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目的:观察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地氯雷他定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单盲对照方法,对78例慢性荨麻疹病例进行临床研究,治疗组给予口服咪唑斯汀10 mg,1天1次,持续14天,对照组给予口服地氯雷他定5 mg,1天1次,持续14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74%,对照组总有效率84.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62.
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Kp1503的ESBLs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汕头临床分离的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Kp1503株的耐药表型与基因亚型。方法:以琼脂稀释法测定Kp1503株对12种抗菌药物的MIC;设计TEM、SHV和CTX-M型全编码基因特异性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获得其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分别克隆入pMD18-T载体后测定其核苷酸序列,分析其基因亚型。结果:Kp1503株为多重耐药株,除对亚胺培南和环丙沙星敏感外,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四环素、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吡肟、氨曲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均耐药;其所携带的三种β-内酰胺酶基因序列分别与GenBank中TEM-1、SHV-12及CTX-M-3型编码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100%。结论:汕头地区存在同时产SHV-12、CTX-M-3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TEM-1型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相似文献   
63.
本文报道依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及培氟沙星单剂口服400mg后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用HPLC法测定血清药物浓度。口服后4种药物体内过程均符合一室开放模型。各种药物C_(max)(μg/ml)与T_(1/2)ke(h)为依诺沙星2.47和2.35,环丙沙星2.1和2.93,氧氟沙星4.41和3.74,培氟沙星6.74和13.35。故口服400mg依诺沙星、环丙沙星及氧氟沙星日2次,培氟沙星日1-2次,可用于治疗各种常见感染。  相似文献   
64.
依诺沙星对大鼠肝药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肝微粒体水平上,采用依诺沙里400mg/kg,灌胃qd×7d能显著减少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含量,经依诺沙星处理的大鼠肝微粒体中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7-乙氧基香豆素-O-脱乙基酶、苯并芘羟化酶、戊巴比妥侧链羟化酶的活性均显著减弱。可见,依诺沙星对大鼠肝药酶具有广泛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诺氟沙星对EEG的影响和对脑组织超微结构的毒性作用。方法:大鼠右侧脑室注射诺氟沙星150和300μg·kg~(-1)后,于皮层感觉运动区记录EEG并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大鼠EEG均出现痫样放电,两组大鼠右侧和左侧棘波发生时间为168±129,51±35s和276±138,118±65s。以注射侧较早发生,波形多变,幅度和频率逐渐增大,并伴肢体抽搐的行为学改变。电镜下,300μg·kg~(-1)组大鼠双侧大脑皮层、海马及小脑均有明显的神经元变性,包括高尔基复合体、粗面内质网及神经毡的髓样变性、细胞质肿胀、细胞核及染色质溶解、胶质细胞坏死等,并出现亮神经元和暗神经元改变,以暗神经元为著。结论:诺氟沙星点燃癫痫后,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受到广泛损伤。  相似文献   
66.
β—内酰胺酶与细菌耐药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nitrocefin法对213株革兰氏阴性杆菌进行了β-内酰胺酶定性检测,用等电聚焦技术对β-内酰胺酶作了定型分析,并比较了11种β-内酰胺抗生素对产酶和不产酶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以及不同酶型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酶阳性率高达76.53%,以OXA-1、OXA-2型酶为主。产酶与否对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影响很大,产酶菌株对青霉素类和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呈现高度耐药,MIC_(80)亦较大,同一菌种的非产酶株则明显对β-内酰胺抗生素敏感。第三代头孢菌素无论对产酶或不产酶菌株均有较高度抗菌活性。 同种细菌的不同菌株,由于所产β-内酰胺酶型别的不同,耐药情况也不尽相同,单产染色体酶的菌株不如产质粒酶的菌株耐药,而同时产染色体酶和质粒酶的菌株耐药性最强。  相似文献   
67.
司氟沙星的体外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试管双倍稀释法检测司氟沙星对临床分离的372株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与3种同类药物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司氟沙星对金葡球菌,表葡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MIC5°-0.03-0.06mg/L,抑菌率75%-93.8%,对革兰氏阴性菌中的伤寒沙门氏菌,痢疾志贺氏菌亦有较强的抗菌作用,MIC90 0.06-1.0mg/L,抑菌率92.5-100%,除粘质沙雷氏菌和柠檬酸丁酐菌耐药率较高外,对多数肠杆菌科细菌亦有53.1%-85.7%的抑菌率。  相似文献   
68.
以进口品为对照,研究了健康志愿者单剂或多剂口服国产乙酰螺旋霉素400mg后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发现,口服乙酰螺旋霉素片后,药物在体内的转运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进口品和国产品的T 1/2Ka、T 1/2α、T 1/2β分为0.33、4.98、0.33h和0.34、4.0、0.30h。其Tmax、Cmax分别为2.22h,0.89μg/ml和2.33h、0.98μg/ml。表观分布容积与生物利用度比值(V/F)分别为638.63和  相似文献   
69.
本文发现,吡喹酮致家兔心律失常作用存在光学异构体的特异性。iv吡喹酮或其异构体46mg/kg后,家兔心率减慢,并诱发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和其它ECG政变。异位节律总发率以右旋吡喹酮组最高,占100%,性质亦最为严重,左旋组最低,占20%,两者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消旋组介于二者之间,古60%。减慢心率作用亦以右旋体最强,左旋  相似文献   
70.
目的:了解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情况及其耐药特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及防治耐药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4月到2006年4月间分离的92株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VITEK-6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及其配套试剂(GNS-506、GNS-120、GNS-114)进行细菌鉴定及测定其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肉汤二倍稀释法测定其对亚胺培南的MIC值。结果与结论: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发生神经外科、外科ICU、呼吸科及ICU和神经内科,对亚胺培南的耐药多为中低度耐药(MIC≤32 mg.L-1),对其它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达到100%,仅头孢哌酮/舒巴坦复合制剂保持了较高的敏感率,作为经验性用药可考虑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