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组织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Apaf-1)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黄芪注射液干预组和溶剂对照组。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除假手术组外其余3组根据再灌注不同时点再分为0 h、0.5 h、2 h、6 h、24 h、72 h和120 h 7个亚组,于再灌注相应时点提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海马组织Apaf-1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Apaf-1 mRNA的表达。结果: 除0 h和120 h外,脑缺血再灌注组各个时点Apaf-1蛋白及mRNA表达均较假手术组增加 (P<0.05);与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黄芪注射液干预组各个时点Apaf-1蛋白及mRNA表达均显著减少 (P<0.05),而溶剂对照组各时点与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则均无显著变化 (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能抑制大鼠海马组织Apaf-1蛋白及mRNA表达,从而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32.
张锦  李纲  严春寅  顾继礼  汪灶昆  钱涛 《江苏医药》2012,38(17):2077-2078
目的应用螺旋CT分析输尿管结石是否易停留在传统的输尿管3个狭窄部位,探讨螺旋CT与KUB评估结石大小的异同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资料,每例均有螺旋CT扫描,其中52例螺旋CT结果与对应的KUB平片进行比较。结果 206例共227颗输尿管结石中,73颗(32.2%)位于传统认为的输尿管3个狭窄处,即输尿管膀胱壁段(UVJ)55颗(24.2%),肾盂输尿管连接处(UPJ)10颗(4.4%),输尿管跨越髂血管处(UEIV)8颗(3.5%)。大部分结石位于近段和远段输尿管,其中近段114颗(50.2%),远段输尿管为40颗(17.6%);螺旋CT扫描层数乘以层厚评估54颗输尿管结石长径(10.4±4.9)mm大于KUB上测出的长径(9.3±8.5)mm(P<0.05);CT测量出的结石最大横径为(7.1±3.9)mm,KUB上测量出的结石最大横径为(6.8±2.6)mm,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输尿管结石的部位依次为:近段输尿管、UVJ与远段输尿管,仅少部分位于UPJ和UEIV处,与尿路结石易停留在生理狭窄的位置不完全相同;用螺旋CT扫描层数乘以层厚来评估结石长径大于KUB上测得的结石长径,但螺旋CT和KUB平片上测得的结石最大横径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33.
李杰  武心萍  丁文波  钱涛 《中外医疗》2010,29(33):179-180
目的总结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CD)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分析2007年至2010年30例经PTGCD治疗的急性胆囊炎临床资料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本组30例患者超声引导下PTGCD后6~48h临床症状均迅速得到缓解,无一例发生胆漏、出血、气胸等并发症。结论彩超引导下行PTGCD治疗急性梗阻性胆囊炎疗效好、创伤小、痛苦少,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病理性疼痛和脾切除术对老年雄性大鼠海马细胞胆碱乙酰转移酶和细胞凋亡的不同影响及其机理。方法选择60只老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单纯麻醉,只给予麻醉处理(单纯麻醉组);B组在左侧大腿中部切开,暴露坐骨神经后用4-0丝线结扎4道,常规缝合皮肤(CCI组);C组给予脾切除手术之后常规缝合伤口(脾切除组)。三组再按术前1d、术后1d、7d、14d4个时间点,将每组再分为4个小组(n=5)。分别为:A1、A2、A3、A4,B1、B2、B3、B4,C1、C2、C3、C4,在术前1d和术后1d、7d、14d按时间点经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后,开胸经升主动脉依次灌注生理盐水100ml和4%多聚甲醛-PBS复合液300ml后,开颅取脑,石蜡切片后分别进行HE和CHAT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海马组织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HE染色显示CCI组锥体层细胞损伤重,有较多凋亡形态细胞出现,高峰在术后14d,脾切除组锥体层和颗粒层均有损伤,出现细胞减少,形态改变;CHAT免疫组化染色3组均有CHAT阳性细胞数的减少,术后7d、14dCCI组较脾切除组染色明显偏浅。结论病理性疼痛和脾切除组造成海马细胞损伤的位置和程度不同,可能存在不同的机制。  相似文献   
35.
随着波前像差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影响白内障术后视功能的因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设计出旨在降低人工晶状体眼球面像差从而提高视功能的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现就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眼与球面人工晶状体眼相比,在视功能、波前像差等方面有何差异,非球面晶状体的优越性,以及影响优越性表现的因素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6.
我院自1999年以来施行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治疗多发性膀胱瘤患者6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该手术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6例,均为男性,年龄62岁~73岁,诊断为多发性膀胱癌。病理报告膀胱腺癌2例,移行上皮细胞癌(Ⅱ~Ⅲ级)4例,术前检查无结肠及直肠疾病,肛门括约肌功能正常。2 护理探讨2.1 做好心理护理:由于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开展并不普遍,需要进行尿流改道,患者对此手术了解甚少,因而担心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而表现出焦虑、恐惧、紧张心理,术前我们主动与患者交谈,缩短护惠之间的距离,增加…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失血量的特点及其与谵妄的相关性。方法:计算各个研究对象的失血量,根据是否出现谵妄状态将患者分为有谵妄组和无谵妄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失血量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45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谵妄15例,有谵妄组患者的失血量1061.59±374.89ml,无谵妄组患者的失血量604.59±333.99 m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无谵妄组比较有谵妄组的失血量更多,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谵妄与失血量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雷贝拉唑对比艾司奥美拉唑用于预防择期手术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接收的140例需行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观察组患者使用注射用雷贝拉唑钠,比较两组患者的胃内容物体积、胃液pH值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4.29%(3/70),两组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对于艾司奥美拉唑而言,雷贝拉唑在择期手术中预防吸入性肺炎发生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能量代谢障碍在缺血性神经元损伤中的作用及益肾降浊汤对高脂血症小鼠脑缺血再灌后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在造成小鼠高脂血症基础上,进行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制备智能障碍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生物化学法分别测定脑细胞能量负荷值和脑组织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dehydrogenase,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coxidase,CCO),Na+-K+-ATPase活性。结果:模型组小鼠脑细胞能量负荷值,脑组织SDH,CCO,Na+-K+-ATPase活性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益肾降浊汤可提高模型小鼠脑组织SDH,CCO,Na+-K+-ATPase活性及脑细胞能量负荷水平(P<0.01)。结论:益肾降浊汤可改善高脂血症小鼠脑缺血再灌后能量代谢障碍。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原代培养8 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模型组)、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黄芪注射液组、DMSO组(二甲基亚砜组,即SP600125溶剂组)、SP600125组、SP600125+黄芪注射液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均进行缺氧缺糖0.5 h再复氧复糖。各组于复氧复糖后6、24和72 h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caspase-3蛋白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各时间点模型组海马神经元caspase-3蛋白平均灰度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复氧复糖24 h平均灰度值最高;与模型组相比,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和DMSO组caspase-3蛋白平均灰度值无变化(P>0.05),而黄芪注射液组、SP600125组和SP600125+黄芪注射液组caspase-3蛋白平均灰度值均明显降低(P<0.05);与黄芪注射液组相比,SP600125组和SP600125+黄芪注射液组caspase-3蛋白平均灰度值无变化(P>0.05)。RT-PCR结果显示:各时间点模型组海马神经元caspase-3 mRNA平均光密度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复氧复糖24h平均光密度值最高;与模型组相比,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和DMSO组caspase-3 mRNA平均光密度值无变化(P>0.05),而黄芪注射液组、SP600125组和SP600125+黄芪注射液组caspase-3 mRNA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降低(P<0.05);与黄芪注射液组相比,SP600125+黄芪注射液组和SP600125组caspase-3 mRNA平均光密度值无变化(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通过抑制JNK3信号通路而减少caspase-3的表达,从而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