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1篇
  免费   272篇
  国内免费   71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41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511篇
内科学   222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49篇
外科学   161篇
综合类   681篇
预防医学   318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356篇
  9篇
中国医学   345篇
肿瘤学   68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摘要]目的: 探讨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Typhi,S. Typhi) 在不同生长时期和不同应激条件下非编码RNA ArpH的表达水平,以及双组分调节系统和氧应激调节因子对ArpH的调控作用。方法: 利用RNA印迹、qRT PCR分析伤寒沙门菌在不同生长期ArpH的表达;利用qRT PCR分析伤寒沙门菌在酸、氧、高渗和热等不同应激环境下ArpH的表达;利用qRT PCR分析伤寒沙门菌双组分调节系统基因(ompR、rcsB)和氧应激调节因子基因(oxyR)对ArpH表达的影响。结果: ArpH在伤寒沙门菌的对数晚期表达量最高,在从对数早期开始到达稳态期的转变中,其表达量逐渐增加,而进入稳态期后明显回落;ArpH表达水平在酸应激下明显下降,氧应激下明显增高,而高渗应激和42℃热应激下ArpH的表达无显著变化;当ompR、rcsB和oxyR基因缺失时,ArpH表达量均明显下降。结论: ArpH参与伤寒沙门菌对酸、氧应激的调节;伤寒沙门菌双组分调节系统OmpR、RcsB和氧应激调节因子OxyR对ArpH均有正向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 使用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分析单纯性二尖瓣前叶裂,评估其诊断单纯性二尖瓣前叶裂的临床价值。 方法 2015年3月—2020年5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或住院的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单纯性二尖瓣前叶裂患者108例,选取胸骨旁左心长轴切面、二尖瓣水平左室短轴切面、心尖四腔心切面、心尖两腔心切面及心尖三腔心切面等,二维超声心动图重点观察二尖瓣形态、回声、瓣裂位置、长度及宽度,彩色多普勒观察反流束的起源及反流程度;常规测量左房、左室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等指标。根据美国超声心动图协会(ASE)推荐,使用Carpentier等提出的二尖瓣命名法对二尖瓣前叶裂进行分区定位。并与术中所见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瓣前叶回声中断,呈“裂隙”状,彩色多普勒显示反流束起源于裂口处,是二尖瓣前叶裂的特征性表现;108例单纯性二尖瓣前叶裂,其中A3区87例,A2区6例,A1区9例,两区以上共同瓣裂6例;合并二尖瓣重度反流12例,中-重度反流9例,中度反流12例,轻-中度反流60例,轻度反流15例;合并二尖瓣脱垂27例。以往曾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的75例患者中,仅有极少数被怀疑为二尖瓣前叶裂。24例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22例行瓣膜修补术或成形术,2例因术中监测仍存在较重的反流改为瓣膜置换术。2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7例为完全性瓣裂,7例为部分性瓣裂。所有接受手术治疗的24例患者超声均作出了准确的诊断。 结论 单纯性二尖瓣前叶裂发生率较高,经胸超声心动图可以准确诊断单纯性二尖瓣前叶裂及其并发症,对选择治疗方案或随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止血镇痛胶囊对子宫内膜增生症大鼠的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SD雌性大鼠去势后,隔天肌肉注射0.1 mg/mL苯甲酸雌二醇1.5 mL/kg,连续14次,制备子宫内膜增生症模型,观察子宫内膜增生症大鼠ig止血镇痛胶囊131.3、262.5、525.0 mg/kg 7 d后对体质量、子宫系数、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影响。结果止血镇痛胶囊可减少大鼠子宫内膜厚度,减轻子宫组织的水肿程度,对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膜腺管周围组织变性和坏死、子宫内膜腺体减少、子宫肌层纤维组织增生均未有明显的影响。结论止血镇痛胶囊通过减轻子宫内膜增生症大鼠子宫内膜水肿程度,从而使子宫内膜厚度变薄,起到抑制子宫内膜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眼眶炎症性疾病,影像学检查是其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通过影像学检查能充分了解眶内病变,鉴别具有相似临床表现的眼眶疾病; 同时对TAO分期、辅助诊断压迫性视神经病变(compressive optic neuropathy,CON)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
神经鞘瘤是椎管内常见肿瘤之一,其好发部位是髓外硬膜下或硬膜内外[1],脊髓髓内神经鞘瘤临床十分少见,髓内神经鞘瘤继发出血更为罕见。我院骨科2009年3月~2012年2月共收治脊髓髓内神经鞘瘤3例,其中1例继发髓内出血,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分析探讨高频超声对膝关节半月板急慢性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膝关节半月板急慢性损伤患者(设为研究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高频超声检测其膝关节滑膜厚度、髌上囊积液深度及滑膜血流状况,并予以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半月板在基线外侧较为突出且可见点状或条状强回声区,内侧副韧带变形,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滑膜厚度为(6.25±2.20) mm,髌上囊积液深度为(7.35±1.45) mm,滑膜血流为0级者23例、Ⅰ级者12例、Ⅱ级者12例、Ⅲ级者3例;对照组研究对象膝关节半月板回声强度中等且均匀,边缘清晰,滑膜厚度为(1. 10±0.46) mm,髌上囊积液深度为(2. 12±0.43) mm,滑膜血流为0级者38例、Ⅰ级者12例。两组研究对象膝关节滑膜厚度、髌上囊积液深度及滑膜血流状况对比,P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超声对膝关节滑膜厚度、髌上囊积液及滑膜血流均较敏感,在膝关节半月板急慢性损伤的诊断中特异性较高,且操作简便,可作为膝关节半月板急慢性损伤的首选诊断方法予以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98.
黄艳萍  张杰  杨敏  丁博  郭冬琴  潘兴娇  张德全  周浓 《中草药》2019,50(18):4438-4448
目的研究不同接种时期对丛枝菌根(AM)真菌侵染的滇重楼幼苗生长发育及重楼皂苷含量的影响,为栽培驯化出高品质的滇重楼奠定基础。方法采用HPLC测定不同接种时期滇重楼中重楼皂苷I、II、VI、VII的含量;采用曲利苯蓝染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方法对不同接种时期及不同AM真菌组合的滇重楼的侵染率、生理指标、根茎生物量等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接种时期的AM真菌侵染率较强,保护酶活性、光合色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提高,可溶性蛋白无明显变化,丙二醛含量降低,滇重楼幼苗的抗逆性提高,生长发育良好;栽培种源1年实生苗(2015年8月采收,T7时期)的品质相对较低,栽培种源1年实生苗(2015年6月、7月采收,T5、T6时期)的与栽培种源2年实生苗(2015年8月采收,T8时期)的品质最佳;不同的AM真菌混合组中,S2、S3和S6处理组的效果更佳。结论接种时期对AMF侵染的滇重楼幼苗生长发育及重楼皂苷含量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利用 Caco-2细胞建立体外肠黏膜屏障模型,系统评价并初步探讨其在炎症损伤后黏膜通透性改变中的应用。方法体外培养 Caco-2细胞,接种于 Transwell 板上,每日观察细胞形态;自培养第5天起,隔日测细胞膜的跨上皮电阻(trans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ER);对于 TEER 值达标准的孔测定荧光黄透过率,进行透射电镜的完整性验证。应用培养21 d 的 Caco-2细胞屏障,加入不同浓度(0、50、100、200 nmol /L)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孵育24 h,光镜、电镜观察形态学改变,检测 TEER 和荧光黄透过率,应用间接免疫荧光和 Western blot 观察 ZO-1蛋白的分布及表达。结果Caco-2细胞单层 TEER 从第5~15天逐渐增加,在第15天已经达到600Ω?cm2,平台期保持至第21天;在此期间,细胞形成紧密单层,电镜下细胞呈高分化,细胞间形成紧密连接,绒毛整齐,极性形成;荧光黄透过量极低,体外肠上皮细胞屏障形成。加入 PAF 后,以100 nmol /L 对黏膜屏障通透性影响最大:电镜下见紧密连接结构破坏、断裂,细胞表面微绒毛脱落、稀疏;免疫荧光可见紧密连接的标志蛋白 ZO-1荧光信号减弱,ZO-1环断裂,胞浆内可见阳性染色,提示其向膜下转移。此时,TEER 值下降,荧光黄透过量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形态学改变规律一致;ZO-1蛋白表达亦降至最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经形态学及细胞通透性验证,培养2~3周的 Caco-2细胞可形成肠屏障模型,用于体外肠黏膜屏障的研究;PAF 影响紧密连接相关蛋白的表达,破坏紧密连接结构,从而影响肠黏膜屏障通透性。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非药物干预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将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健康宣教,术后48 h内使用自控镇痛方式镇痛,切口处置冰袋持续冷敷24 h;46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功能训练前后热敷、冷敷交替,换药时实施音乐疗法等非药物措施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换药前、后和功能锻炼前、后的疼痛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换药后15 min和功能锻炼后15 min的疼痛评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药物干预措施可以缓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