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86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36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78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是急性胰腺炎中最常见的类型,其发病机制一般认为系由于胆总管内结石、蛔虫、肿瘤及憩室等造成十二指肠壶腹部Oddi括约肌炎症、水肿、梗阻及狭窄等,使胆汁反流入胰腺;或由于胆道感染、炎性渗出液经胆胰间淋巴管交通支蔓延至胰腺所致。急性胰腺炎曾被视为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的禁忌证,随着内镜检查及治疗水平的提高,有学者[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鸡贫血病毒VP3基因核酸疫苗(pVVP3)对SHG-44人脑胶质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荷SHG-44人脑胶质瘤Wistar大鼠的肿瘤模型,随机分组给予不同的处理给药,观察治疗期间及治疗后的肿瘤生长情况,通过病理组织学、超微结构分析,检测pWP3在Wistar大鼠体内的抗肿瘤作用。结果pWP3治疗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受到抑制,其抑瘤率达90.58%。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在pWP3治疗组可见典型的凋亡特征。说明pVVP3对SHG-44人脑胶质瘤生长有抑制作用,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老年人多数牙列缺损的临床修复体会,探讨老年患者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方法:对276例老年多数牙列缺损患者分别设计牙合垫式、连续卡环式、连续卡环加牙合垫式可摘局部义齿,其中179例余留牙有残根、残冠患者,先作根管治疗,然后按以上形式设计覆盖式可摘义齿。对修复效果作戴修复体时及戴后3月、3年随访,标准分为好、差两个等级。结果:276例复查结果:满意度调查,好均为100%,(P>0.05)。咀嚼功能检查,戴后3月,好为100%,3年好为99.3%,(P>0.05)。基牙牙周情况检查,戴后3月,好为100%,3年好为97.1%,(P>0.05)。结论:对老年人多数牙列缺损患者,应根据患者口腔情况设计最佳个体修复方案,制作适合老年人生理特点的可摘局部义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药师对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合理应用的干预作用,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方法 随机抽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门诊2017年11月1日—2018年3月31日抗菌药物处方作为对照组(干预前),另抽取2018年6月1日—2018年10月30日抗菌药物处方作为观察组(干预后)。每月抽取1 500张,两组各7 500张。对抗菌药物干预前后的使用率、不合理处方数以及不合理处方主要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由12.18%下降到8.23%(χ2=2 785.244、P=0.000);不合理处方比例由56.53‰下降到16.13‰(χ2=174.81、P=0.000)。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主要问题为不规范处方、用药与诊断不符、遴选药物不适宜、给药途径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药物相互作用,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0.30、29.57、12.77、9.16、102.74、9.32,P分别为0.001、0.000、0.000、0.002、0.000、0.002)。结论 药师干预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不合理处方率有明显下降趋势。医生能安全、有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体现了药师干预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蒿甲醚对db/db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取8周龄雄性C57BL/KsJ-db/db小鼠,分为模型组(ig给予1%甲基纤维素)和蒿甲醚400、200、100、50组(分别ig给予400、200、100、50 mg/kg蒿甲醚+1%甲基纤维素),每组6只。另选6只雄性C57BL/KsJ-db/+小鼠为对照组,共给药4周。每2天测量小鼠体质量;每3天检测小鼠摄食量并评估平均每日摄食量及体质量变化;每2天测定小鼠饮水量;每3天测量小鼠尿量;每7天于禁食8 h后,尾静脉采血,用罗氏血糖仪及配套试纸分别测量小鼠空腹血糖。通过葡萄糖耐量试验(IPGTT)和胰岛素耐量试验(IPITT)评估小鼠对葡萄糖的耐受力及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通过生化试剂盒测定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游离脂肪酸(FFA)水平。HE染色法观察小鼠胰腺和肝脏的形态改变。Westernblotting法分析小鼠肝脏中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葡萄糖转运蛋白体4(GLUT-4)和胰岛素受体β(IRβ)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摄食量、摄水量、尿量均明显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各剂量蒿甲醚均能显著降低小鼠摄水量及尿量(P0.01、0.001);蒿甲醚400、200、100 mg/kg均能显著降低小鼠体质量及摄食量,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0.01);蒿甲醚400、200、100mg/kg均显著降低小鼠空腹血糖水平,减少IPGTT的曲线下面积(AUCs),改善小鼠的胰岛素抵抗(P0.01、0.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TC、TG及FF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蒿甲醚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的TC、TG及FFA水平,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可显著改善db/db小鼠的胰岛空泡变性和肝脂肪变性,使小鼠肝脏中的AMPK、GLUT-4及IRβ蛋白表达增加(P0.05)。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剂量越高的小鼠呈现出较高的死亡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蒿甲醚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小鼠的高脂状态及胰岛素抵抗,治疗脂肪肝,可能通过AMPK途径上调GLUT-4以及IRβ蛋白的表达发挥作用,有望用于代谢综合征为主的2型糖尿病的治疗。但较高剂量蒿甲醚及较长时间应用会导致较多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格特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方法以方便抽样并采用简式大五人格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与手机依赖问卷对34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 (1)39.7%的大学生存在手机依赖问题,相较无手机依赖的大学生,其神经质得分更高但宜人性和严谨性得分更低;(2)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神经质(r=0.07,P0.01)及手机依赖(r=-0.20,P0.01)呈负相关,而与宜人性(r=0.16,P0.01)及严谨性(r=0.24,P0.01)呈正相关;手机依赖与神经质(r=-0.019,P0.01)呈正相关,但与严谨性(r=-0.13,P0.001)、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r=-0.2,P0.01)及宜人性(r=-0.28,P0.01)呈负相关;(3)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神经质和手机依赖、宜人性和手机依赖的关系均起部分中介作用,相应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07和-0.08,而对严谨性和手机依赖的关系起完全中介作用,相应中介效应值为-0.16。结论对手机依赖的防治,应关注个体积极人格品质的培养,也应重视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秦洁  郭宇  杨华  杨晨涛 《浙江医学》2022,44(6):571-576
目的探究微小RNA(miR)-125b-5p靶向调控p53和程序性死亡因子4(PDCD4)对心力衰竭(HF)合并心房颤动(AF)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建立HF模型并诱导AF成功的30只SD大鼠分为模型组和miR-125b-5p组,每组15只,另取15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miR-125b-5p组大鼠尾静脉注射miR-125b-5p类似物(300滋g/次,1次/周,连续4周)。分析各组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AF诱导率、诱导时间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RT-qPCR检测心肌组织中miR-125b-5p、p53及PDCD4mRNA相对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PDCD4和p5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在心肌细胞中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别验证miR-125b-5p与p53及PDCD4的靶向关系。结果miR-125b-5p组、模型组的LVEF、LVFS均低于对照组,AF诱导率、诱导时间、凋亡指数、PDCD4及p53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miR-125b-5p组的LVEF、LVFS和miR-125b-5p相对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AF诱导率、诱导时间、凋亡指数、PDCD4及p53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均P<0.05)。3组大鼠miR-125b-5p、p53及PDCD4mRNA相对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iR-125b-5p能够与PDCD4和p53的靶向结合(P<0.05)。结论miR-125b-5p通过抑制PDCD4和p53蛋白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从而缓解HF合并AF。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观察Ac2-26对心肺转流(CPB)大鼠肺功能、肺组织结构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细胞核因子-κB(p38MAPK/NF-κB)表达影响。
方法 选择成年健康SD雄性大鼠18只,体重350~450 g。随机分成三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膜联蛋白A1(AnxA1)拟肽Ac2-26组(AC组),每组6只。S组做穿刺及开胸处理,不建立CPB;IR组建立CPB,10 min后开胸夹闭左肺门;AC组建立CPB,在CPB前10 min给予Ac2-26 1 mg/kg,10 min后开胸夹闭左肺门。分别在CPB前、开放左肺门时、停CPB 90 min时,记录大鼠HR、MAP,并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停CPB 90 min时用ELISA法检测左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支气管液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总蛋白含量,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肺组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p38MAPK)、核因子-κBp65(NF-κBp65)、磷酸化核因子-κBp65(p-NF-κBp65)和AnxA1含量,取左肺组织行光镜检查和病理损伤评分。
结果 与S组比较,开放左肺门时、停CPB 90 min时IR组和AC组HR明显减慢,MAP、OI明显降低,RI明显升高(P<0.05),停CPB 90 min时IR组和AC组TNF-α、IL-10、IL-6、总蛋白、p-p38MAPK、p-NF-κBp65、AnxA1含量明显升高(P<0.05),病理损伤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IR组比较,停CPB 90 min时AC组HR明显增快,OI明显升高,RI明显降低(P<0.05),TNF-α、IL-6、总蛋白、p-p38MAPK、p-NF-κBp65、AnxA1含量明显降低(P<0.05),IL-10明显升高(P<0.05),病理损伤评分明显降低(P<0.05)。
结论 膜联蛋白A1拟肽Ac2-26可抑制大鼠CPB后肺组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的活化,抑制核因子-κB的分泌,降低TNF-α和IL-6的含量,增加IL-10含量,减轻其肺损伤程度,减少炎性渗出,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9.
姜黄素是一种从姜科植物的根茎中提取而得的橙黄色多酚类化学物质,是中药姜黄、郁金等的主要有效成分,被广泛用于食品添加、化妆品、染料等。近些年大量研究表明姜黄素还存在较高的医疗价值,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凋亡、抗纤维化、免疫调节等作用,可用于多种疾病[1],已逐渐成为国内外的一个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0.
郭宇 《药物与人》2014,(10):104-105
目的:探讨葛根素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葛根素联合银杏达莫治疗组23例,对照组只用银杏迭莫进行治疗23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浆纤维蛋白水平,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阃变化。结果:两组纤维蛋白原与全血粘滞度在治疗后均显著降低,联舍用药组要好于单独用药的银杏达莫组,效果显著(P〈0.05)。凝血酶原时间在治疗后均有所增加,效果不显著,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所有患者治疗后症状均有改善,葛根素联合银各达莫治疗脑梗死患者疗效确切,优于单独使用银杏达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