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33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09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51.
通过对中药毒性发生的因素进行分析,探究中药毒性与体质的关系,为防范中药毒性的发生提供新思路。归纳中药毒性发生的原因,并分析发生于中药毒性背后的体质与其的关系,同时也要考虑以下方面,(1)使用中药的主要原因是疾病,是人的病理状态,病理状态对相应中药的需求可能会多,而中医治病历来有"有病病受之,无病人受之",这也是药证对应的重要体现,正常动物怎样反应病理状态下的毒性;(2)病理状态的人、特别是病程较长时,其肝肾功能可能已有异常,如何区分因肝肾功能低下时中药毒性发生的原因;(3)长期的疾病状态也会导致机体肠道菌群的紊乱,肠道菌群与中药的相互作用而受到的影响如何在中药毒性发生中体现;(4)情绪及心理因素虽在中药毒性发生中所占比重小,但也有影响,疗效与预期相关,毒性与背景也有关;(5)人与动物虽然有高度相似性,但还是有种属的差异(如巴豆又称肥鼠子),人的临床毒性如何与动物的研究毒性相统一。目前中药毒性更多关注的是中药本身的因素(品种、质量、炮制等)、中药应用的因素(配伍、药证对应、剂量、疗程等),但这是中药毒性产生的外因;机体的生理状况、病理状态、肠道菌群、情绪及心理因素等是内因。机体体质因素则是中药毒性产生的内因,外因要通过内因发挥作用。同时人与动物存在本质的差异,动物的毒理实验仅供临床做参考。通过剖析中药毒性发生与机体体质因素相关理念,相应地推动中药毒性作用的现代研究,也完善传统中药毒性理论,为中药在临床的安全、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当然还应加强病理状态下动物模型的研究来推进中药毒性研究,从而加深人们对中药毒性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352.
子宫发育不良即幼稚子宫,主要是指女子青春期以后甚至进入到生育期子宫体积明显比正常小的一种病理状态。是妇科常见疾病,多因发育过程相关激素低下导致,主要表现为经迟、月经稀少、痛经、甚至发展为闭经,婚后常表现为不孕等。本文基于子宫发育不良的中医、西医临床病证特点,总结归纳目前现有的子宫发育不良的动物模型。根据子宫发育不良的病因病机、中西医诊断标准,分析动物模型的优缺点及模型与子宫发育不良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吻合情况,提出相应动物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及现有子宫发育不良动物模型的完善思路及改进方法。而目前子宫发育不良建模方法不多,现子宫发育不良模型为病理性模型,以西医指标为主。已有模型从一些方面反映了子宫发育不良的临床情况,但缺少子宫发育不良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缺少体现中医病因的动物模型。通过与现有的单因素动物模型相结合,建立与临床病证相结合的、更接近人类子宫发育不良典型症状的复合动物模型,复制出能更加吻合临床病证特点的动物模型。同时完善子宫发育不良动物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具有中医证型的子宫发育不良病证结合模型是未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353.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SP1诱骗性寡核苷酸(decoy ODNs)转染的猪血管内皮细胞对人血清补体介导的异种细胞毒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的永生化猪血管内皮细胞系细胞株SV-40-PED分为3组.转染组:SV-40-PED转染了SP1 decoy ODNs;错配组:SV-40-PED转染了错配的decoy ODNs;空转染组:SV-40-PED仅用转染试剂oligofectamine作用.转染后26 h,采用细胞爬片免疫荧光技术、蛋白印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乳酸脱氢酶释放试验进行检测,分别观察各组SV-40-PED胞膜α-半乳糖残基(α-Gal)、蛋白质和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α1,3-GT)mRNA等表达的变化,以及转染了SP1 decoy ODNs的SV-40-PED对人血清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的影响.结果 转染组SV-40-PED胞膜α-Gal的荧光表达明显减弱,部分胞膜可见点状荧光缺损,而空转染组和错配组仍可见明亮的绿色荧光.转染组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相对吸光度(A值)仅为未转染组的52.6%.转染组α1,3-GT基因异构体1和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2±0.20和0.27±0.12,空转染组分别为0.72±0.17和0.50±0.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错配组与空转染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积分数为20%和40%的人血清对空转染组和错配组SV-40-PED均有不同程度的杀伤,而对转染组SV-40-PED的杀伤明显减弱(P<0.05).结论 经SP1 decoy ODNs转染的猪血管内皮细胞可以抑制人血清补体介导的异种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354.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 CTGF) in 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 of HK-2 cells in vitro.Methods HK-2 cell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1) control group including cells cultured in DMEM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10% fetal bovine serum only; and (2) experimental group including cells cultured in DMEM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10% fetal bovine serum and recombinant CTGF at a final concentration of 5 p-g/L The cells were collected at 72 h time points.Direct immunoiluorescence staining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E-cadherin,Vimentin,α-SMA and ERK2 in cells.Western-blotting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cadherin,Vimentin and ERK2 protein expression.Boyden Chamber was used to detect the migration of tubular endothelium at 1 d,3 d and S d.Results There were less E-cadherin but more Vimentin expressed in cell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presence of α-SMA was detected at 48 h with peak at 72 h in the cell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On the first day,the cellular migration in the two groups showed no difference.However,after 3 days,the transformed cells migrated surpasse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peak at the 5th day [ (45.0±1.1) : (14.0±1.2),P < 0.05 ) ].Conclusion 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induces 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 of HK-2 cells,in which the ERK2 signaling pathway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相似文献   
355.
目的 FTY720和40-氧-(2-羟乙基)-雷帕霉素(RAD)是两种新型免疫抑制剂。为评估这两种药物的效果,我们以小鼠心脏移植为模型,对比观察了这两种药物和环孢素A(CsA)对移植物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 供体为BALB/C小鼠,受体为C57BL/6小鼠,受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A组空白对照;B组每日管饲CsA 10 mg/kg体重;C组每日管饲RAD 3 mg/kg体重;D组每日管饲FTY 3 mg/kg体重。各服药组均由移植当日开始喂药,至移植心停跳或术后14 d停药。结果 各组的存活天数分别为:A组6、7、8、8、9、9;B组9、9、10、11、12;C组10、12、13、13、14;D组10、12、16、16、17、18。B、C组各有1例带心死亡。所有移植心都出现程度不同的急性排斥反应征象。结论 单独使用RAD或FTY可显著延长小鼠心脏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在各所选剂量上,CsA和RAD差异无显著性(P>0.05),FTY的效果明显优于CsA和RAD。FTY和RAD是较有前途的新型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356.
目的:研究重组合成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的小分子抗体Fab阻断肝移植后乙肝病毒再感染的作用效应。方法:通过体外抗原黏附实验,补体毒实验和病毒感染实验,计算抗原黏附率、细胞死亡率和细胞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抗体Fab的功能效应。结果:在有、无重组抗体存在时,组间的抗原黏附率、细胞死亡率及细胞感染率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均为P<0.05),实验数据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结论:重组合成抗体Fab能阻断抗原对靶细胞的黏附,能介导补体毒杀伤靶细胞,降低HBV对人原代肝细胞的感染率。基因重组的小分子抗体Fab的体外效应实验为其在体内临床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57.
肾移植受者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可导致其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增加。据统计,我国1977年至2003年共施行肾移植13969例,术后发生恶性肿瘤210例,发生率为1.5%,其中淋巴瘤12例,占5.7%。2006年4月,我院收治了1例肾移植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PTLD)的受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58.
目的 研究体外扩增获得的供者抗原特异性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对小鼠同种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 建立从Balb/c小鼠到C57小鼠的胰岛移植模型,通过观察移植后小鼠血糖情况来判断移植胰岛的存活时间.受鼠制成糖尿病模型后分为3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只观察血糖变化;单纯胰岛移植组:移植胰岛,但不输注Treg细胞;实验组:术前1 d静脉给予1×106个供者特异性Treg细胞,然后行胰岛移植.结果胰岛移植后,对照组小鼠血糖持续高于16.7 mmol/L;单纯胰岛移植组小鼠血糖于术后1~2 d全部降至正常,到7~11 d时陆续开始升高,并维持在术前水平,存活时间为(8.50±1.6)d;实验组小鼠血糖于术后2 d内降至正常,之后维持在较低水平,至第21天开始有小鼠血糖升高超过16.7 mmol/L,存活时间为(26.2±3.9)d,明显长于单纯胰岛移植组(P<0.05).结论 输注供者抗原特异性Treg细胞可以明显延长移植胰岛的存活时间,在胰岛移植耐受中有积极的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onor-specific regulatory T cells (Treg) transfusion on islet allograft survival. Methods Allogeneic fresh islets from Balb/c mice were transplanted to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ic C57 mice. The survival of islet allografts was observed. The experiment was divided into 3 groups: control group, nothing had been done to the recipients; simple islet transplantation group, the recipients received the islet transplantation only; experimental group, the recipients were given 1 ×106 Treg, then received islet transplantation. Results Blood glucose (BG) was above 16. 7 mmol/L after islet transplantation in control group; In simple islet transplantation group,BG level returned to normal level 1 to 2 days after transplantation, and hyperglycemia appeared 7 to 11 days after transplantation and maintained as the same as that before transplantation; In experimental group, BG level returned to normal level 2 days after transplantation and maintained at a low level,and at the 21st day after transplantation BG level was over 16. 7mmol/L in some recipients. Islet allograft survival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prolonged as compared with simple islet transplantation group. Conclusion Donor-specific Treg transfusion could prolong the islet allograft survival,and maybe have positive effect on tolerance induction of islet transplantation.  相似文献   
359.
李永海  张淦  李明  陈栋  向莹  郭晖  张伟杰 《器官移植》2011,2(3):129-134
目的 探索非肥胖糖尿病(non-obese diabetic,NOD)小鼠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endritic cell,imDC)诱导并扩增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的优化方案.方法 分离、培养NOD小鼠骨髓来源的imDC和淋巴细胞,并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分别加...  相似文献   
360.
为了进一步规范器官移植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专家和移植病理学专家,从移植心脏心内膜心肌活组织检查的临床操作规范、移植心脏排斥反应的病理学诊断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移植心脏的心肌缺血损伤的病理学诊断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移植心脏血管病的病理学诊断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病理学诊断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移植心脏心内膜心肌活组织检查病理报告的基本内容规范、移植心脏心内膜心肌活组织检查病理学诊断的难点与局限性、移植心脏病理学相关的其它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等方面,制定器官移植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19版)之移植心脏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