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1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谭登  方彭华  孙旭  张玉  张农山  华永庆  韩龙  万仕炜  闵文 《中草药》2021,52(19):5899-5909
目的评价补肾通络方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成脂分化以及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破骨分化模型的干预作用,并探究其调节骨形成及骨吸收的相关机制。方法分别给予补肾方、通络方和补肾通络方进行干预,采用茜素红染色法鉴定BMSCs成骨分化后各组钙结节形成情况;采用油红O染色鉴定BMSCs成脂分化后各组脂滴形成情况;采用q RT-PCR法检测BMSCs成骨、成脂分化后各组成骨、成脂分化标志基因m RNA表达,成骨、成脂分化过程和炎症模型中chemerinm RNA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BMSCs成骨、成脂分化过程和炎症模型中各组chemerin分泌量。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lkaline phosphatase,TRAP)染色鉴定各组RAW264.7细胞破骨分化程度,并测定各组TRAP活性;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RAW264.7细胞破骨分化中各组TRAP蛋白表达情况;采用q RT-PCR法及ELISA法检测RAW264.7细胞破骨分化后各组chemerin、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mRNA表达及分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补肾通络方组钙结节显著增多(P0.01),脂滴显著减少(P0.01),成骨分化标志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1),成脂分化标志基因表达显著下降(P0.05),chemerin分泌及基因表达在成骨分化第3天及成脂分化第3、7天显著下降(P0.05、0.01)。与对照组比较,BMSCs炎症模型chemerin分泌及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BMSCs炎症模型比较,补肾通络方组chemerin分泌及基因表达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RAW264.7细胞破骨分化中TRAP阳性细胞、活力、蛋白表达以及IL-6、TNF-α分泌与基因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通络方组TRAP阳性细胞、活力、蛋白表达以及IL-6、TNF-α分泌与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补肾通络方可通过抑制chemerin及炎症因子来调节成骨、成脂分化及破骨细胞分化,从而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改善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补肾通络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通络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卵巢去势的方法造成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仙灵骨葆组(5.0 g·kg-1)、补肾基础组(5.4 g·kg-1)、通络组(0.9 g·kg-1)、补肾通络组(6.3 g·kg-1).ig给药,1次/d,共10周.治疗10周后,在无菌条件下取出大鼠L3椎体,剔除软组织及骨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骨组织RANKL/OPG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补肾通络组、补肾基础组、通络组RANKL mRNA表达明显下降,RANKL/OPG明显下降(P<0.01),3组间比较,补肾通络组的干预作用明显优于补肾基础组与通络组(P<0.05).结论:补肾通络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RANKL mRNA表达,改善RANKL/OPG,从而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低骨吸收有关.  相似文献   
23.
病理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在提升医院服务质量中有一定影响,病理科的任务是为临床提供准确、及时的病理诊断,但由于病理诊断是根据组织、细胞等形态结构的改变并结合临床的症状、体征、相关检查资料的分析性诊断,有时还需要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改变分析。在日常工作中因病  相似文献   
24.
目的?明确二至丸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重建的干预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卵巢切除术制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确认造模成功后,将6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仑磷酸钠组、氟化钠组、二至丸组、女贞子组、墨旱莲组等6组,另设假手术组10只。各组分别予:生理盐水(5?mL/kg)、阿仑磷酸钠(1?mg/kg)、氟化钠(5?mg/kg)、二至丸(2?g/kg)、女贞子(1?g/kg)、墨旱莲(1?g/kg)灌胃,1次/日,连续8周,假手术组给药与模型组相同。采用Micro-CT扫描大鼠股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模型股骨颈部位的骨密度(BMD);椎体压缩法检测骨最大载荷量;ELISA法检测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β链蛋白(β-catenin)及趋化素(chemerin);qPCR检测骨组织RANKL、OPG、β-catenin及chemerin基因表达。结果?二至丸、女贞子和墨旱莲可显著增加骨量,提升骨最大载荷量,并修复骨微结构。血清中,二至丸、女贞子和墨旱莲可明显降低TRACP-5b、RANKL、chemerin表达水平,并提升BALP、OPG、β-catenin表达水平。骨组织中,二至丸、女贞子和墨旱莲组明显抑制RANKL、chemerin mRNA表达,并促进OPG、β-catenin mRNA表达增加。结论?二至丸可有效改善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的骨代谢异常,其作用机制与调控chemerin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疼痛-负面情绪的潜在机制。方法收集LDH手术患者23例,根据中医辨证标准分为寒湿组、非寒湿组,获取血清样本各11个和12个,病变椎间盘样本各11个和7个。另收集1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样本为正常组。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5-羟色胺(5-HT)、降钙素相关基因肽(CGRP)、神经肽Y(NPY)、β-内啡肽(β-EP)、P物质(SP)等水平;qPCR、Western blot法检测病变椎间盘5-HT、CGRP、NPY、β-EP等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非寒湿组比较,寒湿组年龄、病程、疼痛和麻木积分无明显差异,但失眠、焦虑积分明显升高(P0.05)。血清学检测发现,与正常组比较,寒湿组和非寒湿组均出现CGRP显著降低和NPY显著升高(P0.01)的共性趋势,而寒湿组β-EP也出现特征性显著升高(P0.01);与非寒湿组比较,寒湿组CGRP降低(P0.05),而β-EP显著升高(P0.01)。椎间盘各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比较发现,与非寒湿组比较,寒湿组CGRP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β-EP mRNA和NPY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与非寒湿证型比较,寒湿型LDH疼痛-负面情绪关系更为密切;CGRP、NPY、β-EP差异性表达于外周血和病变椎间盘,提示上述因子是介导疼痛-负面情绪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补肾通络方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形成机制。方法将72只大鼠采用去卵巢方式制备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阿仑膦酸钠组、氟化钠组、补肾组、通络组、补肾通络组等6组,另设假手术组,每组12只,分别予生理盐水(5 mL/kg)、阿仑膦酸钠(1 mg/kg)、氟化钠(5 mg/kg)、补肾方(5.4 g/kg)、通络方(0.9 g/kg)、补肾通络方(6.3 g/kg)灌胃70天,1次/日,假手术组干预同模型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T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股骨颈骨密度(BMD);Micro-CT观察骨微结构;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骨组织β-catenin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TALP水平、BMD、β-catenin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1,P0.05),TRAP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阿仑膦酸钠组、补肾组、补肾通络组TALP升高(P0.01,P0.05);补肾组、通络组及补肾通络组血清TRAP水平降低(P0.05);各给药组BMD、β-catenin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1,P0.05)。与通络组比较,补肾通络组血清TALP水平升高(P0.05),血清TRAP水平降低(P0.05)。与补肾组、通络组比较,补肾通络组BMD、β-catenin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补肾通络方增加β-catenin表达,促进骨形成,逆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量丢失,方中两类中药配伍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7.
骨关节炎 ( OA)是 1 890年由 Garrod首先提出的 ,着重指出 OA伴有炎性的过程。OA在临床上以缓慢性关节疼痛、僵硬、肿大伴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 ,主要影响人体可动关节如髋、膝、踝、肘、指间及第一跖指关节 ,本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生活运动的常见关节疾病。1 古代中医各家对骨关节炎的认识骨关节炎属于中医学“骨痹”、“腰腿痛”的范畴 ,本病最早记载于《内经》,《素问·痹论》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也”,强调了外邪为本病的致病因素。《济生方· 痹》云“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 ,皆因体虚 ,理空虚 ,受风寒湿气而…  相似文献   
28.
脊髓康治疗继发性脊髓损伤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脊髓康”对实验性脊髓损伤的作用和机理。方法:采用热板法、扭体法两种方法观测脊髓康对小鼠镇痛作用;通过对血管通透性、棉球肉芽肿的影响观测脊髓康的抗炎作用。结果:脊髓康能提高小鼠的热板刺激所致的痛阈值,延长醋酸引起扭体反应出现的潜伏期,能明显减少肉芽组织重量,可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通透性增加,结论:显示脊髓康对化学性、物理性刺激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并有一定的抗急慢性炎症的作用,能防止脊髓损伤的继发性改变,促进脊髓组织的恢复和再生。  相似文献   
29.
闵文 《天津护理》2002,10(4):199-200
转变观念,应用现代护理模式在口腔门诊工作中利用短暂的与患者接触的时间实施整体护理,解决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问题,体现以人为本,处处为患者着想的宗旨,满足患者的需求,减少患者的痛苦,使整体护理在口腔门诊中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30.
马勃是我国传统真菌类中药,已有两千多年的应用历史。《中国药典》记载马勃包括脱皮马勃、大马勃或紫色马勃的干燥子实体,但中医古籍记载的马勃品种主要为紫色马勃。笔者系统介绍了紫色马勃的应用历史、生长情况、成分研究及药效学研究进展,总结出历史上紫色马勃主要取孢子粉应用于创面促愈。紫色马勃主要含有甾酮类成分、无机元素、挥发性成分和多糖类成分,具有创面促愈、抗肿瘤、预防应激性胃溃疡和酒精性肝损伤的药效。该文为紫色马勃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并展望了其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创面促愈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