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61.
目的 比较利培酮、氯氮平与氯丙嗪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探讨有关的实验室检查和药物浓度相互关系。方法 将符合CCMD 2 R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根据临床情况和入院顺序 ,分别进入利培酮组、氯氮平组与氯丙嗪组 ,观察 8周。以PANSS、CGI、TESS和ESRS量表评定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同时测定血清泌乳素和药物浓度。结果 治疗 8周后 :①利培酮组、氯氮平线和氯丙嗪组的PANSS量表总分、阴性分量表、一般精神病理学分量表和CGI量表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均下降 ,而利培酮组和氯氮平组减分较氯丙嗪组明显 (分别P <0 0 1,P <0 0 5 ) ,TESS及ESRS量表的评分也与氯丙嗪组有显著性差异 (分别为P <0 0 1,P <0 0 5 )。②利培酮组、氯氮平组与氯丙嗪组肝功能、心电图检查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均P <0 0 1)。③氯氮平的剂量与去甲氯氮平、氯氮平浓度呈显著相关 ,9 羟利培酮浓度与PRL、利培酮有效率呈显著性相关 ,氯丙嗪浓度与PRL呈显著性相关 (rs=0 .2 6 1,P =0 .0 15 )。结论 利培酮、氯氮平具有较强抗精神病作用 ,相对氯丙嗪更为有效和全面。利培酮的安全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62.
本文回顾了围生期精神障碍的分类、临床特征、病因学、治疗方法及目前对围生期精神障碍照顾方式转变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63.
本文通过对我国精神疾病院前急救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应重视精神疾病院前急救系统的建设,完善急救中心软硬件配备,建立急救中心与专科医院联动机制,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议。  相似文献   
64.
安全文化就是将文化的所有内涵向以安全为目的的目标推进的一种统一的组织行为。医院安全文化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3年Singer等”’提出“医院安全文化”的概念以来,医院安全文化的构建日益得到重视。卫生部和中国医院协会先后开展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活动”及以“患者安全目标”为主题的示范医院动态管理等,都将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作为活动开展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65.
目的:了解米氮平对失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符合CCMD-3失眠症并使用镇静催眠药无效的30例门诊病人加用米氮平治疗,剂量10~30 mg·d~(-1),与曲唑酮对照,曲唑酮剂量25~200 mg·d~(-1),共观察8 wk。疗效在治疗后1,2,4,8 wk用阿森失眠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用TESS评定。结果:至wk 8,米氮平组减分值为(8±s 5)分,治愈14例(54%),曲唑酮组减分值为(6±3)分,治愈11例(41%),疗效与曲唑酮组无明显差异(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头昏、瞌睡、乏力和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除食欲减退较曲唑酮少外(P<0.01),2组无显著差异:米氮平剂量(22±11)mg·d~(-1),曲唑酮剂量(62±38)mg·d~(-1)。米氮平组4例和曲唑酮组3例脱落。结论:米氮平可辅助治疗镇静催眠药无效的失眠病人,疗效与安全性与加用曲唑酮相似。  相似文献   
66.
朱毅平  钱敏才 《医药导报》2007,26(10):1149-1150
目的 探讨赛庚定(CYP)治疗利培酮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PRL)升高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符合CCMD- 3诊断标准,年龄18~40岁,首次发病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入院患者单一服用利培酮,第3周末检测PRL,PRL≥26.8 ng·mL-1者作为入组对象,共31例男性患者.入组当日即口服CYP 18 mg·d-1,po,tid,持续2周.服CYP期间利培酮的剂量不变.第5周末检测PRL.实验期间有睡眠障碍者允许口服氯硝地西泮,剂量控制在4 mg·d-1内,记录不良反应. 结果 31例患者入组时PRL平均为(52.25±17.36 )ng·mL-1,治疗后PRL平均为(25.52±5.77 )ng·mL-1,差值平均为(26.96±16.90 )ng·mL-1, PRL比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P<0.01),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结论 CYP治疗利培酮所致PRL升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7.
林敏  沈鑫华  钱敏才  关铁峰  杨剑红  李良 《浙江医学》2011,33(11):1628-1630
目的 分析性别差异对首发广泛性焦虑(GAD)患者临床特征、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方法 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 、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 、社会支持量表(SSRS ) 、生活事件量表(LES)、艾森克个性测验(EPQ)对120例首发GA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社会心理因素进行评估.结果 GAD女性患者有3个高发年...  相似文献   
68.
目的调查2010年浙江省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情况,为我省精神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我省42家精神专科医院采用两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出14家精神病院.再从14家医院中抽出3个月(3、7、11月)的出院患者进行调查。编制《住院患者住院情况调查表》收集患者住院诊断、性别、年龄、合并症及医院感染情况。结果调查住院患者共7684例,男3102例(4037%),女4582(59.63%)例;年龄10~92(43.4±16.8)岁;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前5位的分别为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40.6%),心境障碍(34.6%),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14.1%),器质性精神病(5.6%)和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1.98%)。次要诊断主要有高血压、白细胞减少症和糖尿病。医院感染主要有上呼吸道感染(26.1%),胃肠道感染(24.4%),肺部感染(22.4%)等。结论我省精神病防治仍应以精神病性障碍、心境障碍和神经症及器质性精神障碍的防治为主。躯体疾病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值得重视,精神疾病单病种管理需要考虑躯体疾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val158met)基因多态性和抑郁症的发病及抗抑郁剂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对275例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给予文拉法辛缓释剂或帕罗西汀片治疗6周;于治疗前和治疗1、2、4及6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抑郁严重程度和疗效;抽取所有患者及202例正常对照组的静脉血,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的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COMTval158 met各突变点基因多态性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研究组的Met/Met、Val/Met、Val/Val基因型及Met、Val等位基因频率和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两治疗组的痊愈组和非痊愈组之间及和正常对照组的COMTval158met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COMTval158me基因多态性可能和抑郁症的发生、疗效无关联性。  相似文献   
70.
神经性厌食症常见于青年女性,原因不明,但一般认为是心理社会因素和生物学因素相互作用所致。有研究发现,许多病例有下丘脑功能紊乱,其功能障碍是饥饿的结果,还是疾病本身所致尚不清楚。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受光线抑制,其生理节律受下丘脑交叉上核调节。本文研究神经性厌食症时由下丘脑控制的褪黑激素释放是否有异常。方法:本文11例神经性厌食女病人符合下列条件:①比标准体重至少轻10%,②不吃含糖类食物,③闭经3个月以上。所有病人不服避孕药,没有任何其他的精神病或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