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建立复方生地合剂中绿原酸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0:90),流速1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27 nm。结果绿原酸在0.0624-4.6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1.7%(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高,可用于复方生地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分析铺灸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0月本院分泌科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甲钴胺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痹症组方的铺灸治疗。记录患者通过神经肌电图测定治疗前后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并调查统计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表(BP)评分、VAS评分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VAS评分、BP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BP评分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的VAS评分、BP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铺灸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凸显了中医优势,减轻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的损伤程度,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4.
2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 DPN)是糖尿病患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发病率相对较高的一种,能够累及患者神经系统的各个部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致残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1]。有研究显示70%左右糖尿病患者会合并出现DPN的临床表现,其发生的机制较为复杂,且临床治疗药物疗效一般,因此多主张联合用药[2]。2009-01-2011-01,我们在甲钴铵注射液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灵龟八法开穴针刺联合复方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DPN 92例,并与单纯甲钴胺注射液治疗92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