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5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人酸性铁蛋白放射免疫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2.
比较苦参的灵芝发酵液和苦参与灵芝发酵液的混合液体外抗乙肝病毒(HBV)的效果.用HBVDNA转染的2.2.15细胞作为模型,放射免疫法测定2种药物作用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 sAg和HBeAg量,计算其对HBsAg和HBeAg分泌的抑制率,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性.结果表明:剂量在12.5~200μg/mL的范围内,均能不同程度地减少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HBsAg和HBeAg量,发酵液细胞的毒作用不明显,而混合液具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结果显示发酵液具有一定的体外抗HBV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 研究不同提取路线提取的合欢皮皂苷对荷瘤小鼠的毒性影响。方法 取H22肝癌细胞腹腔内接种7 d的小鼠腹水,无菌条件下于小鼠的右腋下接种制备小鼠实体瘤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3条不同路线提取的皂苷组(分别记为组分1、组分2、组分3,5 mg·kg-1·d-1)。连续观察10 d,记录小鼠体重、饮食变化、小鼠存活率,并计算其器官指数。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皂苷组的小鼠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毒性表现,体重和饮食量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组分1、组分2、组分3的存活率分别为75%,50%,62.5%;组分1对各器官指数无明显差异,组分2明显增加小鼠的肝、脑器官指数,组分3的皂苷明显增加小鼠的脑器官指数。结论 3条不同路线提取的皂苷对荷瘤小鼠毒性不同,以组分2毒性最大。  相似文献   
74.
目的通过培养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1)及建立鸡胚尿囊膜模型(CAM)观察重组人血管抑素(rhAS)的生物学活性。方法将不同浓度的rhAS加入含HMEC-1的培养瓶中,培养48h后,用MTT法检测其对细胞的抑制率;用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测定检测rhAS诱导HMEC-1凋亡的作用;用CAM模型检测rhAS对血管的抑制作用。结果 rhAS在体外可显著抑制HMEC-1细胞的增殖;在体内则可明显抑制CAM上血管的生成。通过AchE活性测定,发现rhAS既可抑制HMEC-1细胞的增殖,也可诱导HMEC-1细胞凋亡,其作用的不同与rhAS剂量相关。结论 rhAS是一个较有前景的抗肿瘤血管药物。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耐阿霉素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ADM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探讨其靶点蛋白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光学显微镜观察观察白藜芦醇对MCF-7/ADM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白藜芦醇对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法、亲和甄别磁珠法鉴定白藜芦醇的靶点蛋白质。结果白藜芦醇作用MCF-7/ADM 72 h之后,细胞增殖大量下降并且呈剂量依赖关系,而对正常肝细胞毒性很小。白藜芦醇可导致MCF-7/ADM细胞阻滞于G0/G1期。Cdk2、myosin和actin蛋白可能是白藜芦醇的靶点蛋白质之一。结论白藜芦醇可能是1种新发现的Cdk2的抑制剂,同时通过作用于细胞的骨架结构蛋白质来干扰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使细胞周期延长从而导致MCF-7/ADM的增殖受到抑制。提示白藜芦醇是1种活性强、低毒的抗癌化学前体分子。  相似文献   
76.
目的通过比较野生型和耐药型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中阿霉素(ADM)结合蛋白的差异,探讨耐药型MCF-7的多药耐药机制。方法酯化脱水法制备生物素化ADM,HPLC纯化,MS分析确证。以ADM耐药指数≥200的MCF-7细胞(MCF-7/ADM)和野生型MCF-7细胞(MCF-7/W)为研究材料,采用链亲和素-亲和甄别磁珠法从两种细胞全蛋白中分离出与ADM结合的蛋白。经SDS-PAGE,肽质谱指纹图谱(MALDI_TOF_MS)分析ADM结合蛋白的种类。细胞迁移实验比较MCF-7/W和MCF-7/ADM细胞的运动能力。结果生物素化ADM、ADM对MCF-7/W的IC50分别为0.796μmol.L-1和0.547μmol.L-1。分别从MCF-7/W和MCF-7/ADM中采用亲和甄别磁珠法获得ADM结合蛋白20种及17种,SDS-PAGE分析两者有一条差异条带,序列分析共同蛋白为myosin,beta-actin,alpha-actin,keratin。MCF-7/W和MCF-7/ADM细胞在培养72h后,前者的迁移速度较快。结论除了因方法学灵敏度限制未能解析的结合蛋白外,MCF-7细胞内的主要ADM结合蛋白是细胞骨架蛋白和参与细胞运动的蛋白。ADM与MCF-7细胞中的骨架蛋白结合后,对细胞的迁移运动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7.
作者利用人心肌125I-酸性铁蛋白(125I-AIF)对129例肝癌进行双盲法检则,125I-AIF阳性率83.7%;AFP阴性的肝癌34例,125I-AIF阳性率85.3%;AFP低含量的肝癌26例,125I-AIF阳性率76.9%。125I-AIF阳性的肝癌经手术切除后,125I-AIF转阴,提示125I-AIF对肝癌的诊断及疗效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8.
目的通过定点突变,提高融合蛋白HSA-hGCSF的生物活性。方法结构模拟显示,对hG-CSF中5个氨基酸残基加以突变可以提高其生物活性。通过限制性酶切方法将该突变基因与HSA基因的3′连接,融合基因插入到毕赤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中,置于启动子AOX1之后,重组质粒pPIC9K-HSA-hG-CSFm经SalⅠ线性化,电击转化毕赤酵母GS115,摇瓶中进行分泌表达。用MTT比色法测定发酵液上清中融合蛋白的hG-CSF活性。结果PCR鉴定得到约为2300bp的融合基因,测序结果正确。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达的融合蛋白HSA-hGCSFm,表明该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5000,且具有HSA的抗原性,生物活性为1.5×106IU/mL。结论分子设计实现了突变体融合蛋白生物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9.
盐酸克伦特罗的高灵敏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技术建立高灵敏的盐酸克伦特罗(CBL)间接竞争免疫分析法(CBL-TRFIA)。方法以CBL-BSA为免疫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CBL抗体;CBL与卵清蛋白的联结物(CBL-OVA)包被96孔板为固相抗原,与游离CBL共同竞争有限的抗CBL抗体;用稀土离子Eu3+标记的羊抗兔抗体进行示踪。结果该方法的灵敏度为0.01μg/L,测量范围为0.01~25μg/L,平均回收率为99.7%,RSD3.9%,与盐酸异丙肾上腺素的交叉反应率为0.01%,与沙丁胺醇、盐酸肾上腺素、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无交叉反应。8条不同时间进行的CBL-TRFIA的效应点值ED80、ED50、ED20分别为(0.07±0.01)μg/L(、1.47±0.11)μg/L和(23.6±0.56)μg/L。尿样经TRFIA和ELISA试剂盒同时检测CBL,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932,结果相符。结论CBL-TRFIA分析方法稳定性好,可测范围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0.
Angiostatin作用靶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血管抑素对血管内皮细胞作用的靶点。方法以99Tcm-重组人血管抑素、FITC-重组人血管抑素和FITC-重组人血管抑素抗体为示踪分子,进行小鼠S180肿瘤模型显像、Matrigel血管模型放射自显影和HMEC-1细胞的流式细胞术。采用亲和甑别技术对重组人血管抑素结合分子实施了分离,MS测序,并与蛋白质数据库进行了比较。结果99Tcm-重组人血管抑素可聚集在S180肿瘤部份,其特异地识别部位为新生血管。流式细胞术提示HMEC-1细胞表面存在重组人血管抑素的结合位点,亲和甑别发现3种结合蛋白,其中预测分子tubulin是重要的肿瘤药物靶点。结论血管抑素的作用靶点是特异靶向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且其作用可能是多因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