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24篇
预防医学   76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82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目的比较两种人体蠕形螨的各期形态结构特征以及活动性。方法采用挤压涂片法和透明胶纸粘贴法获取蠕形螨,在数码显微镜MoticDMB5软件系统下动态观察,然后进行拍摄和测量。结果对两种人体蠕形螨发育过程各个时期的形态特征和活动性进行了动态展示和描述。对比观察发现两种人体蠕形螨发育过程基本相似,均有卵、幼虫(3对足)、若虫(4对足)和成虫4期。由于毛囊蠕形螨若虫期有一次蜕皮,将其又分为前若虫和(后)若虫两期,前若虫较(后)若虫短,基节骨突不清。两种蠕形螨各期形态差异均较大,其活动性除虫卵外,各期均可见足和颚体活动,室温较高时(20℃以上)虫体运动活跃,移动明显。两种蠕形螨成虫末体变异也较大。另外,首次在水镜下拍摄到毛囊蠕形螨雌虫肛道(门)。结论两种人体蠕形螨均分为卵、幼虫、若虫和成虫4期,各期形态结构差异明显,易于鉴别;幼虫、若虫和成虫均具有明显的活动能力。两种人体蠕形螨似有亚种存在。  相似文献   
12.
<正>口腔的霉菌感染是恶性肿瘤、恶性血液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功能低下以及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的常见并发症。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有时较差,也有一定的副作用,有些患者难以接受。为此我们试用洁尔阴漱口治疗霉菌性口腔炎患者43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芙岩  杨佳颖  王志刚  李贤煜  陈鹏  杨洪军  郭娜 《中草药》2022,53(14):4512-4526
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医药基础理论的“整体观”具有一致性,通过现代分析技术手段检测生物体系内代谢产物的变化,更准确、直接地反映生物体系的终端和表型信息,揭示中医药治疗复杂疾病的作用机制。将中医药研究与代谢组学方法相互结合是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之举,为探求中医药研究新思路和新方法奠定重要基础。通过对近10年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概述代谢组学在中医证候、中药作用机制、中药安全性评价和中药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分析和总结代谢组学在中医药领域中的研究方法,并提出代谢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TAT-血红素氧合酶-1融合蛋白对L-02细胞的转导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TAT-血红素氧合酶-1(HO-1)融合蛋白对L-02细胞的转导能力,细胞毒性和转导后细胞内HO-1活性,评价其转导效果.方法 L-02细胞与FITC标记的TAT-HO-1融合蛋白孵育4 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TAT-HO-1融合蛋白转导入L-02细胞的情况.L-02细胞与TAT-HO-1融合蛋白孵育4 h后,采用CCK-8方法 测定L-02细胞的活力.采用化学法测定HO-1活性.结果 与FITC标记的TAT-HO-1融合蛋白孵育后,L-02细胞内均匀分布绿色荧光;与TAT-HO-1融合蛋白孵育后,L-02细胞活力无明显改变,HO-1活性明显升高.结论 TAT-HO-1融合蛋白可有效地转导人L-02细胞,可明显提高细胞内HO-1活性,且无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5.
复发性宫颈癌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颈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妇科肿瘤疾病,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在发展中国家占女性癌症死亡率的第二位[1].宫颈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宫颈癌治疗后,约有31%出现肿瘤复发,75%发生于治疗后2年内.其治疗十分困难,预后极差,平均存活期为7个月[2].  相似文献   
16.
在临床护理中如何与病人沟通,关键的一步是能抓住与病人沟通的契机,所谓契机指的是事物转化的关键。然而,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将护士与病人沟通当成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交谈,形成一种一问一答的形式,护士问得多,病人由于受病情、环境、年龄、文化程度的限制,回答得少,导致沟通的效果不佳。只有抓住与病人沟通的契机,选择不同沟通方式,以此来适应不同的病人,才能提高护士与病人沟通的效果。现就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抓住契机与病人沟通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1995年 9月至 2 0 0 1年 12月我们为5 3例颅内肿瘤患儿行开颅手术 ,术后12例发生持续性高热。由于婴幼儿神经细胞和脑血管发育不成熟 ,术后易发生脑水肿 ,并发症较成人多[1] ,持续高热可加重患儿脑缺氧、脑水肿 ,并且可引起高热惊厥。文献报道[2 ] ,体温每降低 1℃ ,脑组织基础代谢率下降 6 %~ 7% ,颅内压下降 5 %~ 6 % ,表明观察与控制患儿体温极为重要。1 临床资料本组 5 3例中男 2 8例 ,女 2 5例 ,7个月~ 6 4岁。髓母细胞瘤 2 3例 ,胶质瘤 19例 ,颅咽管瘤 8例 ,脑膜瘤 3例。患儿均在全麻下行开颅肿瘤切除术 ,术后 12例持续高热 3~ …  相似文献   
18.
Orem自理理论在脑出血病人术后恢复期的应用   总被引:61,自引:1,他引:61  
目的:降低脑出血病人术后致残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方法:应用Orem自理理论评估病人及其家属的自理能力,采用不同的护理系统及健康教育,让病人及其家属共同参与护理活动.术后1个月、3个月采用Barthel指数对病人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结果:本组术后3个月自理能力较术后1个月显著提高,并明显高于综合文献报道的脑出血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论:将Orem自理理论用于脑出血病人术后恢复期的护理,可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Q-TRUST临床沟通课程在急诊科员工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新入科人员为试验组,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新入科人员为对照组,每组60人共计12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集中培训,试验组采用Q-TRUST临床沟通培训,采集两组学员基本信息,培训后进行沟通理论考核,调取两组培训后2年内科室患者满意度及纠纷投诉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得出试验组培训效果评价。结果 两组学员年龄、学历等均无差异;试验组沟通理论考核成绩(84.10±5.27)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23±4.48)分(P<0.05);试验组培训后患者就医满意度得分为(97.29±1.52)分,医疗投诉例数为15例;对照组培训后患者就医满意度为(90.75±1.56)分,医疗投诉例数为24例,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Q-TRUST培训总体效果评分(9.43±0.59)分,符合需求度评分(9.35±0.80)分;表明试验组学员对Q-TRUST培训课程满意,需求评价高。如何快速建立信任得分(9.72±0.45)分,如何告知坏消息(9.58...  相似文献   
20.
LC-MS-MS法检测附子水提液中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建立检测附子水提液中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两种双酯型生物碱含量测定的LC-MS-MS方法。方法:应用液质联用技术,Agilent ZORBAX C18 SB(2.1 mm×100 mm 1.8μm)色谱柱系统,流动相:A水(0.05%FA),B乙腈;采用梯度洗脱方法,A-B(72∶28),0~2 min,28%~34%B;2~6 min,34%~35%B;6~10 min,35%~100%B;流速0.35 mL·min-1;柱温40℃,正离子模式,MRM,新乌头碱m/z 632.3~572.3,次乌头碱m/z 616.3~556.2。建立了附子水提液中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建立了同时检测附子水提液中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测定的LC-MS-MS方法。结论: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用于附子水提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