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4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阴性支气管异物误诊和漏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阴性支气管异物误诊和漏诊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 5 a间证实误诊和漏诊阴性支气管异物 35例。结果 造成误诊和漏诊的原因有 :病史不详、接诊医师对本病认识或警惕性不够、X线检查方法不当或诊断经验不足、未及时行支气管镜检。结论 病史及临床表现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X线检查是诊断的主要手段 ,必要时应及时行支气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找出骨纤维结构不良的X线表现特点。方法对31例已确诊的骨纤维结构不良的病变部位、范围、病变形态和结构变化等X线平片的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1例中,累及四肢骨的有19例,累及肋骨的4例,累及颅面骨的8例;呈多骨型四肢骨为26%(5/19),而肋骨和颅面骨为100%(4/4;8/8);四肢骨和肋骨多骨型病变均发生在同一侧,而颅面骨约有50%的人累及双侧;四肢骨病人中89%的人病灶发生在骨干,而颅面骨均侵犯颅底骨和蝶窦。囊状透光区和膨胀改变发生率分别为83.9%和93.5%;硬化型改变只在颅面骨受累的病人中出现;磨砂玻璃样改变在四肢骨的出现率与颅面骨基本相同;虫蚀样改变在本研究中未发现。结论累及四肢骨的骨纤维结构不良主要为单骨型,病灶主要在骨干;而肋骨和颅面骨主要呈多骨型发病,颅底骨和蝶窦是较容易受累的部位;多个骨骼发生病变时,四肢骨和肋骨有同侧发病倾向性。就病变形态和结构来说,囊状膨胀改变是骨纤维结构不良的最主要表现,但颅面骨以硬化改变为主要表现。骨纤维结构不良随个体不同和累及部位不同,其X线表现呈多样性改变,同一个体多种X线表现可同时存在。因此,进行骨纤维结构不良的X线确诊需要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巨淋巴结增生症及其合并副肿瘤天疱疮(PNP)的临床、病理、CT表现及其特点。方法 总结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巨淋巴结增生症患者的临床、病理、影像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 不伴有PNP及肺部异常的14例巨淋巴结增生症患者,大部分无症状,极少数仅有下腹部不适或隐痛。伴发PNP及肺部异常的患者,其临床表现、CT及病理学特点等都较特殊。病理分型:透明血管型18例,混合型1例。CT扫描:18例表现为直径2.5~15 cm的单发结节或巨大软组织肿块,1例表现为左颈部多发肿大的淋巴结,直径1.5~5 cm;17例边缘光滑,10例密度均匀;7例钙化,均表现为中央区多发散在斑点状分支状钙化,其中5例伴周围散在多发斑点、条状钙化,1例同时伴有周边壳状及环状钙化;形态呈圆柱状或椭球形及球形;增强扫描动脉期及延迟期持续显著强化且与动脉几乎同步强化。结论 CT扫描是诊断巨淋巴结增生症的有效方法,特别是CT动态增强和延迟扫描,在明确诊断、指导手术及评价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对于伴发PNP及肺部异常的病例,早期诊断和手术切除体内巨淋巴结增生症瘤样病变为治疗和痊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15.
<正> 本文对我院1983年以来由临床检查发现为腹块,经超声与X线检查,并有手术、病理及随访证实的54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临床资料 54例腹部肿块患者中,男34例、女20例;年龄15~71岁。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者44例,未手术者10例,包括1例胰头癌、1例总胆管管癌,1例  相似文献   
16.
动脉内联用尿激酶和前列腺素E1治疗外周动脉阻塞性病变(附10例报告)李保郑玄中马朝军赵太生刘卓敏李运乾笔者自1992年10月至1994年9月对10例肢体动脉阻塞性疾病患者行动脉内联用尿激酶(UK)和前列腺素E1(PGE1)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17.
1981年6月在布鲁塞尔召开的第十五届国际放射学会议首次提出了数字X线摄影技术的物理及临床应用结果。数字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实际分为两种:一种是目前常用的数字点片成像(Digital Spot Imaging),即DSI;另一种是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即CR。CR装置开始主要用于肺部疾病的检查。目前已用于其它部位的摄影,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MRI)结合横轴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直肠癌术前诊断的价值。方法对疑诊直肠癌的55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术前进行高分辨MRI检查,并采用b值分别为600、1000s/mm2对患者进行DWI检查,测量瘤体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将影像结果与术后病理作对照。选取15例非直肠病变患者,将正常直肠壁与直肠癌的ADC值进行对照。结果高分辨MRI诊断直肠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符合率分别为95.7%(45/47)、50.0%(4/8)、89.1%(49/55)。高分辨MRI结合DWI诊断直肠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符合率分别为100.0%(47/47)、75.0%(6/8)、96.4%(53/55)。高分辨MRI对直肠癌T分期诊断总准确度为88.9%(40/45),对T2和T3期诊断准确度分别为87.5%(14/16)和89.6%(26/29)。同一b值下正常直肠壁与直肠癌瘤体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b值下不同分化级别直肠癌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分辨MRI结合DWI对直肠癌术前诊断及T分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DWI可以作为诊断直肠癌的重要补充序列。  相似文献   
19.
影像学检查对肿瘤所致上尿路梗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尿路造影、螺旋CT(SCT)、磁共振成像(MRI MRU)对上尿路肿瘤所致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上尿路肿瘤病例进行影像学检查分析,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尿路造影对上尿路肿瘤所致梗阻定位、定性及梗阻与扩张程度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3%、93%、100%;SCT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0%、90%、80%;MRI MRU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5,7%、71.4%、71.4%。结论:尿路造影为上尿路肿瘤首选且有重要价值的检查方法,对多数肿瘤的部位、形态、痛变范围及病因可作出明确诊断。SCT可作出明确的定性及分期诊断,对手术可切除性作术前评估,为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依据。MRI MRU可显示更多软组织病变信息,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实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B型超声检查与经皮穿剌胆道造影对40例肝外胆道阻塞患者的诊断比较,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40例中,诊断肝外阻塞的正确率B超和PTC均可达100%;定位正确率B超为95%,PTC为97.5%;定性正确率B超为55%,PTC为87.5%。B超的最大优点为非创伤性,应列为首选。PTC为创伤性检查手段,但对肝外阻塞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且同时可行胆道引流减压利于手术治疗。文中并详尽介绍了有关疾病的检查表现及作者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