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61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目的】观察荔枝核有效部位群(SLEC)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PF级大鼠,雌雄各半,采用高脂饲料加高脂乳液灌胃8周复制NAFLD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大鼠根据体质量和血糖值随机分为模型组、SLEC低剂量组(剂量为0.74 g·kg-1·d-1)、SLEC高剂量组(剂量为1.48 g·kg-1·d-1)和二甲双胍组(剂量为100 mg·kg-1·d-1),每组8只,雌雄各半,并设正常组为对照。给药4周后,腹主动脉采血、取肝组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空腹血糖(FBG);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游离脂肪酸(NEFA)、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胰岛素(Ins)含量,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采用甘油磷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偶联(GPO-PAP)法、胆固醇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偶联(COD-PAP)法、水溶性四氮唑(WST-1)法、硫代巴比妥酸(TBA)法分别检测肝组织TG、CHO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大鼠肝组织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m 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SLEC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NAFLD大鼠血清TG、LDL-C、NEFA和肝脂质含量,提高大鼠血清SOD含量,明显改善大鼠HOMA-IR、提高ISI,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LEC高剂量组改善肝细胞脂质沉积作用明显。与模型组比较,SLEC高、低剂量均能显著降低大鼠肝组织SREBP-1c m RNA及蛋白表达(P0.05)。【结论】SLEC对NAFLD大鼠肝细胞脂质沉积的病理状况具有明显改善作用,作用机制与调节脂质代谢、降低NEFA水平,改善IR、抗氧化应激和下调SREBP-1c基因与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荔枝核皂苷改善高脂血症-脂肪肝大鼠胰岛素抵抗(IR)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血症-脂肪肝建立大鼠IR模型,观察荔枝核皂苷、罗格列酮、格列齐特对模型大鼠给药2h后空腹血清血糖(FS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肿瘤坏死因子(TNF) -α、胰岛素含量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荔枝核皂苷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FSG、TC、TG、胰岛素含量及TNF -α浓度(P<0. 05或P<0 .01) ,并能显著提高HDL -C含量(P<0 .05)及ISI(P<0 .05) ,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结论:荔枝核皂苷能调整高脂血症-脂肪肝所致的糖脂代谢障碍,改善模型大鼠高脂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及拮抗其IR ,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63.
目的 研究荔枝核皂苷对地塞米松 (DX)致胰岛素抵抗 (insulinresistance,IR)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 采用DX诱导IR大鼠模型 ,观察荔枝核皂苷和罗格列酮对病鼠空腹血糖 (FBG)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后 2h血糖 (2hBG)以及给药后 2h空腹血清血糖 (FSG)、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LDL -C)、丙二醛 (MDA) ,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荔枝核皂苷改善DX致IR模型大鼠的IGT ,降低OGTT后 2h期BG和FSG(P <0 .0 5 ) ;并能显著降低病鼠TC、TG、LDL -C含量 (P <0 .0 5 - 0 .0 1) ,显著提高HDL -C含量 (P <0 .0 5 ) ;抑制AST、ALT活性 (P <0 .0 5 ) ,降低AST/ALT ;加强SOD活性和降低MDA的含量 (P <0 .0 1) ,增强抗氧化能力。结论 荔枝核皂苷对DX致IR大鼠有降血糖、调血脂改善肝功能等的作用 ,显示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对α-异硫氰酸萘酯(ANIT)诱导肝内胆汁淤积模型大鼠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灌服ANIT法建立肝内胆汁淤积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白花蛇舌草组、熊去氧胆酸阳性对照组。连续给药5 d后,测定大鼠胆管胆汁排泄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汁酸(TBA)、胆红素(T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其胆盐输出泵(BSE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表达等指标,研究白花蛇舌草对肝内胆汁淤积大鼠肝功能、胆汁酸排泄、炎症因子及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白花蛇舌草能显著促进胆汁排泄,降低大鼠血清中ALT、AST、TBA、TB、TNF-α、IL-1β水平(P0.01),诱导肝内BSEP、MRP2蛋白表达,改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结论:白花蛇舌草具有保护ANIT诱导肝内胆汁淤积模型大鼠肝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制雄百霜,用于治疗褥疮。方法:以藤黄为主药,制定雄百霜的制备工艺。挑选金黄膏作对照组,以Ⅰ-Ⅲ期的褥疮患者为试用对象,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对I、Ⅱ期的褥疮患者,雄百霜组与金黄膏组的疗效相近,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对Ⅲ期患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4%。结论:雄百霜是治疗褥疮的理想制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牛大力多糖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并观察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和抑制性卡巴蛋白-α(IκB-α)表达的变化。方法选用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LPS模型组,牛大力多糖低、中、高剂量组(10,100,1000 ng·m L~(-1)),加药孵育2 h后,再加入10μg·m L~(-1)LPS至培养板中继续培养10 h,ELISA法测定各组细胞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IκB-α蛋白以及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LPS模型组比较,牛大力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LPS诱导的3种炎性因子IL-1、IL-6、TNF-α的释放(P0.05,P0.01),提高IκB-α蛋白表达(P0.05,P0.01),降低NF-κB p65蛋白的表达(P0.05,P0.01),且牛大力多糖对上述指标的作用强度与剂量呈正相关,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牛大力多糖可通过增加IκB-α蛋白和抑制NF-κB p65蛋白的表达,从而降低炎症因子IL-1、IL-6、TNF-α的释放,起到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的胆汁淤积肝病大鼠的保肝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48 只SD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白花蛇舌草高、中、低剂量组(1、0.5、0.25 g·kg-1),熊去氧 胆酸组(100 mg·kg-1),每组8 只,均连续灌胃给予相应药物5 d。其中第3 天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采用 灌胃给予ANIT(65 mg·kg-1)制备ANIT 诱导胆汁淤积肝病大鼠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肝功指标谷丙转氨 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黄疸指数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及肝脏抗 氧化应激因子谷胱甘肽(GS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测定各组大鼠胆汁流量以及胆汁中TBIL 和TBA 的含量;采用HE 染色检测肝脏病理变化;Real-time PCR 法检测肝脏组织中胆汁酸合成、转运、排泄和重吸 收等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的ALT、AST、ALP、TBA、TBIL 水平显著增加,而胆汁流量和胆汁中TBA 和TBIL 的排泄则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胆 汁酸合成与转运的主要核受体(FXR、SHP)、胆汁酸顶腔侧膜转运体(BSEP、MRP2、MDR2)、胆汁酸合成 酶(CYP7A1、CYP8B1、CYP27A1)和胆汁酸重吸收转运体(NTCP、OATP1A1、OATP1A2)的mRNA 表达水平显 著降低,而胆汁酸基底侧膜转运体(MRP3、MRP4、OSTα、OSTβ)的mRNA 表达水平则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 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白花蛇舌草组大鼠血清的ALT、AST、ALP、TBA、TBIL 水 平显著降低(P<0.01),而大鼠胆汁流量和胆汁中TBA 和TBIL 的排泄量则显著升高(P<0.01);肝脏组织病理 损伤显著改善;胆汁酸核受体(FXR、SHP)、胆汁酸顶腔侧膜转运体(BSEP、MRP2、MDR2)和胆汁酸基底侧 膜转运体(MRP3、MRP4、OSTα、OSTβ)的mRNA 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而胆汁酸合成 酶(CYP7A1)和胆汁酸重吸收转运体(NTCP、OATP1A1)的mRNA 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 结论白花蛇舌草具有改善胆汁淤积肝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激活FXR-SHP 轴的表达,从而促进胆汁酸 外排,减少胆汁酸合成与重吸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8.
目的 建立脑通喷鼻微乳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C18 柱 (150 mm×4.6 mm,5 μm);以甲醇-1%醋酸(35: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3 nm;流速1.0 ml/min.结果 阿魏酸在浓度为7.6~76 μ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8.68%,RSD为1.33%.结论该法简便、快捷、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脑通喷鼻微乳中阿魏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评价3种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对氧氟沙星序贯疗法组(L1组)、左氧氟沙星静脉输注组(L2组)、舒巴坦/头孢哌酮静脉输注组(L3组)三种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无论是治愈率还是有效率,L1组的成本效果比均低于L2组和L3组.结论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疾病,L1组为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