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51.
β-内酰胺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β-内酰胺酶是细胞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β-内酰胺酶按照各自的底物和抑制轮廓分为4组,根据各自的氨基酸序列分属于A、B、C、D共4种分子类别。细菌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突变可引起广泛耐药,以TEM和SHV为代表的A类酶的突变多发生在结构基因上,其单点苛多点突变衍生出大量的新型超广谱酶。结构基因以外区域的突变多数发生于启动基因或调节基因,后者的改变往往造成结构基因的过度表达,使产酶量大增而导致耐药。B类金属β-内酰胺酶可通过启动基因上的多点突变产生耐药。C类酶的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调节基因上,通过对产酶量的调控引起细菌耐药。  相似文献   
52.
头孢西丁,头孢呋辛体外抗菌活性的比较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比研究了头孢西丁和头孢呋辛对420株临床分离菌株,包括革兰氏阳性、阴性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测定了它们对15株产β-内酰胺酶标准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发现,革兰氏阳性球菌中,头孢西丁除对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作用稍弱外,对其它阳性球菌的作用均稍强于或等于头孢呋辛;对革兰氏阴性杆菌中的痢疾志贺氏菌、伤寒沙门氏菌、变形菌、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头孢西丁的抗菌作用均强于头孢呋辛,而对其它受试阴性杆菌的作用与头孢呋辛相近似。头孢西丁对产染色体介导的β-内酰胺酶K-1、D31及除PSE-1、PSE-2、SHV-1之外的其它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酶的标准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极明显地强于头孢呋辛  相似文献   
53.
细菌的分子生物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成为细菌分型的有力工具。本文介绍了常用的细菌分子生物学分型方法。其中脉冲场电泳已成为多种细菌分型的金标准。而随机引物PCR,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多位点序列分型。质粒图谱分析,青霉素结合蛋白基因指纹图谱分析及核糖体分型也各有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细菌的基因分型对流行病学监测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从基因水平了解细菌的致病机制及耐药机制。并为检测新抗生素的活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4.
环丙沙星对脑电活动影响的动态观察和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丙沙星对脑电活动影响的动态观察和定量研究陆杰钱元恕黄祖春杨素珍范维正黄仲荪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是一种新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Cip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1],表现为焦虑、失眠、欣快等,发生率达1%~5%,并可能诱发癫痫...  相似文献   
55.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其它β—内酰胺抗生素为对照,研究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和帕尼培南对14种标准β—内酰胺酶(TEM—1,TEM—2,TEM—3,TEM—5,SHV—1,SHV—2,SHV—4,SHV—5,PSE—1,PSE—2,PSE—3,OXA—1,OXA—2,OXA—3)的稳定性及抑酶作用。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帕尼培南和头孢西丁对14种标准β—内酰胺酶均高度稳定。所有抗生素对超广诺β—内酰胺酶(TEM—3、TEM—5、SHV—2、SHV—4、SHV—5)的IC50低于3μmol/L;但对广谱酶(TEM—1,TEM—2,SHV—1,OXA)的IC50超过100μmol/L。整体上美洛培南对14种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强于亚胺培南和帕尼培南。  相似文献   
56.
本文采用国产试剂,建立超薄层(0.2mm)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分析β-内酰胺酶,可在相同条件下同时比较分析多个样品,具有操作简便,分辩率高等优点,且电泳时间短,样品用量少。此技术适用于临床和实验室科研,在改变个别条件下也适用于其它生物样本的分离和分析,值得在生物研究领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7.
15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8.
目的对铜绿假单胞菌所产blaVIM-2进行基因重组表达及纯化。方法以产blaVIM-2铜绿假单胞菌总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blaVIM-2,将其克隆入pUCm-T载体后测定该核苷酸序列,再将blaVIM-2克隆入表达载体pET-41b(+),然后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表达,表达产物再过Ni-NTA柱纯化。结果PCR扩增出大小为801bp的基因片段,与GenBank上同类酶的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此基因能在大肠埃希菌中大量表达,蛋白分子质量大约为56000u。结论对VIM-2金属酶的成功表达及纯化为进一步做酶动力学及酶的其他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观察司氟沙星治疗由沙眼衣原体(CT)或(和)解脲脲原体(Uu)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97例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每天1次口服司氟沙星,每次200 mg,疗程 7 d,停药 1 周后复查,病原体仍阳性者再服1疗程。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为92.8%,男女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 1 疗程结束时,CT和 Uu的总清除率分别为91.8% 和 73.7%,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 2 疗程结束时,CT和 Uu的总清除率分别为97.8%和91.2%,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2%,主要表现为光敏感反应(5.2%)。结论 司氟沙星治疗由 CT或(和)Uu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疗效确切,但应注意预防其光敏感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0.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污水、自来水、土壤、动物及人类体内均有寄居,在各种医疗器械及医务人员皮肤其分离率更高。该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主要好发于免疫力低下或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者。以往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临床并不常见,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及各种人工置人器材应用的增多,该菌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可引起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