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4篇
药学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快速准确鉴定病原菌是协助医生早期做出正确诊断的重要依据,在指导治疗以及有效控制感染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常规细菌学检查、免疫学技术、分析化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方面概述近年来病原菌鉴定分型方法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62.
[目的]为了解龙岩市O157大肠杆菌人的感染、食品污染以及动物和媒介昆虫带菌情况.[方法]1999~2005年采集腹泻病人粪便、动物粪便以及各类食品、苍蝇、养殖场污水等标本,mEC增菌后用SMAC进行分离,纯化菌株经生化鉴定、血清分型、毒力及特征基因检测等.[结果]共检测2212份标本,检出O157大肠杆菌29株,阳性率为1.31%.其中猪粪为3.42%,牛粪为2.62%,牛肉为2.33%,鸡肉为2.06%,养殖场污水为2.27%.其余标本均未检出目的菌.O157:H718株,O157:NM 6株,O157:H?5株.对12株O157:H7,进行了rfbO157和fliCH7基因的测定,结果rfbO157均为阳性,而fliCH7均为阴性.对18株(O157:H7 14株、O157:NM 3株、O157:H?1株),进行了SIT2、SLT1、eaeA、hly4种毒力基因检测,结果仅2株O157:H7 eaeA hly阳性,1株O157:H7 hly阳性,其余菌株均为阴性.检出菌株对环丙沙星、氟嗪酸、丁胺卡那、庆大霉素敏感.检出ESBLs 2株.[结论]我市畜、禽中存在O157大肠杆菌,未检出含有SLT2、SLT1毒素的菌株,未发现O157大肠杆菌病例和食物中毒患者,应加强宿主动物O157大肠杆菌监测.  相似文献   
63.
本文报道了98年12月,我们采用快速抗原检测方法和Vidas-酶联免疫荧光方法等方法,从进口的冷冻海鱼中分离检出一株O157∶H7大肠杆菌。该菌株与许多资料报道的O157∶H7大肠杆菌存在明显不同之处,其快速发酵山梨醇、发酵鼠李糖,不发酵棉子糖、卫茅醇,MUG试验阳性。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检验工作中应结合血清学等多种检测方法综合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64.
2002年10月间,福建省闽西1所乡级中学发生了1起伤寒水传暴发流行,1400名师生发病115例,罹患率为8.2%.为了查明发病原因,尽快控制疫情,省市县卫生防疫工作队应急前往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11月上旬后流行停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5.
目前,测定大肠杆菌肠毒素的方法有多种,但兔肠结扎法是国内外常用的方法。我们对兔肠结扎测定大肠杆菌肠毒素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6.
67.
福建省O157大肠杆菌初查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1997年4-7月在莆田、福州、霞莆等地区抽抽查部分人群及家养畜禽粪便等,首次在猪、鸭、羊、鸡、鸽等5种动物中检出3种不同类型的O157大肠杆菌,其中O157:H7与O157:NM各8株,O157:H?5株,同时在1位腹泻患儿中分离到此菌。本文不这些O157分离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形态、生化,致病性以及药物敏感性等进行了实验,发现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O157大肠杆菌都可致使小鼠发病死亡。在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8.
产肠毒素细菌是引起人类急性腹泻的重要病原菌,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1-3]。  相似文献   
69.
目的 了解福州市家畜中O157:H7大肠杆菌的带菌情况,为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本市家畜中的牛、猪粪便标本,直接划种于SMAC培养基,经血清学试验、生化试验鉴定确诊的菌株做志贺样毒素测定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 首次在福州地区195头牛和245头猪中各检出2株O157:H7大肠杆菌。结论 本市牛、猪等家畜中存在O157:H7大肠杆菌,要 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70.
福建省O157大肠杆菌的rfb及fliC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福建省分离的O15 7大肠杆菌的O抗原编码基因 (rfb基因 )及H抗原编码基因 (fliC基因 )进行研究分析 ,以明了福建省O15 7大肠杆菌的抗原特征。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 ,以O15 7抗原编码基因 (rfbO157基因 )、H7抗原编码基因 (fliCH7基因 )为靶基因进行检测。将rfbO157基因PCR扩增产物进行DNA测序 ,使用NCBIgenBank进行DNA序列相似性比较。结果 rfbO157基因PCR扩增产物经DNA测序 ,片段序列与O15 7∶H7大肠杆菌国际参考株EDL933完全一致。福建省分离的 80株O15 7大肠杆菌的rfbO157基因均为阳性。fliCH7基因仅 6 2 5 % (5 / 80 )阳性。结论 福建省分离的O15 7大肠杆菌少部分 (6 2 5 % )为O15 7∶H7,并携带毒力基因 ;大部分为O15 7非H7,且未检测到毒力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