传代后改用诱导成骨培养液(50mL/L胎牛血清的Dulbecco改良培养基含10mmol/Lβ-甘油磷酸钠,10nmol/L地塞米松,50mg/L维生素C)进行培养,隔日换培养液1次。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碱性磷酸酶染色、骨连接素、骨桥素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等方法观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特性。主要观察指标: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学观察。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特性。结果: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学观察:原代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七八天即可长满,并可稳定传代,传代细胞五六天即可传代。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特性:碱性磷酸酶免疫组化染色可见胞浆中出现大量棕褐色颗粒,对照染色细胞胞浆未见着色;骨连接素、骨桥素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见胞核染成淡蓝色,胞浆内出现大量的棕黄色颗粒,呈明显强阳性,对照染色中胞浆内没有出现黄色颗粒。结论: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地塞米松、维生素C和β-甘油磷酸钠培养液联合诱导培养后,符合成骨细胞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具有成骨活性,可在短期内为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骨提供自体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64.
背景:临床实践中观察到脊柱结核患者行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加或不加钢板内固定术后患者的C-反应蛋白变化与植骨块骨性融合时间有一定的联系.目的:分析脊柱结核患者术后C-反应蛋白含量水平和植骨融合时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7-01/2009-12脊柱结核患者60例,均行结核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加或不加钢板内固定术,并经病理证实.术后1,7,14d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按C-反应蛋白平均值变化程度分4组:C-反应蛋白水平10-25 mg/L为轻度升高组,26~50 mg/L为中度升高组,51~100 mg/L为高度升高组,>101 mg/L为极度升高组.术后12,16,24周行X射线或CT检查及复查C-反应蛋白,记录植骨块骨性融合情况并记录融合时间.对4组脊柱结核患者术后C-反应蛋白水平和植骨块骨性融合时间进行差异性分析和相关性研究.结果与结论:轻度升高组18例,中度升高组21例,高度升高组13例,极度升高组8例;骨性愈合时间:≤12周8例,≤16周34例,≤24周18例.4组植骨块骨性融合时间差异性分析显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13.990,P=0.00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术后C-反应蛋白水平多样性与脊柱结核术后植骨块骨性融合时间正相关(r=0.420,P=0.001).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上颈椎骨折脱位颈椎侧块钛板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置入后的疗效及生物相容性特点.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database(1991/2006),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1/2006),由作者对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收集和质量评价,总结颈椎侧块钛板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置入治疗上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及生物相容性特点.并选择2003-01/2008-01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收治上颈椎骨折脱位19例进行临床验证,车祸伤10例,高处坠落伤6例,重物砸伤3例.颈椎损伤节段:C1 8例,C2 11例,病程3 h~10d.其中16例合并脊髓神经根损伤,Frankle分级,A级4例,B级3例,C级4例,D级2例,E级3例(合并神经根损伤伴有手、肩麻木),均行小关节植骨融合、侧块钛板内固定置入治疗;置入后撮X射线片观察植骨融合、颈椎活动及内固定稳定情况,并按Franlde分级法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纳入的21篇文章结果显示,采用侧块钛板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置入治疗不稳定性的上颈椎骨折脱位,是上颈椎骨折脱位手术方法中稳定上颈部最为符合生物力学方式的骨折-固定方法.临床验证结果显示,X射线片可见颈椎侧块间隙,后弓与椎板间隙植骨融合,时间为3~6个月.术后6个月X射线片显示内固定牢固稳定,无折断松动等并发症.16例脊髓神经根损伤者中,按Frankel分级,术前A级4例中,术后3例为B级,1例为C级;术前B级3例中,术后为C级2例,D级1例;术前C级4例中,术后D级3例,E级1例;术前D级2例中,术后均为E级;3例E级术后无变化,3例合并神经根损伤,术后短期内手、肩麻木消失.与人体组织的生物相容性好,术后2年随访,无血液、免疫、组织等反应,无囊膜形成及细胞质的转变;亦无钛合金腐蚀、磨损等材料反应的发生.结论:颈椎侧块钛板椎弓根螺钉后路短节段固定保留了枕寰和C2-3的关节功能,最大限度地保留上颈椎的运动功能单位,钛板椎弓根螺钉崮定在颈椎后部的关节柱上,对过伸过屈损伤有良好的稳定作用,与人体组织的生物相容性好,无血液、免疫、组织等反应及腐蚀、磨损等材料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66.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固定治疗老年脊柱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在老年人脊柱结核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4例60岁以上高龄脊柱结核患者,采用前路一期病灶清除取髂骨椎体间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配合支具外固定治疗。结果随访6~46个月,平均26个月,24例脊柱后凸角由术前平均17.6°矫正至术后平均7.1°,术后4~8周植骨融合,无脊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经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固定治疗老年人脊柱结核可在直视下清除病灶,有利于恢复脊柱的即刻稳定性,促进椎体间融合,但术后仍需支具固定。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26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疗效。结果2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12~36个月,平均18个月;1例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感觉功能改善,25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13例完全恢复,其余12例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MRI是确诊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最佳手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早期治疗使颈椎获得稳定,减少继发性损伤,可以使患者获得更好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8.
<正>我国"十二五"时期将是知识飞速更新,医疗技术飞跃发展的时代,这使医学教育模式形成了新的转变,即医学院校教育(Under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毕业后医学教育(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GME)和继续医学教育(Continuing MedicalEducation,CME)三位一体的连续教育系统。我国继续医学教育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并逐步规范,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