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1篇
妇产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8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摘 要 目的:观察不同用法用量氨甲环酸防治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中出血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10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配至4个组。静脉滴注组术前10 min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 g;关节腔注射组术中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2 g;静脉联合关节腔组术前10 min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 g,并于术中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2 g;对照组术前及术中不使用任何止血药物。比较4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凝血功能变化、住院时间、治愈率、28 d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 结果:静脉联合关节腔注射组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静脉组与对照组理论总失血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组间出血量或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纵向比较,术前和术后各凝血功能指标差异部分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普遍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各组间住院时间、治愈率、28天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氨甲环酸在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中有较好的止血有效性和安全性,在疗效相近的情况下,建议使用单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盘状半月板MRI分型与损伤形式的关系,帮助制定关节镜治疗盘状半月板的方案,协助评估关节镜治疗盘状半月板继发改变的可行性.方法 将69膝经关节镜证实为盘状半月板的膝关节按MRI表现分为板型、楔型、肥角型,按半月板损伤形式标准进行诊断,将结果与关节镜下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9膝盘状半月板中水平撕裂24膝,其中板型14膝、楔型4膝、肥角型6膝;纵形撕裂9膝,其中板型5膝、楔型1膝、肥角型3膝;放射状撕裂共7膝均为楔型;复合撕裂29膝,其中板型14膝、楔型7膝、肥角型8膝.结论 各型盘状半月板均以复合撕裂为主要损伤形式,复合撕裂、水平撕裂、纵形撕裂均多见于板型及肥角型,楔型少见,放射状撕裂多出现在楔型盘状半月板,盘状半月板的损伤程度及形式的正确诊断有利于帮助关节镜术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83.
淋巴管瘤是由原始淋巴管发育增生形成的肿物,绝大部分为良性,海绵状淋巴管瘤是良性淋巴管瘤中的一种,好发于面、颈、腋窝、肩部和腹股沟部,躯干部较少,而腹膜后来源的则更加少见,本病例以右下腹肿物考虑卵巢来源而收治于妇科,最终术中所见才得以明确其来源,现将该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观察染料木素对去卵巢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75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并行去卵巢术,分别为对照组(行假手术)、模型组(OVX)、尼尔雌醇组(E2,1.5 mg/kg)和染料木素治疗组(Gen<,H>组,14 mg/kg;GenL组,7 mg/kg).以上给药除尼尔雌醇每周1次外,其他各组给药均为每日1次.给药4周后对海马区nNOS神经元数量、nNOS基因和蛋白质的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去卵巢4周后,OVX组大鼠大脑海马区nNOS神经元数量、nNOS基因和蛋白质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不同剂量的染料木素和尼尔雌醇替代治疗均能显著增加上述指标水平(P<0.01),且不同浓度染料木素和尼尔雌醇在增加上述指标水平上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染料木素对去卵巢大鼠海马神经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及前C(Pre C)区基因的变异情况,并且分析其发生频率、分布规律及其与临床病情的关系.方法 应用套式PCR扩增nt1660-1935的HBV DNA片段及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BCP区及Pre-C区基因的变异情况.结果 130例乙型肝炎患者标本中,BCP区nt1762/nt1764发生双突变者75例(57.69%),Pre-C区nt1896发生突变者20例(15.38%),并且这两种突变在重型肝炎组(75.00%)及肝硬化组(72.22%)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52.56%);此外,在BCP区及Pre-C/C区还发现了一些突变频率较高的其他突变位点(如nt1753,nt1766,nt1846,nt1899,nt1915),其中nt1753突变仅发生于有nt1762/1764双突变的患者,与重型肝炎及肝硬化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在BCP区有4处核苷酸突变共存者10例,其中重型肝炎组(12.50%)及肝硬化组(13.88%)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5.12%).结论 HBV BCP区nt1762/nt1764双突变和Pre-C区nt1896突变与肝炎的活动、重型化及肝硬化的发生有关;BCP区其他位点的突变共存对肝炎病情的进展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6.
新型复合型生物多孔支架生物安全性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自制的新型复合型生物多孔支架进行体内、体外生物安全性实验研究,为该材料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自制的新型复合型生物多孔支架为实验组进行以下实验:①采用培养的L929系小鼠成纤维细胞株,以聚乙烯浸提液为阴性对照组,0.64%苯酚溶液为阳性对照组采用细胞观察法与MMT法进行细胞毒性实验.②3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组,聚氯乙烯作为阳性对照组进行全身急性毒性实验.③聚乙烯作为阴性对照组,聚氯乙烯为阳性对照组,分别加入抗凝兔血后计算溶血率.结果 细胞毒性试验表明新型复合型生物多孔支架组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全身急性毒性实验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的各指标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支架材料的溶血率为3.199%.结论 课题组自制的新型复合型生物多孔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种比较好的骨组织产品.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经蝶人路切除垂体腺瘤术中严重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经蝶切除垂体腺瘤327例临床资料,就其中7例发生严重出血的病人结合相关文献进行了讨论.结果 本组经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共327例,7例(2.14%)发生术中严重出血,2例(0.61%)死亡.7例中2例为鞍隔上型出血,5例为鞍隔下型出血.7例中2例行手术治疗,1 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1例行经蝶窦血肿清除术.结论 经蝶人路切除垂体腺瘤术中严重出血主要原因有颈内动脉出血、静脉窦出血和肿瘤实质出血;处理应对可能出血的垂体腺瘤术前充分评估,术中准确判断并保证鞍隔的完整性,如有出血沉稳对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动态各脉压(PP)与冠脉病变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252例入选病例均行冠脉造影术,并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狭窄组(n=180)和非冠脉狭窄组(n=72);根据患者既往有无高血压病(EH)史分为EH组(n=164)和非EH组(n=88).所有患者均于术后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冠脉病变的狭窄程度用病变的血管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结果 EH组较非EH组冠心病(CHD)患病率明显增高(81.1% vs 53.4%,P=0.000);EH组双支、三支冠脉病变患病率均显著高于非EH组(28.7%vs 5.7%,P=0.000;29.3%vs 9.1%,P=0.000);冠脉狭窄组动态各收缩压(SBP)、PP均显著高于冠脉正常组(P<0.05),并且各动态PP随冠脉血管狭窄支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4h动态PP、白日动态PP、夜间动态PP、年龄均与CHD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密切.且夜间动态PP较其他因素与CHD冠脉狭窄程度关系更密切.结论 动态各PP均是CHD冠脉狭窄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夜间动态PP的预测价值更佳.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太原市某社团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中文版)(MMSE)对太原市城区某社团整群抽样的62例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认知功能评定,通过对老年人的一般情况、卡氏16种人格因素(16PF)、听力情况及神经行为功能进行测定.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及Pearson相关等统计分析.结果 MMSE得分是因变量,年龄等人口学特征、听力、16PF、神经行为功能测试结果等都是自变量.单因素分析显示,按是否常参加社区或单位活动、聪慧性、怀疑性及幻想性的高低进行区组比较MMSE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516,3.632,4.194,6.254,均P<0.05).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有:常参加社区或社会活动与聪慧性(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702与0.318).在相关性分析中MMSE得分与视觉选择反应时正确次数、红灯正确次数及绿灯正确次数均有相关(r分别为O.024,0.011,0.013,均P<0.05).结论 常参加社区或单位活动与16PF中的聪慧性高分是保持较高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因素,神经行为功能测试中的视觉选择反应时正确次数、红灯正确次数及绿灯正确次数与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极小.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骨髓移植后供体骨髓来源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stem cells,BMDSCs)是否能够在受体肠上皮分化为具有正常超微结构和功能的肠上皮细胞.方法 使用Percoll液分离GFP转基因小鼠骨髓有核细胞,经尾静脉移植后3个月取材.标本经戊二醛固定,饿酸后固定,常规电镜超薄切片.采用包埋后染色免疫电镜技术以GFP抗体识别供体细胞,5nm胶体金标记二抗识别一抗后,进行电镜染色和观察.结果 透射电镜下可见电子密度高的单个或成簇分布的球形胶体金颗粒散布于肠上皮细胞内,阴性对照组未见胶体金颗粒.阳性细胞主要为杯状细胞和吸收细胞,且阳性细胞同其他上皮细胞之间存在有细胞连接. 结论 通过免疫电镜技术证实,移植后的供体骨髓来源细胞可以在受体小肠组织中分化为具有正常功能的肠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