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01篇
  免费   478篇
  国内免费   308篇
耳鼻咽喉   50篇
儿科学   121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396篇
口腔科学   273篇
临床医学   1175篇
内科学   729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202篇
特种医学   285篇
外科学   436篇
综合类   2272篇
预防医学   975篇
眼科学   91篇
药学   921篇
  20篇
中国医学   1120篇
肿瘤学   159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147篇
  2023年   277篇
  2022年   284篇
  2021年   378篇
  2020年   282篇
  2019年   253篇
  2018年   250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435篇
  2013年   404篇
  2012年   494篇
  2011年   529篇
  2010年   496篇
  2009年   463篇
  2008年   479篇
  2007年   456篇
  2006年   357篇
  2005年   375篇
  2004年   358篇
  2003年   289篇
  2002年   313篇
  2001年   265篇
  2000年   225篇
  1999年   207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β频段对焦虑性神经官能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世良  闫宝云 《临床荟萃》1996,11(3):102-103
焦虑性神经官能症,简称焦虑症。在国外非常多见,各类焦虑性障碍约占整个人群的2~5%。在我国随着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复杂,竞争之激烈,应激源大量增加使患焦虑症的人数明显上升,紧张和焦虑已成为重要心理卫生问题。然而实验室及脑电图(EEG)检查,对于焦虑性状态很少具有诊断意义。本文就30例焦虑症患者的脑电地形图(Brain. Atlas简称BA)、EEG检查对诊断方法及结果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18~64岁,平均34.2岁。病程1个月~1年。临床表现主要为精神紧张、敏感、心烦意乱、坐卧不安、注意力难以集中,无固定头痛,植物神经症状,胃肠不适,腹痛腹泻,性功能障碍,多数患者有睡眠障碍。焦虑发作可几分钟,或数小时,也有几天,数周甚至持续1~2个月,多为反复发作,但多数患者发作较轻。本组病例均使用过抗焦虑剂、抗抑郁剂和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2.
SRK-Ⅱ公式预测人工晶体屈光度数准确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SRK-Ⅱ公式预测人工晶体度数准确性的探讨。方法158例(158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用SRK-Ⅱ公式预测IOL屈光度数,记录并比较术后实际屈光度数与预计屈光度数。结果SRK-Ⅱ公式平均预测误差为0.68D。当眼轴长度为L≤22mm时,0%误差值大于2D;22mm〈L≤24.5mm时,为2%;24.5mm〈L≤26mm时,为11%;26mm〈L≤28mm时,为23%;当L〉28mm时,为29%。结论SRK-Ⅱ公式预测正常眼轴和短眼轴IOL屈光度数的准确性较高,而在长眼轴中误差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3.
尘螨过敏母亲对新生儿 Th1/Th2平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螨性过敏妊娠母亲对新生儿Th1/Th2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1例有过敏病史并Dpt/Df试验阳性妊娠母亲的新生儿(AD组),20例无过敏病史并Dpt/Df试验阴性妊娠母亲的新生儿(对照组)。以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经Dpt/Df刺激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IFN-γ、IL-4含量及IFN-γ/IL-4比值变化。结果:(1)未加Dpt/Df刺激前,AD组和对照组的CBMC培养上清中IFN-γ、IL-4含量和IFN-γ/IL-4比值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2)加Dpt/Df刺激后,AD组IL-4明显增高,IFN-γ/IL-4明显降低,分别与刺激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1),但IFN-γ无明显变化(P>0.05)。(3)对照组中,IFN-γ、IL-4和IFN-γ/IL-4比值在Dpt/Df剌激前后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螨性过敏母亲的新生儿脐血单个核细胞在相同抗原激发时,IL-4分泌明显增高,导致IFN-r/IL-4比值失衡,提示胎儿免疫细胞在宫内可能已暴露于变应原并致敏,产生过敏原特异性免...  相似文献   
14.
我院于2001年8月购置了美国库尔特公司STKS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该机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速度快,通过这两年的应用,我们摸索出了一些排除故障的方法,现总结如下,供使用该仪器的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体真皮脂肪组织游离移植充植上睑凹陷的临床效果。方法:7例(12眼)上睑凹陷采用自体真皮脂肪组织游离移植术。结果:应用自体真皮脂肪组织游离移植充填上睑凹陷7例患者中除一例(1眼)因外伤疤痕牵拉至凹陷充填不足外,其余患者效果均满意。结论:自体真皮脂肪组织游离移植术可用来充填上睑凹陷,操作简单,效果持久有效,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辨证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所致的神经内分泌失调。目前西医以激素为主治疗,效果不佳。笔依据中医理论,辨证治疗本病,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国外从70年代起应用苯妥英钠治疗再发性血尿,收到一定疗效。我院用苯妥英钠治疗小儿血尿伴 血清IgA水平升高者8例,也取得了一定疗效。1 临床资料 8例血尿病儿的临床资料见附表。  相似文献   
18.
压力蒸汽灭菌的器物每一部位必须接触饱和蒸汽,否则灭菌失败。以前包装器械要求扣一个齿,导致器械齿纹轴节充分打开;现在包装器械要求不扣齿,一般诊疗穿刺包内器械少齿纹轴节能充分打开,但手术器械包如轴节打开不穿在一起造成零乱,包装、手术时取拿分辨费时。但穿在一起,齿纹轴还是不能充分打开,包装、手术时易使器械手把孔互相套叠,分开麻烦,针对出现的问题,我们自行设计制作一批不锈钢支器架,用于包装时穿手术器械,经实际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支器架制作采用一根直径3 mm,长50 cm不锈钢条,沿钢条两端向中心20 cm处折成高10 cm,双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2期以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血管外科2012年7月至2016年3月54例2期以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采用前列地尔,阿司匹林等扩管,抗血小板治疗及抗感染,并同时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分为虚寒型,瘀滞型,热毒型,气血两虚型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局部溃疡给予局部外用中药,清创等对症处理。观察评价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平均住院治疗37.5 d,9例坏疽患者有2例因缺血症状加重截肢,3例足趾呈干性坏疽而自行脱落;有42例在住院期间疼痛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12例疼痛无明显改善;38例溃疡15例完全愈合,15例溃疡缩小,8例溃疡未见好转。出院时疗效为治愈17例,13例显效,17例进步,7例无效。总有效率87.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期以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证明大鼠脑缺血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否参与脑损伤过程和所具有的免疫活性。方法:用线栓方法封闭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制作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脑缺血1h到第6天时,缺血脑组织中DC(OX62^+)的存在,以及胶质细胞/巨噬细胞(OX42^+)转化成DC(OX62^+)的情况。同时检测活化后的DC样细胞表达MHC—Ⅱ类分子的水平。结合免疫组化和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方法,检测DC样细胞的功能。结果:缺血脑半球和假手术的脑半球相比较,在1h DC的数量明显增加(t=7.143,P&;lt;0.001)。在脑缺血组中,缺血脑半球与非缺血脑半球相比较,DC的数量也增多(t=10.295,P&;lt;0.001)。脑缺血第6天,缺血组与假手术组进行比较,DC表达MHC—Ⅱ类分子(OX62^+OX6^+)显著升高(t=2.975,P&;lt;0.05)。缺血脑半球与非缺血脑半球相比较,在12,24和48h,DC表达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mRNA,P值均&;lt;0.05,而DC表达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mRNA在12h时,t=11.258,P&;lt;0.01,24h时,t=12.124,P&;lt;0.001。脑缺血1h到第6天,缺血脑半球与非缺血脑半球相比较,DC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tic factor—α,TNF—α)mRNA有两个—α,TNF—α)mRNA有两个2.696.P&;lt;0.05)和12h(t=4.793,P&;lt;0.01),第二个高峰期是在48h(t=3.072,P&;lt;0.05)和第6天(t=2.715,P&;lt;0.05)。脑缺血后,DC表达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mRNA是随着脑缺血时间延长,IFN—γ表达量增加,24h时,t=2.677,P&;lt;0.05,48h时,t=2.896,P&;lt;0.05,第6天,t=6.145,P&;lt;0.001。结论:脑缺血后,脑缺血组织中DC数量的增加,提示DC参与了脑缺血过程。DC不仅在脑损伤过程中处于活化状态,而且通过DC表达的细胞因子产生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