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补元润通汤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68例老年性便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通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补元润通汤治疗,记录治疗有效率以及大便间隔时间缩短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达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P<0.05);治疗组大便间隔缩短时间为(2.3±1.4)d,对照组为(1.3±0.5)d,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性便秘,实施补元润通汤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郭素芬 《光明中医》2016,(3):454-455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养阴方治疗气阴两虚型心悸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双盲法将72例气阴两虚型心悸病患者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则行自拟益气养阴方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P0.05)。2组治疗后心悸[(0.56±0.41)VS(1.22±0.48)]分、胸闷[(0.54±0.37)VS(1.13±0.52)]分、气短[(0.55±0.39)VS(1.10±0.51)]分、乏力[(0.61±0.40)VS(1.15±0.56)]分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自拟益气养阴方治疗气阴两虚型心悸病安全可靠,能明显改善心悸症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们采用脑组织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VAD)患者38例,效果较好。资料与方法:本文均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制定的VAD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病程3个月至4年,平均2.5年;痴呆程度按长谷川简易智力量表进行检测评估。将74例患者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甘薯糖蛋白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脂和一氧化氮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将40只新西兰雄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饲以普通饲料)、高脂组(饲以普通饲料 胆固醇)、低剂量甘薯糖蛋白组(饲以普通饲料 胆固醇 糖蛋白0.06g/kg.d)和高剂量甘薯糖蛋白组(饲以普通饲料 胆固醇 糖蛋白0.1g/kg.d).在实验开始时和12周时分别检测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血清中一氧化氮含量.第12周末处死动物,行主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实验前各组血清检测指标无明显差异.实验12周,高脂组、低剂量甘薯糖蛋白组和高剂量甘薯糖蛋白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一氧化氮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但低剂量甘薯糖蛋白组和高剂量甘薯糖蛋白组的上述指标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外,其它的都明显低于高脂组(p<0.01);同时低剂量甘薯糖蛋白组和高剂量甘薯糖蛋白组动物主动脉斑块面积明显小于高脂组(p<0.05或p<0.01).结论:甘薯糖蛋白对动脉粥样硬化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可能与其降血脂及减少一氧化氮生成有关,并且这种作用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髓坏死(BMN)的形态学和临床特征。方法对23例BMN的组织、细胞和超微结构形态学进行观察,分析临床过程及转归。结果BMN的原发病21例为恶性疾病,1例严重感染合并DIC,1例为血管炎。骨髓活组织检查显示坏死区呈大片无结构的嗜酸性的物质,可伴有网硬蛋白和胶原纤维增生;骨髓涂片中细胞结构模糊不清,核固缩,坏死的细胞周边散在形状不一的嗜酸性物质;外周血可见幼粒、幼红细胞。结论BMN的发生多与恶性肿瘤和血液恶性疾病有关,持续剧烈骨痛和发热是临床主要症状,可疑的病例应该早期进行骨髓检查。  相似文献   
16.
王羽  孙平  郭素芬 《医学综述》2009,15(12):1784-178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属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家族成员,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淋巴管生成因子,通过与其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结合后,主要参与肿瘤的淋巴管生成和区域淋巴结转移。VEGFR-3是VEGF-C在淋巴管内皮细胞上较特异的受体,对淋巴管生成发挥重要作用。胚胎时期表达于小静脉及淋巴管,成年后,仅限制表达于淋巴管内皮细胞,可作为成人淋巴管内皮细胞的标志物。本文将对VEGF-C、VEGFR-3的结构、功能及在食管癌淋巴转移中的作用及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肥大细胞分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同区域的分布情况.方法:将42例经尸检后获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标本和10例尸检正常冠状动脉标本进行抗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在正常内膜、斑块帽区、核心区、肩区肥大细胞密度(细胞数/视野)分别为(1.2±1.7)、(2.6±2.1)、(3.1±2.4)、(7.2±3.9),斑块肩区肥大细胞密度明显高于其它部位.结论:肥大细胞参与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并通过释放类胰蛋白酶影响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细胞形态学、遗传学和基因突变等实验室特征。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7年5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2016诊断标准的5例CN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其临床表现、实验室特点、治疗方法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例CNL患者发病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明显增高,平均81.26×10^-9/L[(29~217)×10^-9/L];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表现为成熟中性粒细胞比例持续增多(0.80~0.85),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增高(144~266);骨髓细胞形态表现为粒系增生为主,未见明显发育异常表现;基因检测显示,5例患者中CSF3R T618I突变3例;单独存在JAK2 V617F突变2例;骨髓活检网状纤维染色显示,单独存在JAK2 V617F突变的患者纤维化程度较存在CSF3R T618I突变的患者高[骨髓纤维化(MF)≥2和MF〈2]。结论CNL是一种少见类型的慢性白血病,CSF3R T618I突变是诊断CNL的特异性分子诊断指标;单独存在JAK2 V617F突变与骨髓纤维化表现可能具有一定相关性,仍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除新生儿外,健康人血液中无有核红细胞及幼粒细胞,但在病理状态下可出现[1]。现将361例骨髓象检查同时做外周血涂片检查,外周血涂片检出幼粒、幼红细胞结果作一分析。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4年1月至9月门诊或住院诊断血液病的患者,男性197例,女性164例,年龄8~82岁,中位年龄为45岁。入选病例均未接受治疗,最终经临床结合相关检查予以确诊。1.2标本采集及计数:所有入选对象均做骨髓检查,同时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