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02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诺氟沙星(Norfloxacin)属新一代喹诺酮类抗生素,据文献报道,它能干扰微生物DNA 螺旋酶活性,对细胞有高度渗透作用,与其它抗菌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性,不易产生耐药菌株。1985年国内已开始产生口服剂,主要用于肠道和泌尿道感染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等特点。诺氟沙星眼用剂型,1989年在日本市场上已有出售,而国内尚无国产商品上市,为填补我国的空白,我院眼科从1989年8月10日至1990年8月1日参加诺氟沙星滴眼液的部分临床验证工作,现将一组随机双盲临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42.
患者男27岁于1988年7月就诊。右眼生黑瘤,近半年增大。既往右眼白自幼生黑痣。为美容曾来就诊,诊断为结膜痣,先后行3次冷冻治疗,痣的颜色变淡,未消失。2年后,痣逐渐变大隆起,近半年增长加快,伴异物感。右1.2、左1.5。位于右眼睑裂部颞侧球结膜近角膜缘部,有一圆形黑色肿物约8×12×5mm大小,瘤体表面粗  相似文献   
243.
彩色多普勒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CDI)在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价值以及糖尿病病程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用彩色多普勒对2型糖尿病患者86例,正常对照组43例进行下肢动脉检查。结果随病程延长,下肢血管狭窄程度加重,与对照组相比下肢血管各节所均表现管腔缩小,血管内-中膜厚度增加,血流峰速降低,以足背动脉表现明显。结论彩色多普勒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部位及狭窄程度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44.
恶性腱鞘巨细胞瘤(malignant giant cell tumor of tendon sheath,MGCTTS)临床罕见,文献报道很少,现报道1例并复习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245.
 目的 探讨多发骨肉瘤体细胞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及驱动基因在该病诊断、分型、化疗药物敏感性差异分析中的意义。方法 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多发骨肉瘤患者2例,按照统一标准采集每例患者的正常组织及所有骨肉瘤病灶组织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基因序列发生的变异及类型。重点观察体细胞单核苷酸变异(single nucleotide variation,SNV)及CNV,对比分析每例患者多发病灶之间基因变异的异同,提取各病灶间共有的变异基因。分析分子靶向药物敏感基因在不同病灶之间的异同。结果 测序结果显示,同一例患者所测序组织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完全一致,在基因层面证实了所分析的每组标本均来自同一个体;且2例患者两处肿瘤组织的SNV重叠部分较多(分别为64%和54%),其中1例患者的SNV识别到PIK3及HNRNPA2B1两个驱动基因变异。2例患者TP53等抑癌基因所处片段均识别到CNV,初步判断2例患者均为胫骨近端病灶单中心起源的转移性多发骨肉瘤。总体上,2例患者多发病灶组织间的大片段CNV具有相同的变异趋势,但变异幅度不同。对患者各肿瘤病灶间分子靶向药物敏感基因CNV分析显示,变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拷贝数变异是多发骨肉瘤基因异常的表征之一。  相似文献   
246.
栗向东  张宇  王臻  郭征 《中华骨科杂志》2012,32(11):1066-1072
 目的 探讨足踝部肿瘤和瘤样病变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以及恶性肿瘤的预后。方法 通过对25年间170例足踝部肿瘤及瘤样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恶性肿瘤进行随访,分析其年龄和性别分布、临床表现、肿瘤组织类型、解剖学部位分布、肿瘤大小与良恶性的关系以及恶性肿瘤的预后。结果 170例足踝部肿瘤及瘤样病变中,男91例,女79例。骨肿瘤51例,软组织肿瘤119例。良性126例,恶性44例。年龄7个月~76岁,中位年龄32岁,平均年龄33.1岁。良性肿瘤以10~19岁和20~29岁最多,平均年龄29.54岁;恶性肿瘤以40~49岁和50~59岁最多,平均年龄为43.73岁。临床出现皮损往往提示恶性肿瘤。足踝部肿瘤主要以软组织肿瘤和良性肿瘤为主。软组织良性肿瘤以腱鞘巨细胞瘤最为多见;骨的良性肿瘤以甲下外生骨疣和内生软骨瘤最为多见。软组织恶性肿瘤以黑色素瘤和滑膜肉瘤最为常见。骨的原发恶性肿瘤和转移瘤均非常罕见。前足是肿瘤好发的解剖学部位。软组织肿瘤的大小与良恶性没有相关性,骨肿瘤的肿瘤大小与良恶性显著相关。44例恶性肿瘤中16例采用保肢术,28例截肢(趾)。平均随访时间32.4月,6例无瘤存活,5年无瘤生存率16.13%。结论足踝部肿瘤和瘤样病变以软组织肿瘤和良性肿瘤最为常见,恶性肿瘤发病年龄较高,出现皮损提示恶性肿瘤可能,前足是肿瘤的好发部位,骨肿瘤大小与良恶性相关,恶性肿瘤的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47.
郭征 《医学争鸣》2008,29(2):97-99
0 引言 骨盆肿瘤并不常见,但危害极大,因其发病隐匿、部位深在,早期不易发现,容易延误治疗,骨盆肿瘤有良恶性之分,恶性骨盆肿瘤不仅仅会破坏骨盆环的解剖完整性,造成功能丧失,同时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常见的骨盆恶性肿瘤可以是原发性的,也可以是转移性肿瘤,在原发性恶性肿瘤中,软骨肉瘤、骨肉瘤、Ewings肉瘤、纤维肉瘤等较为常见,而转移性肿瘤可以来源于不同的脏器.  相似文献   
248.
目的:总结应用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F)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5月至2020年4月,应用DIEPF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7例。软组织缺损范围为11.0 cm×5.5 cm~28.0 cm×17.0 cm,DIEPF切取面积13.0 cm×7.0 cm~30.0 cm×19...  相似文献   
249.
250.
目的:探讨少儿脊柱嗜酸性肉芽肿(EG)保留椎体骨骺肿瘤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少儿脊柱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治6例病理诊断为脊柱嗜酸性肉芽肿的少儿患者,男5例,女1例;年龄9.8±2.9岁(6~13岁)。胸椎3例(T8-9、T11、T11-12),腰椎3例(L2、L4、L5各1例),患者均有腰背部疼痛不适症状,并在夜间加重,X线片示肿瘤侵犯椎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压缩变形,同时有1例患者(T11-12者)并发轻度的后凸畸形。均采用脊柱后路经椎弓根椎体肿瘤切除术,保留椎体骨骺,植骨后,用内固定轻度撑开并恢复部分椎体间隙。所有患者术后均给予长春新碱化疗4次。应用VAS评分评价患者术前、术后2周疼痛变化情况。观测压缩椎体前缘高度术前及术后1年变化情况,同时观察后凸畸形变化情况。结果:6例患者随访2.3±0.9年(1~4年),未见复发及脊柱畸形。患者疼痛评分由术前5.5±1.2分,术后2周时下降到1.3±0.4分(P0.05);压缩椎体前缘平均高度术前0.4±0.1cm,术后1年增加到1.1±0.2cm(P0.05),1例并发胸椎后凸畸形患者,后凸角度由术前30°,术后1年随访时下降致20°。结论:少儿脊柱EG,通过保留脊柱椎体骨骺的手术方法,可以在保证患儿治疗效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对于脊柱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