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2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7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55篇
内科学   27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52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285篇
预防医学   109篇
眼科学   40篇
药学   137篇
中国医学   81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高压氧治疗颅内出血亚急性期脑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颅内出血发病率高 ,病死率高 ,幸存者大部分病人因偏瘫、失语等而致残。我们根据颅内出血亚急性期病理改变特点 ,自1998年1月~1999年10月采用高压氧(HBO)配合药物治疗其亚急性期脑功能障碍102例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治疗组102例 ,其中男72例 ,女30例 ,年龄23~75岁 ,平均48.2岁。高血压性脑出血36例。经头颅CT证实并符合全国统一诊断标准。其中手术清除血肿19例 ,非手术治疗17例。外伤性颅内出血66例 ,其中硬膜外血肿12例 ,硬膜下血肿14例 ,脑内血肿16例 ,混合性血…  相似文献   
992.
背景信号抑制扩散加权像在肿瘤性淋巴结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背景信号抑制扩散加权像(DWIBS)在肿瘤性淋巴结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肿瘤患者,其中原发性淋巴瘤3例,鼻咽癌9例,直肠癌6例,乙状结肠癌5例,肺癌3例,乳腺癌、宫颈癌各2例,食管癌、贲门癌各1例.采用DWIBS行颈部、胸腹部扫描,所得图像经最大密度投影(MIP)重组,并反相显示.结果 所有病变在DWIBS上呈明显"浓聚",病变短径均>8/0 mm.2例原发淋巴瘤位于双侧颈部、纵隔内,1例原发淋巴瘤位于腹腔、腹膜后、盆腔及腹股沟.7例鼻咽癌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3例直肠癌及2例乙状结肠癌伴盆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2例肺癌出现纵隔淋巴结转移.2例乳腺癌伴纵隔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2例宫颈癌分别伴腹股沟、盆壁淋巴结转移.1例食管癌及贲门癌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结论 DWIBS对肿瘤性淋巴结具有高度敏感性,对肿瘤分期有重要价值,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93.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Masura等于 1998年报道采用新型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PDA)获得成功 ,最大 PDA直径达 6 m m。我们于近期应用该法治疗 2例 PDA获得成功 ,其中 1例PDA直径达 8.3m m,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资料  2例均为男性 ,年龄为 7岁、4岁 ,体重 2 5、16 kg,PDA直径为 3.1、8.3m m,封堵器直径 4~ 6 m m和 12~14m m。1.2 治疗方法  Am platzer封堵器由美国 AGA公司制造 ,长 7mm,呈楔型。肺动脉侧直径 4~ 12 m m,共 5种型号 ;主动脉侧 (连接单盘处 )直径较肺动脉侧大 2 m m。输送器由内芯和鞘管组成 ,内芯顶端带…  相似文献   
994.
抑郁症中医证型的近10年文献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临床表现为心境低落、思维迟缓、言语动作减少、并伴随有食欲降低、性欲减退、睡眠障碍等躯体症状.中医学虽然没有抑郁症的病名,但根据西医学有关抑郁症的定义和有关中医郁证的诊断标准,以及临床中抑郁症的症状等,发现中医古代文献有不少相关记载,多散见于如郁证、百合病、脏躁、癫证、奔豚气以及梅核气等疾病中.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致使抑郁症的发病率大幅增长.故许多现代中医工作者,从中医基本理论出发,着重于中医临床研究,对抑郁症的常见证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1989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病专业委员会根据专家经验,制定了抑郁症的临床诊断标准,使中医对抑郁症的研究开始有章可循,比较规范的临床研究在以后的10多年中开始启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比较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XELOX)方案与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FOLFOX4)方案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8例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XELOX方案组(n=32):予卡培他滨1000mg.m-2.d-2,每日2次,口服.第1~14天: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持续2h,第1天;21天为1周期.FOEFOX4方案组(n=36):予L-OHP85mg.m-2,静脉滴注,持续2h,第1天,同时或之后予CF200mg,m-2,静脉漓注2小时,续5-FU400mg.m-2,静脉推注,600mg.m-2持续静脉滴注22小时,次日逐复CF与5-FU.每2周重复1次,每2次计为1周期.结果:随访3~21个月,XELOX方案组缓解攀(RR)为46.9%,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 7.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OS)12.6个月,1年生存率63.996;FOLFOX4方案组RR为44.4%,TTP7.1个月,OS12.3个月,1年生存率63.4%;两缎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中XELOX方案组Ⅲ/Ⅳ度手足综合征发生率高于FOLFOX4方案组,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FOLFOX4方案组.结论;XELOX方案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较好,患者具有良好耐受性和依从性,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前瞻性观察风心病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二尖瓣环运动幅度的变化及其对球囊扩张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经胸心脏超声检查方法,在术前及术后3天测定二尖瓣环运动幅度及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二尖瓣环运动幅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超声评分>8分组较≤8分组瓣环运动幅度明显下降;二尖瓣环运动幅度与左房内径、超声评分呈明显负相关,与左室内么呈明显正相关;球囊扩张术后二尖瓣环运动幅度明显增加;术后疗效满意组患者术前二尖瓣环运动幅度较非满意组患者为大;二尖瓣环运动幅度与术后瓣口面积呈正相关;二尖瓣环运动幅度>1.0cm对预测满意疗效的敏感性为765,特异性为67%。结论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二尖瓣环运动幅度明显下降,瓣膜损害愈严重,瓣环运动幅度下降愈明显,二尖瓣环运动幅度是预测球囊扩张术疗效的一个简便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评价Percusurge远端保护装置(DPD)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04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分2组,DPD组48例,对照组56例。比较2组间的基础临床状况、造影情况、介入治疗结果。病变血管术后均行TIMI分级、TIMI计帧。结果:DPD组48例全部抽出肉眼可见的红色、白色碎屑或红色血栓条。2组间的基础临床状况、术前造影情况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DPD组与对照组间术后TIMI2~3级为91..7%和76.8%(P<0.05),发生无复流现象为4.2%和16.1%(P<0.05);远端小血管栓塞为8.3%和23.2%(P<0.05);2组的TIMI帧数为20.2±2.8和31.2±4.4(P<0.05);住院期间均无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PercusurgeDPD能有效保护远端血管,吸出冠状动脉内血栓,避免远端血管栓塞。该方法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等冠状动脉内存在大量血栓的情况下行介入治疗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8.
【摘要】 背景 准确评价冠状动脉、主动脉瓣环直径(aortic valve annulus diameter,AVAD)以及左心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ffective fraction,LVEF)对于主动脉置换手术策略的制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中探讨双源CT的低辐射剂量MinDose技术在主动脉瓣置换术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欲行换瓣治疗的主动脉瓣病变病人,所有病人均接受双源CT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经胸超声采用二维及四维方法获取病人左室射血分数。所有病人于舒张末期测量主动脉瓣环直径。对照组为33 名非主动脉瓣狭窄成年人,DSCT检查采用常规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结果 40例病人MD-DSCT 检查评价冠状动脉均获得良好效果,所有CT成像能够清晰显示瓣叶钙化、脱垂等形态学改变。所有病人的LVEF-MinDose-DSCT与LVEF-2D-TTE有较强的相关性(r=0.87,P<0.01),与LVEF-4D-TTE有更强的相关性(r=0.90,P<0.01)。AVVD-MinDose-DSCT与AVVD-2D-TTE有较强的相关性(r=0.90, P<0.01)。与标准后门控对照组相比,有效辐射剂量能明显减低63.54%。 结论 MinDose-DSCT可以于术前一站式评价主动脉瓣狭窄病人的冠状动脉病变、AVVD以及LVEF。  相似文献   
999.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心病的初步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52例16周以上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疑有或确诊先天性心脏病的胎儿进行动态追踪观察。结果:发现胎儿心脏异常83例(12.7%),其中疑诊或确诊胎儿先天性心脏病29例(4.4%),成功随访及病检证实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5例,产后超声检查发现3例房间隔缺损为假阳性,占检出先天性心脏病的10%;另外,漏诊1例室间隔缺损,产后超声检查发现患儿心脏有小室间隔缺损,为假阴性1例,占检出先天性心脏病的3.4%。结论:产前超声心动图筛查胎儿心脏疾病,减少出生缺陷是可行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比较定量与半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麻疹病毒Ig G抗体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大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送检的麻疹病毒IgG抗体检测血清120份,均采用定量与半定量ELISA检测,比较2种检测结果差异。结果半定量ELISA检测120份血清中阳性101份,阴性19份,定量ELISA检测120份血清中阳性104份,可疑2份,阴性14份,2种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45,P=0.254);半定量ELISA检测麻疹病毒Ig G抗体灵敏度为95.19%,特异性为100.00%,阳性符合率为94.17%。麻疹病毒Ig G抗体定量结果符合偏态,经正态性检验得出P<0.05。随着半定量ELISA检测麻疹病毒Ig G抗体滴度增加,定量ELISA检测麻疹病毒Ig G抗体值随之升高,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得出两者相关系数r=0.45,P<0.05;将1∶800和1∶3200两个滴度和对应Mann-Whiteny检验,得出Z=1.221,P>0.05,表明滴度和定量值基本相同。结论定量和半定量ELISA在麻疹病毒IgG抗体中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均对麻疹监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