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7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背景:脊髓损伤后可引起损伤平面以下骨量大量丢失,导致骨质疏松。 目的:观察比较脊髓损伤及失用性制动模型大鼠股骨远端骨密度及骨微观结构的改变。 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切除T10椎板,不损伤硬膜及脊髓;脊髓损伤组,切除T10椎板后行Allen's法造成脊髓损伤;制动组,以大鼠双侧腿-尾缝合造成双下肢制动。10 d后取一侧尺、桡骨及股骨行骨密度检测,另一侧股骨行显微CT扫描。 结果与结论:脊髓损伤组与制动组大鼠股骨远端骨密度、骨矿物质含量、骨体积分数表、骨小梁厚度、骨皮质面积及厚度、骨小梁数量均低于对照组(P < 0.05 ),骨小梁结构模型指数、骨表面积体积比、骨小梁分离度均高于对照组;脊髓损伤组上述指标较制动组变化程度更显著(P < 0.05)。3组尺、桡骨密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脊髓损伤及制动均可导致骨量丢失,在脊髓损伤早期损伤平面以下部位骨微观结构呈现骨质疏松明显改变,且程度比失用性因素严重。  相似文献   
92.
聚醚醚酮颈椎椎间融合器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在颈前路经椎间隙减压融合术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采用颈前路经椎间隙减压、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植入固定融合术治疗颈椎病及颈椎间盘突出症45例,术后定期随访颈椎X线片,观察手术椎节的稳定性、融合情况、椎间隙高度恢复以及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结果]随访6~12个月,手术节段稳定,椎间高度恢复满意,术后6个月绝大多数病例获得满意骨性融合。神经功能改善率45%~100%,平均84%。[结论]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弹性膜量小、x线透光等优点,有助于重建并维持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促进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93.
目的比较单纯髓核摘除术(lumber discectomy,LD)、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osterolateral lumbar fusion,PLF)和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较大或椎间盘突出伴有节段不稳的差异,进一步明确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08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腰椎椎间盘突出较大或椎间盘突出伴有节段不稳的患者102例。按手术方式分为3组,LD组37例,PLF组31例,PLIF组34例。比较各组手术前、后及随访时的椎间高度、椎间孔面积、腰椎生理曲度等影像学指标以及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等临床症状指标。同时,比较2个融合手术组的融合率。结果 PLIF组椎间高度及节段角度的恢复与维持明显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椎间孔面积手术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LIF组融合率高于PLF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IF组术后腰痛VAS评分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疼痛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访发现PLIF组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有逐渐优于其他组的趋势。结论与其他2种手术方式相比,PLIF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较大或椎间盘突出伴有节段不稳时能更好的恢复腰椎的生理曲度,维持腰椎的稳定性,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腰痛症状。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中晚期骨梗死患者X线及CT检查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7例骨梗死患者的X线及CT检查资料,比较所有患者的钙化或骨化形态、分布及邻近骨质的改变特点,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病变位于骨端6例、骨干1例;4例病灶区呈特征性的不规则地图状改变,小梁破坏、模糊;3例呈多发斑点状、条状钙化或骨化;所有患者骨皮质均未见破坏及受压、膨胀性改变。结论 X线及CT检查可根据骨梗死钙化或骨化形态特点及邻近骨质改变,对其作出较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95.
颈椎前路椎间撑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撑开器撑开高度与撑开力的关系,探讨用撑开扭力的变化值来判断颈椎前路手术合适椎间撑开高度方法的可行性。方法:新鲜尸体颈椎标本6具,用带扭力显示的撑开器测定椎间撑开高度与撑开扭力变化,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撑开扭力随撑开器撑开先平稳增加然后显著增加,依次切断不同结构后,撑开扭力值降低但变化相似,黄韧带切断后则不再表现扭力显著增加。结论:颈椎前路手术彻底减压后,撑开扭力显著增加为黄韧带紧张产生的阻力所致,根据扭力显著变化来确定合适的撑开高度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6.
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技术在腰椎后凸畸形矫正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单节段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技术在各种原因所致腰椎后凸畸形矫正中的效果。[方法]自1998年1月~2005年3月,治疗腰椎后凸畸形18例,其中强直性脊柱炎所致腰椎后凸畸形7例,腰椎陈旧性骨折所致后凸畸形7例,腰椎退变性后凸畸形4例,畸形角40~90°,平均57°。均采用经椎弓根椎体截骨矫形后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结果]15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6a,平均3a,矫正角30~45°,平均36°。矫正角丧失1~5°,平均3°。截骨融合率100%。无1例脊髓损伤,患者对手术效果均感满意。[结论]单节段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技术是治疗腰椎后凸畸形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7.
正肌萎缩型颈椎病(CSA)又称为"Keegan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单/双侧上肢肌肉萎缩(单侧为主),通常伴/不伴轻度的感觉异常及脊髓病变,是颈椎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生率较低~([1]),容易与运动神经元病、平山病、脊肌萎缩症等疾病混淆,造成漏诊、误诊。本院2015年8月收治1例远端型CSA患者,现将诊疗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8.
正Sobue等~([1])于1975年提出"节段性脊髓病变"理论,首次将以上肢肌肉萎缩为特征的颈椎病命名为肌萎缩型颈椎病(CSA)。CSA又称为"Keegan型颈椎病",以颈椎退变为基础,主要表现为节段性、非对称性、稳定性上肢肌肉萎缩,伴/不伴轻度的感觉异常及脊髓病变(表现为下肢症状及步态异常),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降低~([2])。CSA发生率较低,易发生漏诊、误诊,应引起临床医生足够的重  相似文献   
99.
背景:用锁定钉的最终固定依赖于钢板的放置,为避免螺钉锁入关节,要求在放入螺钉前反复确认骨折块的复位及钢板位置的放置,无疑增加了操作繁琐及螺钉进入关节的风险。 目的:观察新型带变向螺钉的解剖型掌侧锁定钢板DVRTM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方法:21例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AO分型A3型3例,B2型3例,B3型2例,C1型3例,C2型5例,C3型5例。受伤后0~12 d采用带变向螺钉的解剖型掌侧锁定钢板DVRTM治疗。 结果与结论:随访至24周时,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无软组织并发症,无螺钉移位及钢板断裂,影像学及功能评估满意。据此得出,对于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这种固定方式能提供解剖复位、固定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钉板之间能更灵活、弹性的搭配。  相似文献   
100.
前路减压不同撑开高度影响颈椎稳定性的生物力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颈椎单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后不同撑开高度对颈椎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48具小牛颈椎标本随机平均分为6组,其中1组作为对照组,5组作为实验组。实验组均行颈椎体次伞切除后用自行研制的颈前路可调式融合固定器分别撑开0、2、4、6、8mm,测量各组标本在受到轴向压缩、前屈、后伸、侧屈的不同载荷作用下的总体位移和应变变化。结果如果继续增加撑开高度,颈椎稳定件并不随之增加。结论:稳定性。撑开高度为4、6mm时颈椎的总体位移和应变明显下降,单椎体次全切除后撑开高度为4~6mm可获得较好的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