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6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巨大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92例巨大肝癌手术切除治疗的效果、并发症和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巨大肝癌临床和病理特点:①肝硬化程度轻,健侧肝脏不同程度代偿性增大。②发病年龄较小。③肝癌巨大而未发现肝内转移,肿瘤与肝内及肝周大血管关系紧密,但多为推压关系。术中离断肝实质时间为(16.8±6.8)分钟,肝缺血时间为(20.1±3.8)分钟,失血量为(581±395)ml。术后无围手术期死亡。无胆汁漏、腹腔内大出血、腹腔内严重感染、凝血机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2、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8.9%、52.9%、32.8%和18.5%。复发相关因素主要为门静脉癌栓、肿瘤包膜、包膜浸润、手术彻底性、术中出血量、肝硬化程度。结论:掌握适当的适应症,注意术中操作和围手术期处理,巨大肝癌行手术切除术治疗安全可行并且有效。  相似文献   
12.
肝切除手术是一种常用手术,现已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肝脏外科疾病,如肝脏良恶性肿瘤、肝内胆管结石、肝外伤、肝脓肿、肝包囊虫病、肝门部胆管癌等。肝切除手术也是一种复杂的手术,有时手术难度大,容易发生大出血和急慢性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患者术前准确评估、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RhoC基因对胃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常规脂质体转染法将RhoC基因重组质粒转染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应用免疫细胞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法检测胃癌细胞转染RhoC基因重组质粒前后VEGF、bFGF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转染RhoC基因重组质粒在SGC7901细胞中有稳定表达。转染RhoC基因重组质粒SGC7901表达VEGF、bFGF明显强于对照组。结论 体外条件下RhoC基因可促进胃癌细胞VEGF、bFGF的表达。这可能是RhoC基因促进胃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分子基础。RhoC基因的表达可望作为估计胃癌转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迟发性腹腔内出血的原因与处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中术后腹腔内出血的情况。
结果:168例患者中有38例出现腹腔内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22.6%(38/168);因大出血而再次手术止血11例,发生率6.5%(11/168);再手术的病死率27.3%(3/11);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合并胰瘘或腹腔感染。
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内出血与胰瘘或腹腔感染密切相关。完善围手术期的处理,预防与及时发现、积极处理胰瘘和腹腔感染可以减少腹腔内迟发性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RhoC基因对肝癌HepG2细胞表达促血管生长因子(VEGF,bFGF)的影响。 方法:将pcDNA3.1-RhoC重组质粒和空载体pcDNA3.1转染HepG2细胞,用RT-PCR及免疫组化检测HepG2细胞的RhoC mRNA及RhoC蛋白表达情况;RT-PCR及免疫组化检测HepG2细胞VEGF和bFGFmRNA及蛋白的表达。将转染pcDNA3.1-RhoC重组质粒和空载体pcDNA3.1的HepG2细胞接种裸鼠,观察肿瘤的成瘤率。结果:与转染空载体pcDNA3.1的HepG2细胞相比,转染pcDNA3.1-RhoC重组质粒的细胞表达RhoC mRNA及RhoC 蛋白增强,其表达VEGF和bFGFmRNA及蛋白明显增强(P<0.01);重组质粒转染组成瘤率高于空载体组。结论:RhoC表达可促进HepG2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成因子。RhoC可促进肝癌细胞分泌促血管生长因子,可能是促进肝癌侵袭、转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探讨常规腹腔镜器械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和实效性。2009年9月—2011年6月使用常规腹腔镜器械完成经脐单孔LC 28例(单孔组),同期三孔法LC 30例(三孔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主观满意度。58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单孔组28例均无中转三孔法。两组术中和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单孔组住院时间和后20例手术时间与三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主观满意度评分高于三孔组(P0.01)。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条件下,使用常规腹腔镜器械行经脐单孔LC是安全可行的,美容效果和微创优势更突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γ-干扰素(γ-IFN)对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Hep-G2)表达Fas,Bcl-2的影响。方法:应用γ-IFN预处理Hep-G2,用阿霉素诱导凋亡,MTT法分析细胞死亡率,电镜观察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γ-IFN作用于Hepp-G2细胞过程中Fas,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 γ-IFN预处理的Hep-G2表达Fas增强,表达Bcl-2减弱(P<0.05),γ-IFN预处理后Hep-G2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提高(P<0.05),结论:γ-IFN对肝癌细胞株Hep-G2Fas,Bcl-2表达有影响,并可提高肝癌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癌肝转移中胃镜组织及肝转移癌组织中RhoC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T-PCR)分析28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GC)及癌旁胃粘膜组织(PGMT)、肝转移癌(ML)组织中RhoC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Rhoe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GC组织中RhoC mRNA光密度相对值为0.135±0.065;PGMT的光密度相对值为0.118±0.074,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ML中RhoC mRNA光密度相对值为0.641±0.113,与GC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RhoC蛋白的表达中,癌旁胃粘膜组织、胃癌组织、肝转移癌灶组织的灰度值分别为(128.523±11.486)U,(146.694±7.079)U,(162.351±14.612)U。经Student's 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久(P<0.05);ML中RhoC mRNA及蛋白光密度相 对值明显高于GC(P<0.05)。结论:RhoC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胃癌转移有关,可用作判定胃癌转移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尾状叶切除治疗肝肿瘤及肝尾状叶结石的适应症及手术方法。方法:分析肝尾状叶切除术的术前评估、手术方式、注意事项和术后并发症。结果:22例中原发性肝癌15例,肝血管瘤4例,肝尾状叶结石2例,肝门部胆管癌1例。肿瘤直径2~18cm。左侧入路9例,右侧入路8例,肝正中裂切开径路5例。行肝尾状突肿瘤切除9例,肝左尾状叶肿瘤切除5例,肝全尾状叶切除术8例。其中,联合行Ⅰ+Ⅸ+Ⅴ+Ⅵ段切除7例,Ⅰ+Ⅱ十Ⅲ+Ⅳ段切除5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肝尾状叶切除术1例。肝实质离断时间(20.8±11.6)分钟,出血量(340±250)ml。术后无围手术期死亡,无肝衰、胆汁漏、腹腔内大出血及严重感染,中量胸水3例,肺部感染2例。结论:术前影像检查及正确评估为手术成败关键。术中宜先易后难,争取良好的术野显露,分离肝短静脉时应细致,正确处理肝断面,必要时正确使用术中B超,上述措施可使肝尾状叶切除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重度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在加强围手术期处理的前提下,行脾切除 贲门周围离断术联合肝癌局部切除35例,联合术中射频毁损49例。结果:肝癌切除组和术中射频治疗组术后3年生存率分别为60.6%和67.3%,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和4.1%,无围手术期死亡,无肝衰、胆汁漏、腹腔内大出血及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原发性肝癌合并重度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病例,在重视加强围手术期处理的同时应根据病情合理选择外科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治疗肝癌和门脉高压,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