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6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31.
目的:比较芬太尼联合布托啡诺与单独使用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术中对伤害性刺激的防治情况。方法:100例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ASAⅠ或Ⅱ级,年龄18~45岁,随机均分为两组,芬太尼联合布托啡诺组(BF组)和芬太尼组(F组)。入手术室即给予心电(ECG)、心率(HR)、无创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末梢灌注指数(PI)、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观察两组患者在诱导前(T0)、诱导后插管前(T1)、气管插管即刻(T2)、切皮(T3)、二氧化碳气腹(CO2气腹)(T4)、牵拉腹膜(T5)、吸痰(T6)、拔管即刻(T7)各时点的BP和HR、SPO2、BIS、PI;诱导期呛咳及术后24 h恶心呕吐、声嘶、咽痛的发生情况,术毕BIS、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Ramsay镇静评分(RS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躁动评分(RS)。结果:BF组患者在插管即刻,切皮,牵拉腹膜,CO2气腹等强伤害性刺激时心率,平均动脉压较T1点虽有升高,PI较T1点略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IS值介于40~45;术毕BIS值BF组较F组低,PI值BF组较F组增高,P<0.05,RSS评分,RS评分,VAS评分,BF组均较F组偏低,P<0.05。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BF组均较F组缩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芬太尼联合布托啡诺在妇科腹腔镜全身麻醉中能有效抑制手术与麻醉导致的伤害性刺激,维持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恢复迅速,短时间内即能恢复满意的自主呼吸和定向力。其残留镇痛作用,使患者术后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等不适,不需加用术后镇痛泵,同时也节省了不良反应的治疗费用。较传统的阿片类药芬太尼单独应用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2.
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脑动脉狭窄的TCD、MRA对比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TCD、MRA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脑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3例颞窗良好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发现颅内脑动脉狭窄,全部病例3d内再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5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TCD检测发现狭窄大脑中动脉236支,MRA检查发现狭窄大脑中动脉225支.TCD与MRA诊断相符大脑中动脉数为219支。结论TCD和MRA是诊断颅内脑动脉狭窄准确性较好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两者联合应用评价颅内脑动脉狭窄精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头针不同留针时间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和血清C反应蛋白 (CRP) 、血糖、血脂的改善情况。 【方法】 将120例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每组各40例。3组患者均采取头针、体针及常 规运动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头针留针30 min,观察1组头针留针1 h,观察2组头针留针2 h,每日1次,每周6次,连续 治疗2周。比较3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 、Fugl-Meyer运动评定量表 (FMA) 、Berg平衡量表 (BBS) 、 改良Barthel指数 (MBI) 评分以及外周血CRP、空腹血糖 (FPG) 、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的改善程度,并评价3组治疗方案的安全性。 【结果】(1) 量表评分方面,治疗后, 3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 (P<0.01) ,FMA、BBS、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 (P<0.05或P<0.01) ;治疗后3组 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其中,观察2组对NIHSS评分的降低幅度及对FMA、BBS、MBI评分的升高幅度均 明显优于对照组和观察1组 (P<0.01) ,观察1组对FMA评分的改善幅度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 ,对NIHSS、BBS、MBI 评分的改善幅度均有优于对照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表明头针运动治疗方案的疗效与头针留针时长呈 正向时效关系。 (2) 实验室指标方面,治疗后,3组患者的外周血CRP、FPG水平和两观察组的TG、LDL-C水平以及观察2组 的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 (P<0.05或P<0.01) ;且治疗后3组间的外周血CRP、T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其中,观察2组对CRP、TG水平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对CRP水平的改善幅度又明显优于观 察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而3组患者的TC水平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3) 安全性方面,3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晕针、断针、血肿等不良反应,且患者的生命体征均平稳,脉搏、血压、 呼吸频率等均无明显异常变化。 【结论】头针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且留针时长呈正向时效关系,以头针 留针2 h方案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34.
35.
腰池置管脑脊液外引流治疗颅内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持续腰池置管脑脊液外引流治疗颅内感染的疗效.方法 2008年9月-2009年11月,将20例颅脑外伤后颅内感染患者分为脑脊液外引流组和抗生素组各10例,外引流组进行持续腰池置管脑脊液外引流,定期取引流脑脊液进行常规和生化检查;抗生素组采用静脉抗生素治疗.对两组颅内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外引流组经持续腰...  相似文献   
36.
脑卒中后抑郁、焦虑发生率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焦虑的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为干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02年3月-2003年3月收治的158例脑卒中非急性期患者,其中脑梗死135例,脑出血23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检测,同时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画钟测验(CDT)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ADL>26分视为存在生活活动能力障碍,MMSE评分根据患者文化程度的不同有所区别,分值越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越严重;CDT≤3分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SDS、SAS总分>50分为抑郁、焦虑状态,>60分,为中度抑郁、焦虑.结果158例脑卒中患者中轻度抑郁17例(10.76%),中、重度抑郁12例(7.60%);轻度焦虑28例(17.72%),抑郁与焦虑并存者21例(13.29%).57例存在抑郁和焦虑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画钟测验存在障碍的比例(57.89%、42.11%、66.67%)明显高于非焦虑、抑郁者(35.64%、29.70%、46.53%).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卒中后抑郁与患者年龄、性别、患病次数无关,而与卒中后是否存在肢体活动障碍有关,且对患者认知功能有一定影响.结论脑卒中患者在恢复期易发生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障碍,部分患者可两种状态并存,对患者病死率、生存质量、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等有较大影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7.
钟琪 《婚育与健康》2009,(18):22-22
<正>想升格做妈妈吗?先考考自己对怀孕的知识了解多少,成绩太差?那就赶快补习吧!越来越多的夫妻希望在准备充分的前提下等待小宝宝的到来。那么你知道该准备些什么吗?来考考你自己吧!看看做妈妈,你合格吗? 1.如果你在服用避孕药,当你想怀孕的时候,应该马上停药。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建立人体心脏二尖瓣仿真模型,模拟二尖瓣闭合的工作过程,分析二尖瓣各组件应力分布,探讨二尖瓣瓣叶和腱索的相互作用,并探寻腱索受力大小与腱索粗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构建二尖瓣几何模型,在此基础上定义模型单元类型、材料属性、接触、载荷及约束,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模型的应力、速度和位移等参数。结果 瓣膜上的应力分布不均匀,后瓣叶亚区之间的裂口位置所受应力最大;不考虑腱索连接至瓣叶时,瓣叶负载后外翻至心房一侧;考虑腱索连接至瓣叶时,前、后瓣叶关闭良好;各腱索受力不同,与前瓣叶相连的支持腱索受力最大,腱索受力大小与腱索粗细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54。结论 瓣叶中心和后瓣叶亚区之间的裂口两处应力较大区域是临床上二尖瓣裂的常发生部位;与瓣叶相连的腱索可在瓣叶负载时,施加牵拉力使瓣叶不致发生翻转,前、后瓣叶恰好关闭;解剖结构粗壮的腱索受力较大。  相似文献   
39.
王璐  钟琪  毕晓莹 《安徽医学》2018,39(10):1268-1271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D-二聚体(D-D)等指标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黄浦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3例ACI患者作为研究组,依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依据梗死灶的大小将患者分为大梗死灶组、中梗死灶组、小梗死灶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人员4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急性脑梗死患者与对照组人群的血清Hcy、ox-LDL、D-D水平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清Hcy、ox-LDL、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NIHSS评分和梗死灶面积的增加,研究组患者血清Hcy、ox-LDL、D-D水平均增高(P<0.05)。完全型和进展型脑卒中患者血清Hcy、ox-LDL、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进展型患者血清Hcy、ox-LDL、D-D水平均高于完全型(P<0.05)。结论 血清Hcy、ox-LDL、D-D水平与ACI密切相关,三者均可用于ACI的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胰岛素抵抗(IR)状况,为临床治疗CHF提供新思路。方法将符合标准的入选人群分为:对照组(38例)、CHF并非高胰岛素组(52例)、CHF并高胰岛素组(48例),共3组,入选年龄均≥60岁。进行以上3组人群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因素的可比性研究。入选人群均进行空腹血糖(FPG)、葡萄糖耐量测定(OGTT)空腹胰岛素水平(FI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等的测定,同时行心脏彩超检查收集左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将三组以上各指标再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CHF患者是否存在IR。按基础病因分组分为冠心病组、高心病组、退行性心瓣膜病组、扩张性心肌病组等,再进行各组以上各指标的对比分析,观察以上指标在不同基础病因组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HF并非高胰岛素组及CHF并高胰岛素FIS升高,IAI值降低(P<0.05)。CHF患者按不同基础病因分组后,各组间FIS,IAI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CHF并非高胰岛素组比较,CHF并高胰岛素组FIS水平升高,IAI值降低(P<0.05)。与NYHAⅢ级组比较,NYHAⅣ级组FIS指标升高,IAI值降低(P<0.05)。结论 CHF患者存在IR,且在出现高胰岛素血症之前就可能已经存在IR现象。IR水平可能与CHF的基础病因无关,是CHF患者普遍存在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IR水平可能与心功能分级有关,心功能越差,IR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