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PBL教学模式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医学的发展对医学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BL教学模式作为现代教育理念引入了病理学实验教学。随机选择我校2005级临床专业5个班学生为实验组,其余班级为对照组,以临床病例讨论课为载体,开展PBL教学,发出并收回调查问卷114份。结果显示:PBL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提升,教学效果明显。PBL教学模式对病理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2.
survivin、p53和bcl-2蛋白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survivin、p53和bcl-2蛋白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凋亡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2例NHL和17例良性淋巴结病变中细胞凋亡和survivin、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40.2 %(33/82)NHL表达 survivin,在BCL、TCL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6.5 %、33.3 %,而仅在11.8 %(2/17)良性淋巴结病变中弱阳性表达,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NHL的免疫表型无关(P>0.1)。NHL中survivin的表达与突变型p53蛋白积聚(P<0.05)和肿瘤细胞凋亡的下降相关(P<0.001),但与bcl-2蛋白表达无关(P>0.1),且阳性表达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短于无表达患者(P<0.05)。结论 survivin基因可能通过其凋亡抑制功能在NHL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且其与突变型p53蛋白的积聚显著相关,但与bcl-2蛋白表达无关;并可能是NHL的一个新的预后不良因子。  相似文献   
63.
连接蛋白43在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43在皮肤B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9-P法)和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18例BCC、20例SCC中C×43、C×43mRNA的表达。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采集、分析图像,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C×43、C×43mRNA在BCC中呈阳性或弱阳性表达,在SCC中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两者在BCC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SCC(“p〈0.01”)。结论C×43基因及其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与BCC生长缓慢及极少转移的生物学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64.
右位心伴完全性大血管错位1例尸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尸检 体表检查:新生儿尸体(生后30min死亡),男性,身长38cm。脐带已结扎,嘴唇、甲床明显发组。余无异常发现。胸腹腔检查:打开胸腔见心脏位于右侧胸腔内,心尖朝向左方。左侧胸腔内未见心脏,相应位置被脾脏、肝脏左叶和部分大网膜充填。探查左侧隔肌有一裂孔,直径约3.3。m,肝左叶、脾脏等可经裂孔处返纳入腹腔,右侧隔肌正常。双肺各自位于胸腔背侧上部。食道沿纵隔左侧下行与胃相连,胃呈垂直状态位于左侧胸腔内,小弯侧见胰腺。打开腹腔见肝脏几乎呈垂直状态,左叶置上方经裂孔疝入左胸腔,右叶置下方留于腹腔内。所见大、小肠…  相似文献   
65.
 目的 研究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与bcl 2蛋白的表达及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方法分别检测 16例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中bcl 2、LMP 1蛋白及EB病毒编码的E BER1/2表达水平。结果 bcl 2蛋白阳性表达 13例 (81.3% ) ,均为高表达 ,其中 7例低度恶性MALT型淋巴瘤均为阳性。EB病毒编码的EBER1/2及LMP 1均为阴性。结论 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特别是低度恶性MALT型B细胞淋巴瘤 ,与bcl 2蛋白的高表达密切相关 ,而与EB病毒的感染似乎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66.
影像实验研究中兔VX_2肝癌模型制作的完善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一步完善兔VX2肝癌模型的制作使之更适合影像实验研究,同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选新西兰大白兔90只作为实验动物,兔VX2瘤株动物自身传代保存瘤肿,采用瘤块注射种植法接种于兔肝左叶。将接种动物随机分为A组(30只)、B组(30只)和C组(30只),分别于接种后7天、14天、21天行CT、DSA及病理学观察。结果:种植成功率分别为A组7%(2/30)、B组94%(28/30)、C组87%(26/30)。CT扫描较小肿瘤大部分表现稍低密度,强化明显;较大肿瘤密度不均匀,强化不明显。DSA检查成功率91%(51/56),均可见肿瘤染色。结论:兔VX2肝癌模型是较理想的影像实验研究肝癌模型,瘤块注射种植法操作简单,较经济,接种后14天的肿瘤较典型。  相似文献   
67.
中线T细胞淋巴瘤与EB病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EB病毒在中线T细胞淋巴瘤中的感染情况,作者对遵义地区46例中线T细胞淋巴瘤进行EBV检测,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EBV特征性的DNA序列(EBVDNA),用RNA原位杂交法检测EBV编码的RNA(EBER1/2)。结果:EBVDNA阳性率为76.1%(35/46);EBER1/2阳性率为67.4%(31/46)。鼻腔、鼻咽、口咽T淋巴瘤EBER1/2阳性率分别为88.9%(16/18)、71.4%(5/7)、47.6%(10/21)。在多形细胞性淋巴瘤中,中多形和大多形细胞性EBER1/2阳性率为80.0%(16/20),小多形细胞性为73.3%(11/15)。结果表明EBV感染与中线T淋巴瘤关系密切,它在该肿瘤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中线T淋巴瘤的EBV感染率与解剖学部位有关,多形细胞性淋巴瘤EBV感染率较高,特别是中多形和大多形细胞性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与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的相关性及其可能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对 133例NHL和 2 5例良性淋巴组织病变 (BLPC)进行p5 3、bcl 6及HCVTORDJI 2 2蛋白的检测 ,对其中 5 8例NHL和全部BLPC进行HCVRNA的原位RT PCR检测。结果 :NHL中HCV感染阳性率 12 8% (17 133) ,BLPC中HCV感染阴性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NHL中p5 3阳性 71例 (5 3 4 % ) ,bcl 6阳性 5 2例 (39 1% ) ;BLPC中p5 3为阴性 ,bcl 6阳性 10例(40 0 % )。 17例HCV阳性NHL中p5 3阳性 13例 ,P <0 0 5 ,bcl 6阳性 8例。结论 :1)HCV感染与NHL之间有关 ;2 )HCV可能通过调控p5 3的表达而与NHL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3)NHL中HCV的感染和bcl 6的表达可能是两个独立的事件  相似文献   
69.
EBER1/2、LMP-1在NK/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NK /T细胞淋巴瘤与EB病毒 (EBV )的关系。方法 收集 2 6例NK /T细胞淋巴瘤 (淋巴结内 10例 ,淋巴结外 16例 )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确定瘤细胞本质 ,用原位杂交法检测EBV编码的RNA (EBER 1/2 )。结果 ①在 2 6例NK /T细胞淋巴瘤中 ,EBER1/2检出率为 46 .2 % (12 /2 6 ) ,其中淋巴结内检出率为 10 .0 % (1/10 ) ,淋巴结外检出率为 6 8.8% (11/16 ) ,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②在淋巴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中 ,EBER 1/2在鼻腔检出率为 90 .0 % (9/10 ) ,其它部位为 33 .3 % (2 /6 )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③EB病毒潜伏膜蛋白 (LMP 1)在EBER1/2阳性病例中的检出率为16 .7% (2 /12 )。结论 EBV在NK /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中有一定作用 ,并具有部位依赖性的特点 ;EBV在NK /T细胞淋巴瘤中的潜伏感染模式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70.
大无裂样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新近认识的来源于T细胞的恶性淋巴瘤,它的细胞学特征酷似B大无裂细胞淋巴瘤,故极易误诊为B大无裂细胞淋巴瘤。目前,此型T细胞淋巴瘤报道很少。现报道2例,并讨论其诊断与鉴别诊断。1材料和方法11材料从我院附属医院病理科外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