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98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3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93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目的:探讨应用L形测径器均衡下肢长度以预防人工全髋关节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3月- 2011年8月选用L形测径器术中测量及均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患者83例,其中男49例,女34例,年龄46~ 82岁.术前常规模板X线测量及预测髋关节假体型号、位置,术后准确测量双下肢长度及随访观察.结果:83例术后均获3 ~29个月随访,平均18.5月.术前肢体长度差0~5mm的患者占7.2%;差5~ 10mm的占20.5%;差10~ 15 mm的占38.6%;差15~ 20 mm的占25.3%,大于20 mm的占8.4%;通过平衡肢体长度差,术后双下肢长度差0~5 mm的比例提高到34.9%,差5~ 10mm的比例为42.2%,差10~ 15 mm的比例为14.5%,差15 ~ 20 mm比例为6.0%,差异>20mm的比例为2.4%.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利用L形测径器均衡下肢长度,结合术前模板测量,可有效地预防双下肢不等长.  相似文献   
72.
李平  郝敏  苏联麟  季德  宋嬿  秦思睿  陆兔林  毛春芹 《中草药》2018,49(23):5665-5671
目的建立天麻饮片UPLC指纹图谱和同时测定天麻饮片中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A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超高效液相系统,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50 mm×2.1 mm,1.7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 nm(指纹图谱)、220 nm(含量测定),体积流量为0.3 mL/min,柱温35℃。通过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28批天麻饮片指纹图谱进行分析,通过对照品比对对主要共有峰进行指认和含量测定。结果建立了不同产地天麻的指纹图谱,标定了20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其中6个共有峰:天麻素(1号峰)、对羟基苯甲醇(3号峰)、对羟基苯甲醛(7号峰)、巴利森苷B(14号峰)、巴利森苷C(15号峰)、巴利森苷A(18号峰)。28批样品相似度均在0.90以上,主成分分析将不同产地天麻分为5组,并发现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巴利森苷A等6个差异成分。同一成分在各产地天麻饮片中的含量差异明显,不同成分的波动范围不同,各产地5种成分总量贵州(2.52%)云南(2.49%)陕西(2.33%)湖北(2.10%)浙江(1.90%)安徽(1.65%)。结论建立不同产地天麻UPLC指纹图谱结合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为完善天麻饮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3.
目的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和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五味子醋制前后潜在的质量标志物。方法采用UPLC-Q/TOF-MS解析生、醋五味子饮片中主要的木脂素类成分,并运用多元统计方法筛选出炮制前后潜在的差异化学成分,即化学标记物。进一步通过网络药理学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显著差异成分相关的主要作用靶点和通路,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关系,预测生、醋五味子潜在的质量标志物。结果筛选了五味子醋制前后差异性成分40个,其中8个为生、醋五味子之间显著性差异成分(即化学标记物)。鉴定并确认了其中的5个化学成分,分别是5-羟甲基糠醛、五味子甲素及其同分异构体、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酯丁。而其余3个化学标记物通过解析一级、二级质谱信息,推测它们很可能也属于木脂素类成分。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表明,鉴定并确认的5个潜在质量标志物与五味子的主要药理作用密切相关。最终五味子乙素和5-羟甲基糠醛被确定为最具代表性的潜在质量标志物。结论五味子醋制前后其化学成分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经研究分析确定五味子乙素和5-羟甲基糠醛可作为五味子醋制前后代表性的潜在质量标志物,并推测木脂素类成分可能为五味子醋制保肝的重要效应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4.
目的构建医疗质量非技术因素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应用Delphi法通过2轮专家函询,专家协调程度评价指标采用变异系数(Vj)和协调系数(W);专家的权威度(Cr)采用判断依据(Ca)和熟悉程度(Cs)的算术平均值。结果在9个二级指标中,按重要性排列,前3位分别是医师的职业道德态度(9.23)、生活服务行为(8.23)和医疗服务行为(8.23),后3位分别是病房服务设施(7.68)、尊重保密(7.20)和保健知识宣教重视度(6.63)。结论职业道德的重要性符合病人的利益;面对网络信息的发展,医疗服务中的保健知识宣教值得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75.
1990~ 1 999年 ,我们行因肝细胞癌 ( HCC)各类肝切除术 ( Child- Pugh A级 ) 1 5 7例次 ,重点观察围手术期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 ALT)水平的变化与肝切除预后的关系 ,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 5 7例 ,男 1 30例 ,女 2 7例 ,年龄 2 0~ 82岁 ,分别于术前、术后 1天、7天、1 4天测定空腹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 ALT)、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血清总胆红素 ( BIL)、以及血清前白蛋白( PA)和血清白蛋白 ( ALB)含量。本组行大肝切除 (三段以上 ,含三段或包括 、 、 段 ) 95例 ,小肝切除(二段以下 ) 62…  相似文献   
76.
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STD)由于其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并能引起并发症和后遗症,已成为困扰人类的重大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之一。引起STD的病原体种类繁多,其中包括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原虫和寄生虫等。本文将霞点介绍与阴道炎关系密切的几种STD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77.
郝敏 《山东医药》2004,44(15):43-44
下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症.但出血原因难以确定。1994年4月至20014年2月.我科共收治16例。现报告如下.并总结我们对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治经验。  相似文献   
78.
对34例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大部切除胸腔移位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并进行远期随访。结果患者术后门静脉压力明显降低(P<0.05);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升高;术后1年B超复查显示残脾无明显增大及缩小,钡餐检查显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改善或消失。随访1-8年,术后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7.1%、94.2%和88.3%。认为该术式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9.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世界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位居第1,并且是20~39岁女性因癌症死亡的第2大原因。目前已知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首要病因。但是,HPV感染率虽然高,HPV感染者最终发展为宫颈癌者却很少。诱导HPV感染发生恶性转化的机制,迄今仍未阐明。叶酸可能影响多条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多向分化潜能增强、上皮间质转化(EMT)和有氧糖酵解发生,在肿瘤发生、发展及化疗药物的耐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拟对叶酸相关信号通路在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探讨宫颈癌的发病机制,提高宫颈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80.
目的 研究高脂喂养与基础饮食喂养条件下,野生型(wild type, WT)小鼠与Toll样受体2(Toll like receptor 2,TLR2)基因敲除(TLR2-/-)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方法 出生10周龄雄性TLR2-/-小鼠和WT小鼠各两组分别进行高脂饲料与基础饲料喂养,每组3只小鼠,喂养9周后,进行葡萄糖耐量实验(glucose tolerance test, GTT)和胰岛素抵抗实验(insulin resistance test, ITT)实验;收集小鼠粪便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处死后,ELISA测定血清中细胞因子IL - 6、TNF - α和IL - 10的含量。结果 与基础饮食组的WT小鼠和高脂饮食组的TLR2-/-小鼠相比,高脂饮食组的WT小鼠GTT(t = 3.210,P = 0.033;t = 3.689,P = 0.021)、ITT(t = 3.332,P = 0.029;t = 4.125,P = 0.015)曲线下面积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基础饮食组的WT小鼠、基础饮食组的TLR2-/-小鼠和高脂饮食组的TLR2-/-小鼠相比,高脂饮食组的WT小鼠血清炎性因子IL - 6和TNF - α含量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L - 6:t = 9.646,P = 0.001;t = 16.02,P<0.001;t = 7.677,P = 0.002;TNF - α:t = 7.731,P = 0.002;t = 10.73,P<0.001;t = 5.802,P = 0.004);抗炎因子IL - 10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4.219,P = 0.014;t = 27.6,P<0.001;t = 10.2,P = 0.001);与基础饮食组的WT小鼠相比,高脂饮食组的WT小鼠肠道菌群组成发生变化,拟杆菌门减少(Z = - 1.528,P = 0.127),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升高(Z = - 0.218,P = 0.827),变形菌门占比升高(Z = - 0.655,P = 0.513),普雷沃菌属降低(Z = - 0.218,P = 0.827),颤螺旋菌属和拟杆菌属升高(Z = - 1.528,P = 0.127;Z = - 1.964,P = 0.050);与基础饮食组的TLR2-/-小鼠相比,高脂饮食组的TLR2-/-小鼠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没有明显改变,变形菌门占比升高(Z = - 1.964,P = 0.050),普雷沃菌属降低(Z = - 0.655,P = 0.513),颤螺旋菌属和拟杆菌属升高(Z = - 1.993,P = 0.046;Z = - 1.528,P = 0.127)。结论 高脂饮食会导致肠道菌群紊乱,并改变小鼠的葡萄糖调节能力,TLR2信号通路的激活促进炎症反应以及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但可能并不通过肠道菌群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