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1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9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104篇
内科学   93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62篇
综合类   143篇
预防医学   108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98篇
  1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喉部分切除后为加速愈合、减少瘢痕和更好地恢复喉的功能 ,需要进行缺损区的重建。目前常采用的重建材料有游离或带蒂皮瓣、游离或带蒂肌瓣、筋膜或骨膜等。我院于1987— 1999年 ,采用会厌成形瓣修复喉癌术后喉部缺损 9例 ,根据缺损部位和范围不同 ,设计了不同术式 ,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 9例 ,均为男性 ,年龄 44~ 6 2岁 ,平均 5 3岁。病理诊断均为鳞状细胞癌。2 手术方法2 .1 单纯会厌下移重建声门前部缺损 适用于同侧声室带全切除但保留杓状软骨、对侧声室带切除前 1/ 3~ 1/ 2的病例。  喉部肿瘤切…  相似文献   
22.
“切脉针灸”秉承“选穴施针是以脉定”的原则,通过辨别人迎、寸口、冲阳、太溪四部脉象变化以诊察疾病及指导针灸临床治疗。认为排卵障碍性不孕的关键病机是阴阳失衡,“阳化气”“阴成形”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即“阳化气”与“阴成形”的动态平衡失调可致排卵障碍进而导致不孕。提出基于阴阳平衡理论运用切脉针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临证具体操作方法是选取三阴交为调气第一针,之后根据阴阳偏盛偏衰明确针刺顺序,若人迎脉、冲阳脉相对强于寸口脉、太溪脉,治疗宜先补阴、后泻阳,反之则先补阳、后泻阴,以达补肾健脾、调理冲任、调补阴阳以助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上消化神经鞘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接受内镜治疗,且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神经鞘瘤52例病人临床资料,分析治疗结果及术后长期随访复发转移情况。结果 52例病人中,21例病变位于食管,31例位于胃。内镜下整块切除51例,整块切除率为98.1%,1例食管上胸段病变行分块切除。中位手术时间为53.5(20.0 ~108.0)min。51例病人中,26例接受内镜全层切除术(EFTR),11例接受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治疗,15例接受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术中均未发生严重出血,且无中转手术的病例。1例(1.9%)在术后出现胸腔积液及局部肺不张,经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后好转;1例(1.9%)出现术后出血,予心电监护,输血、抗感染、抑酸、止血、补液等内科治疗后好转;1例(1.9%)术后发生电凝综合征, 予以禁食、输液、静脉使用抗生素等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36(32.0~48.0)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发现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 内镜治疗上消化道神经鞘瘤具有可靠的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病人恢复好,可作为上消化道神经鞘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4.
红藻多糖卡拉胶分子修饰研究I.酸降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采用酸水解法对红藻多糖κ—卡拉胶进行降解,经超通分级,凝胶柱层折分离,获得8个卡拉胶低聚糖及寡糖组分;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语法(HPGPC)测得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w在1,750~11,500之间(平均聚合度DP4~28)。用光谱分折方法(1R,^1H—NMR,和^13C—NMR)测定了结构,并对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折。  相似文献   
25.
为分析结肠癌放射学诊断对手术切除可行性评估的价值,回顾性分析28例经双对比造影检查、CT扫描及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患者资料。根据肿瘤的大小、范围、形态及浆膜面是否光滑、有无周围淋巴结肿大、周围器官的侵犯及远处淋巴结转移。决定能否行手术切除进行对照。结果双对比造影结合CT扫描对结肠癌手术切除可行性判断的准确率为隆起型100%、溃疡型8/8、浸润型4/8。回顾性分析结果提示,结肠双对比造影检查与CT扫描相结合,对大部分结肠癌患者术前能做出可否手术切除的可能。  相似文献   
26.
高士图     
王林画  恒玉诗 《癌症康复》2014,(1):F0004-F0004
三尺宏文齐朱案,九州资政汇百川。佛心慈念修云梦,半日红尘半日禅。  相似文献   
27.
胃出口、十二指肠和近端小肠恶性梗阻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经内镜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胃出口、十二指肠和近端小肠恶性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999年3月至2005年3月经内镜放置金属支架治疗的21例胃出口、十二指肠和近端小肠恶性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中20例放置支架成功,成功率为95.2%,其中4例采取经内镜钳道(TTS)方式释放支架,16例为经导丝直接释放支架.19例支架放置后1-3d梗阻症状得到缓解或消除,临床有效率为90.5%,平均生存期4.5个月.1例术后出血,予保守治疗而愈.1例术后1个月支架移位,1例术后2个月肿瘤向支架内浸润生长,导致梗阻复发,均予放置第2根支架后缓解.结论 经内镜放置金属支架治疗胃出口、十二指肠和近端小肠恶性梗阻是一种简单可行、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8.
探讨叶酸除说明书适应症以外的其他新用途,为临床合理应用叶酸提供参考,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9.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病变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2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肠镜发现的较大直肠腺瘤和黏膜下肿瘤应用头端弯曲的针形切开刀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1)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抬高病变,使病变与肌层相分离;(2)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3)剥离病变下方黏膜下层结缔组织,完整切除病变。结果12例低位直肠病变,大小0.6~4.5cm(平均2.8cm),均成功完成ESD治疗。术后11例病理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1例腺癌累及黏膜下层病例接受外科根治手术,手术标本病理未见肿瘤残留。ESD手术时间(自黏膜下注射至完整剥离病变)30~120min(平均5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约75ml,均经电凝、氩离子凝固术和止血夹成功止血,未出现需再次肠镜下治疗的出血。2例剥离深至肌层,出现皮下气肿和少量膈下游离气体,保守治疗好转。9例1个月后肠镜复查,创面基本愈合。结论ESD是治疗消化道病变的新方法,不仅能切除较大的病变,还能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以往需要外科手术的消化道早期癌和部分黏膜下肿瘤,通过ESD可以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0.
摘要:目的:基于人趋化因子Fractalkine (CX3CL1)/人趋化因子Fractalkine受体(CX3CR1)轴探讨槲皮素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设VSMC细胞组、西拉普利组(100.0μg·ml-1)、槲皮素低、高剂量组(槲皮素终浓度分别为100.0,200.0μg·ml-1);各组每孔设6个平行样,培养72 h。培养结束后,CCK-8溶液试剂测定细胞增殖水平,结晶紫染色测定单克隆形成数目,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水平,RT-PCR法及Western-Blot法测定细胞CX3CL1、CX3CR1基因和蛋白水平。结果:与VSMC细胞组比较,西拉普利组、槲皮素低、高剂量组吸光度(A)值、存活率、单克隆形成数目、CX3CL1、CX3CR 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而凋亡率升高(P<0.05)。与西拉普利组比较,槲皮素低剂量组A值、存活率、单克隆形成数目、CX3CL1、CX3CR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凋亡率降低(P<0.05);槲皮素高剂量组A值、存活率、单克隆形成数目、CX3CL1、CX3CR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而凋亡率升高(P<0.05);且槲皮素高剂量组A值、存活率水平、单克隆形成数目、CX3CL1、CX3CR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槲皮素低剂量组,而凋亡率高于槲皮素低剂量组(P<0.05)。结论:在100.0~200.0μg·ml-1的范围内,槲皮素能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槲皮素能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CX3CL1、CX3CR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进而抑制CX3CL1/CX3CR1轴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