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AIDS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死亡的风险因素,以帮助临床医生尽快制定预防及干预策略,从而降低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 1月—2017年12月北京地坛医院125例AIDS合并结核性脑膜炎入院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5例患者中有50例(40.00%)于12个月随访期内死亡。低蛋白血症、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诊断不明、非AIDS指征性疾病是AIDS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访期生存率明显下降、死亡风险增加的影响因素。结论 低蛋白血症、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诊断不明、非AIDS指征性疾病是导致AIDS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死亡的风险因素。因此,具备这些风险因素的患者,在入院早期应当给予重视及积极的重症监护治疗。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艾滋病患者代谢状态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HAART后的高脂血症艾滋病患者42例与未经HAART治疗的艾滋病患者41例,就基线血脂水平、高脂血症类型、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血压、高血糖、代谢综合征以及心脏结构和功能进行横断面研究,对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艾滋病患者未进行HAART治疗组中,血脂异常以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为主(24.32%),14.63%(6/41)患者评估为心血管病事件低危组;在HAART治疗组中,临床分型以混合性高脂血症为主,其中高TG+高TC血症者占42.86%,高TG+高TC+低HDL血症者占11.90%,高TG+低HDL血症者占23.81%,35.71%的患者评估为心血管病事件低危组,中危和高危组患者各占11.90%。HAART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比例分别为78.58%和4.88%;分别有1例(2.44%)和16例(38.10%)患者诊断为代谢综合征;分别有19.05%和21.95%的患者出现心脏舒张功能减退。结论在未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中,血脂异常以低HDL血症为主,部分患者出现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心脏舒张功能不全等的临床表现;随着HAART的应用,血脂异常向混合高脂血症转化,且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明显增加,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特征表现得更加明显。本研究结果提示,艾滋病患者在HAART治疗前后应检测引起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以便早期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43.
随着艾滋病(AIDS)的流行,古老而传统的疾病结核(Tuberculosis,TB)死灰复燃,重新成为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AIDS病人由于免疫力下降,成为结核杆菌的易感人群,HIV/TB合并感染的情况越来越普遍。文章就HIV/TB合并感染的特点、全世界HIV/TB合并感染病人耐药结核的流行病学状况、HIV/TB合并感染者易发生耐药结核的原因分析,以及监测耐药结核的方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瘦素、脂联素和胰岛素敏感指数与艾滋病HAART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相关性。方法我们利用横断面观察研究,通过彩超检测发现艾滋病HAART后合并NAFLD的患者;这些患者和非NAFLD比较,探讨HAART后合并NAFLD的患者体重指数(BMI)、CD4细胞水平、空腹血糖和血脂水平、胰岛素水平(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I)和抵抗指数、肝肾功能、瘦素和脂联素的变化;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HAART后合并NAFLD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在75例接受HAART患者中,发现25例NAFLD患者;在Logistic回归多变量回归分析模型中,瘦素水平(OR=2.88,P=0.001)和HOMA-ISI(OR=0.56,P=0.004)与脂肪肝的发生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其中HOMA-ISI是艾滋病合并NAFLD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在艾滋病HAART后NAFLD的患者中,甘油三酯、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瘦素水平明显增高,脂联素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降低;其中瘦素水平是艾滋病HAART后发生NAFLD的预测因素,胰岛素敏感指数为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梅毒患者的肾脏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从北京地坛医院中筛选455例艾滋病患者,分为HIV单纯感染者和HIV/梅毒合并感染者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肾损害相关指标。结果:结果2019年02月—2020年01月就诊的455例艾滋病患者中,其中单纯HIV感染组309例,HIV/梅毒合并感染组146例,多为男性患者,两组在性别、血尿、CRP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HIV与HIV/梅毒合并感染组患者的年龄、Hb、尿酸、Scr、TC、尿蛋白、血尿的肾功能进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梅毒感染者发生肾脏损害的患病率较高,以男性为主,高龄、贫血、高尿酸、血肌酐、血脂高、蛋白尿、血尿等程度加速了肾损害进展。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过程中出现高乳酸血症或乳酸酸中毒的病例特点,进一步认识HAART的毒副作用,探究处理办法。方法对本院2008年以来收治的10例正在接受HAART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HAART方案、服用时间、乳酸水平、阴离子间隙(AG)、酸碱值(pH值)及治疗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10例患者服用的HAART方案主要是司他夫定(d4T)、拉米夫定(3TC)、奈韦拉平(NVP),服用时间均在8个月以上。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3例,食欲不振2例,恶心呕吐1例,双下肢麻木及疼痛5例,体重明显下降2例,且临床表现有交叉。乳酸2.7~10.8mmol/L,AG均升高,pH值<7.35的1例,其余均在正常范围。死亡3例,死亡原因主要是呼吸衰竭1例,循环衰竭2例;好转5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以d4T为主的HAART方案容易发生线粒体毒性,表现为高乳酸血症或乳酸酸中毒,一旦发生乳酸酸中毒,死亡率较高,因此应该重视HAART线粒体毒性的副作用,早发现,早治疗,以便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8.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AIDS)合并结核病已经成为公共卫生系统的重大负担,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都面临巨大挑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是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和发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也会使潜伏结核感染发病风险增高20倍。HIV和MTb共同作用加速了机体免疫系统的破坏,病死率高。但是,目前两个病原体相互作用的免疫学机制以及疾病的临床特点,尚不十分清楚。文章着重从两个病原体的相互作用机制和临床特点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目的 研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IM)患儿血浆中微小RNA-155(microRNA-155, miR-155)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EBV DNA载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96例活动期IM患儿(活动期IM组)和81例缓解期IM患儿(缓解期IM组)作为研究对象,按照EBV DNA载量将活动期IM患儿分为EBV DNA≥3.38 lg拷贝/ml组(56例)、EBV DNA<3.38 lg拷贝/ml组(40例);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9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浆中EBV DNA载量和miR-155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miR-155水平与EBV DNA载量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估血浆中miR-155表达水平预测IM患儿为活动期的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缓解期IM组、活动期IM组血浆miR-155水平均较高(P均<0.05);与缓解期IM组相比,活动期IM组血浆miR-155水平较高(P<0.05)。与EBV DNA<3.38 lg拷贝/ml组相比,EBV DNA≥3.38 lg拷贝/ml组血浆miR-155水平较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活动期IM患儿血浆miR-155水平与EBV DNA载量呈正相关(r=0.547,P<0.05);ROC曲线显示,血浆miR-155水平预测活动期IM患儿的AUC为0.869,其敏感度为65.90%,特异度为93.80%。结论 活动期IM患儿血浆中miR-155表达水平上调,与EBV DNA载量呈正相关,可为早期预估IM患儿病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0.
目的了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结核病(TB)患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二线药物耐药特点。 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10月于北京大学地坛医院教学医院住院的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标本,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培养鉴定。进行4种一线药物(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和4种二线药物(卷曲霉素、卡那霉素、氧氟沙星、乙硫异烟胺)药敏试验监测,并对所有菌株在gyrA、gyrB、rrs、tlya、eis和ethA基因位点进行DNA测序以检测基因多态性。 结果经培养鉴定共得到31株结核分枝杆菌,其中12株耐卷曲霉素,8株耐氧氟沙星,4株耐卡那霉素,5株耐乙硫异烟胺,耐药率分别为38.71%、25.81%、12.90%和16.13%。7株菌为耐多药菌株,1株菌为广泛耐药菌株,耐药率分别为22.58%和3.23%。耐药菌株最常见的突变位点是rrs1401,gyrA94和gyrA90。一线敏感菌株中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显著低于一线耐药菌株(P = 0.012)。性别与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533),年龄> 40岁组的氧氟沙星耐药率低于其余两组(P = 0.043)。结核初治组与复治组患者二线耐药率、CD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333、0.307)。 结论AIDS合并TB患者存在二线抗结核药物原发耐药,其中卷曲霉素耐药率最高,其次是氧氟沙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