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70篇
  免费   1633篇
  国内免费   901篇
耳鼻咽喉   183篇
儿科学   132篇
妇产科学   143篇
基础医学   1202篇
口腔科学   372篇
临床医学   3988篇
内科学   2176篇
皮肤病学   212篇
神经病学   572篇
特种医学   9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937篇
综合类   7675篇
预防医学   3251篇
眼科学   307篇
药学   3134篇
  62篇
中国医学   3458篇
肿瘤学   786篇
  2024年   387篇
  2023年   691篇
  2022年   814篇
  2021年   1025篇
  2020年   907篇
  2019年   701篇
  2018年   720篇
  2017年   475篇
  2016年   611篇
  2015年   656篇
  2014年   1348篇
  2013年   1337篇
  2012年   1452篇
  2011年   1581篇
  2010年   1475篇
  2009年   1394篇
  2008年   1409篇
  2007年   1351篇
  2006年   1243篇
  2005年   1196篇
  2004年   1108篇
  2003年   1033篇
  2002年   982篇
  2001年   941篇
  2000年   743篇
  1999年   573篇
  1998年   526篇
  1997年   491篇
  1996年   494篇
  1995年   435篇
  1994年   393篇
  1993年   294篇
  1992年   256篇
  1991年   194篇
  1990年   176篇
  1989年   145篇
  1988年   134篇
  1987年   124篇
  1986年   110篇
  1985年   112篇
  1984年   72篇
  1983年   66篇
  1982年   67篇
  1981年   64篇
  1980年   53篇
  1979年   33篇
  1978年   10篇
  1965年   12篇
  1964年   12篇
  195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研究六价铬对人B淋巴母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5μM的重铬酸钾对人B淋巴母细胞进行染毒,24 h后去毒,将细胞置新鲜培养基继续孵育;对照组采用PBS处理。收集24 h、3 d和7 d三个时间点细胞,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周期及相关基因m RNA表达。结果暴露组细胞染毒24 h和去毒后3 d时G0/G1期细胞比例分别为(70.33±2.03)%和(52.97±1.26)%,分别高于对照组的(46.90±2.65)%和(46.87±1.85)%(均P0.01),去毒后7 d时两组G0/G1期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24 h后,支链氨基酸转氨酶1(BCAT1)、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因子1A(CDKN1A)及染色质许可和DNA复制因子1(CDT1)三个基因的m RNA表达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去毒后3 d均低于对照组(P0.01),去毒后7 d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价铬可通过调控BCAT1、CDKN1A和CDT1基因的表达影响细胞周期进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Na^18F是一种主要用于诊断成骨反应活性程度增加的骨疾病的正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药物,肿瘤骨转移的诊断是其重要的适应症之一。本研究旨在对Na18FPET/CT用于肿瘤骨转移诊断的诊断效果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对200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公开发表的Na^18F PET/CT诊断骨转移的文献用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2.0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35篇文献纳入本研究,中文文献9篇,英文文献26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Na^18F PET/CT诊断骨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曲线下面积,以患者为计算基础时分别为0.97、0.93、14.5、0.03和0.99;以病灶为计算基础时分别为0.96、0.88、8.3、0.05和0.98;②对不同原发灶(肺癌、乳腺癌及前列腺癌)的ROC曲线比较可知:三种不同的原发灶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③所有纳入本研究的文献未见有使用Na18F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报道。结论无论以患者还是以病灶为基础,Na^18F PET/CT诊断骨转移的效能均很好,Na^18F PET/CT对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效能无明显差异,未见使用Na18F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报道。  相似文献   
13.
正临泉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是一个拥有237万人口的国家级贫困县。在其所辖的广大农村地区,贫困人口和非贫困人口的年均收入差别不大,因此界限也不是特别明显。对于一个非贫困人口家庭,一次看病拿出两三万元也不是小数目。因此,面对当地过去医保报销政策贫困人口和非贫困人口的报销比例差别较大时,当地曾一度出现"争做贫困户"的怪现象。在此情况下,防止当地非贫困人口的普通人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就成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全口义齿的固位(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颌位关系 有了准确的印模和模型就可以确定颌位关系了。颌位关系是指戴全口义齿的患者在作正中咬合时,下颌对上颌的上下位置关系和前后左右位置关系。颌位关系正确,咬合时基托与粘膜贴合得更紧密,加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上颌窦底提升时同期植入Camlog种植体进行早期临床评价。方法:4例患者施行了上颌窦底外提升、同期植入Camlog种植体12枚;8例患者施行了上颌窦底内提升、同期植入Camlog种植体15枚;手术9~12个月后拍全景X光片,并行二期修复。修复后6~24个月观察评价骨结合情况。结果:共20枚同期植入的种植体均无松动或脱落,X线检查种植体周围骨组织改建良好,未见明显骨吸收阴影。种植体获得了良好的骨结合。结论:上颌窦底提升时同期植入Camlog种植体在临床上是可行的,由于Camlog种植体本身的特点,同期植入Camlog种植体完全可以保证初期稳定性,有利于种植体的骨结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测量义齿修复工作模型重量,计算各模型所含超硬石膏粉的用量,再按其粉用量,对义齿修复工作模型进行统计学分类.以期依据分类指导临床灌注模型,控制超硬石膏粉的用量和标准水粉比例,达到提高模型质量、节约材料的目的.方法:随机选取临床小号、中号、大号3种托盘制取的修复工作模型311例,计算出工作模型所需超硬石膏粉的用量,实验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分析,统计各型号托盘印模所需超硬石膏粉用量的均数值进行分类,并临床试用验证.结果:义齿修复工作模型按其超硬石膏的用量可分为3类,小号模型所需超硬石膏粉≤45g,中号为46~55g,大号为56~65g.验证样本均在超硬石膏粉用量分类范围之内.结论:义齿修复工作模型所需超硬石膏粉用量与托盘大小、牙弓大小基本对应,依此作为工作模型的分类指标和用量标准较为合理,用于临床可以适当计量超硬石膏粉用量和按标准水粉比例灌注工作模型,提高模型质量,节约材料.  相似文献   
17.
18.
从86份健康人口腔唾液标本中分离出5株 HSV,阳性率为5.8%。鉴定采用单克隆抗体 HD—1和HC—1。用 HD—1进行了 HSV 的鉴定;用 HC—1进行病毒的分型。这种单克隆抗体能特异地区别所分离的 HSV 而不出现交叉反应。5株 HSV 鉴定的结果,有3株为 HSV—1,占总阳性率为3.5%,2株为HSV—2,阳性率为2.3%。实验结果指出健康成人口腔中既有 HSV—1,又有 HSV—2。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数字全景X片在测量非负荷期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的应用情况。方法:观测、分析对比共26例病人50枚Camlog系统种植体的临床应用非负荷期间数字化X片和X线牙片上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的情况。结果:50枚Carolog种植体植入后10天、两种X片骨吸收测量结果分别为0.65mm\0.81mm,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第四个月(或六个月\下颌)分别为0.12\1mm\0.19mm,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显示数字化X片在测量非负荷期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的应用中有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精确度高、变形可补偿等优点,有实际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颌、(牙合)、合是口腔科常用的3个词,由于同音而常易混肴. 颌,现代汉语词典(1982年1月重庆第33次印刷)中解释为"构成口腔上部和下部的骨和肌肉组织".口腔与颌字相关的词有颌骨、上颌、下颌、颌间距离、颌位、颌位关系、颌位关系记录、颌间固定、颌间牵引、颌骨正畸、颌面缺损、对颌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