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4篇
药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陆敏安 《大家健康》2016,(5):258-259
目的:总结42例新生儿肺出血的早期观察方法和抢救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新生儿肺出血42例患儿的早期临床表现及抢救护理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治愈33例,死亡5例,放弃4例。结论:对新生儿肺出血的早期观察,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精心的护理,熟练的急救技术,为早期诊断、减少误诊漏诊、尽早抢救治疗赢得宝贵时间,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2.
我科自1995~1997年间,收治胫骨开放性骨折病人35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男28例,女7例。年龄8~57岁,平均31.5岁。受伤原因:车祸23例,占65.7%;砸伤7例,占20%;坠落伤5例,占14.3%。骨折部位:胫骨上段2例,中段9例,中下段16例,多段骨折8例;其中粉碎性骨折17例,占48.9%。受伤至治疗时间6~19h,平均13.1h。按Gustilo分类法[1]:Ⅰ型15例,Ⅱ型6例,Ⅲ型14例。其中有3例合并颅脑损伤。1.2 治疗…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置泵经股深动脉化疗治疗下肢骨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手术室行皮下埋泵留置作股深动脉化疗。化疗方案为:顺铂(100 mg/m2×1天/疗程)、阿霉素(50 mg/m2×1天/疗程)、第1、8天静脉应用异环磷酰胺(2.0 g/m2×5天/疗程)。3周为1周期,2个周期后行保肢手术,术后继续化疗4个周期。结果 1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8例,有效率为75.0%,全部保留患肢,生存期最长66个月,最短12个月,中位生存期为30个月。结论置泵经股深动脉化学治疗联合保肢手术是下肢骨肉瘤治疗的有效方法 ,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4.
详细阐述了医院管理部门应用"三网一库"综合管理平台,在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与继续教育项目管理方面的体会,认为该管理平台操作简单,方便统计,实用性强,可明显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使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更加规范有序,适宜进一步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评价双侧与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差异以及两种评价体系的特点.方法 对2004年1月~2008年1月26例双髋(双髋组)和26例单髋(单髋组)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进行6个月的前瞻性研究.术前、术后6个月对两组病人进行Harris髋关节评分和SF-36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评分,并分析Harris髋关节评分和SF-36各项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和两组病人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6个月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和SF-36各项评分均较术前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01),但两组病人SF-36各项评分的改善程度并不一致,且单髋组改善较双髋组明显.Harris髋关节评分和SF-36生理功能(PF)和躯体疼痛(BP)项评分有相关性(r>0.4,P <0.001),但与SF-36其他方面评分无明显相关性(r<0.4),或无相关性(P>0.05).结论 单髋组术后健康相关生存质量较双髋组改善好;Harris髋关节评分更注重于评估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生理功能和缓解疼痛的改善,而SF-36评分较能全面的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病人健康相关生存质量和其它方面的改善.因此,两种评分体系结合更能全面评价双侧与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用骨痂移植对骨折不愈合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1995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增生型骨折不愈合19例,采用骨痂移植加内固定或外固定治疗。其中男16例,女3例;年龄19~57岁。骨折部位:肱骨4例,尺桡骨2例,股骨8例,胫骨5例。均为增生型骨折端有大量骨痂形成,其中普通钢板固定松动变形10例,加压钢板松动2例,梅花针固定变形3例,带锁髓内钉断裂2例,普通钢板断裂2例。骨折不愈合时间8~24个月。结果19例均获6~18个月随访,平均15.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6~8个月,其中1例术后7个月外伤后再骨折,钢板弯曲,经手术及骨痂骨植骨后7个月愈合。钢板内固定及交锁髓内钉治疗者无伤口感染;外固定架固定者1例针道感染,经消炎、换药痊愈。上肢骨折6例功能恢复良好;下肢骨折13例除上述1例再骨折功能恢复稍差外,其余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采用骨痂移植简便易行,骨折愈合率高,可作为一种治疗骨不愈合的骨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分析白细胞介素(IL)-12A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568408 和IL -12B 基因SNP 位点 rs3212227 的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广西壮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及不同地区的分布差异。方法 采用单碱基延伸的PCR 技术对165 例广西壮族人群IL-12A rs568408 和IL-12B rs3212227 进行多态性检测,对比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HapMap)公布的中国北京、日本、非洲和意大利人群的SNP 分型数据,分析5 个人群rs568408、rs3212227 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结果 在广西壮族人群中存在rs568408 和rs3212227 多态性,2 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IL-12A rs568408 与北京、日本和意大利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与非洲人群存在差异(P < 0.01);IL-12B rs3212227 与北京和日本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非洲和意大利人群存在差异(P < 0.01)。结论 IL-12A rs568408 和IL-12B rs3212227 存在多态性,2 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广西壮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与其他种族和地区人群相比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导致某些疾病在不同人群发病率和临床表现存在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上颈椎骨折脱位颈椎侧块钛板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置入后的疗效及生物相容性特点。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database (1991/2006)、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1/2006),由作者对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收集和质量评价,总结颈椎侧块钛板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置入治疗上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及生物相容性特点。并选择2003-01/2008-01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收治上颈椎骨折脱位19例进行临床验证,车祸伤10例,高处坠落伤 6例,重物砸伤3例。颈椎损伤节段:C1 8例,C2 11例,病程3 h~10 d 。其中16例合并脊髓神经根损伤, Frankle 分级,A 级4例,B级3例,C级4例,D级2例,E级3例(合并神经根损伤伴有手、肩麻木),均行小关节植骨融合、侧块钛板内固定置入治疗;置入后摄X射线片观察植骨融合、颈椎活动及内固定稳定情况,并按Frankle分级法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纳入的21篇文章结果显示,采用侧块钛板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置入治疗不稳定性的上颈椎骨折脱位,是上颈椎骨折脱位手术方法中稳定上颈部最为符合生物力学方式的骨折-固定方法。临床验证结果显示,X 射线片可见颈椎侧块间隙,后弓与椎板间隙植骨融合,时间为3~6个月。术后6个月X射线片显示内固定牢固稳定,无折断松动等并发症。16例脊髓神经根损伤者中,按Frankel分级,术前A级4例中,术后3例为B级,1例为C级;术前B级3例中,术后为C级2例,D级1例;术前C级4例中,术后D级3例,E级1例;术前D级2例中,术后均为E级;3 例E级术后无变化,3例合并神经根损伤,术后短期内手、肩麻木消失。与人体组织的生物相容性好,术后2年随访,无血液、免疫、组织等反应,无囊膜形成及细胞质的转变;亦无钛合金腐蚀、磨损等材料反应的发生。 结论:颈椎侧块钛板椎弓根螺钉后路短节段固定保留了枕寰和C2~3 的关节功能,最大限度地保留上颈椎的运动功能单位,钛板椎弓根螺钉固定在颈椎后部的关节柱上,对过伸过屈损伤有良好的稳定作用,与人体组织的生物相容性好,无血液、免疫、组织等反应及腐蚀、磨损等材料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观察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双髋关节骨性强直前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中期随访结果.方法 对12例21髋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双髋关节骨性强直前外侧入路THA术后患者进行了28~143个月(平均62个月)的随访.临床随访根据Harris的评分方法进行评分,对假体是否松动、脱位及异位骨化等的X线评定分析.结果 Harris的评分术前8~54分,平均29.3分,术后64~94分,平均84分.髋关节屈曲畸形由术前平均37.9°矫正到术后平均6.23°.患者髋关节屈伸、收展、内旋外旋总活动度由术前平均36.4°提高到术后平均162.°结论前外侧入路THA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双髋关节骨性强直前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中期随访结果。方法: 对12例21髋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双髋关节骨性强直前外侧入路THA术后患者进行了28~143个月,平均62个月的随访。临床随访根据Harris的评分方法进行评分,对假体是否松动、脱位及异位骨化等的X线评定分析。结果:Harris的评分术前(8~54)平均31分,术后(64~94)平均82分。髋关节屈曲畸形由术前平均30.14°矫正到术后平均6.2°。患者髋关节屈伸、收展、内旋外旋总活动度由术前平均27°提高到术后平均152°。结论:前外侧入路THA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