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的处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09年6月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的53例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肝功能Child A,B级患者44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经腹胆囊全切除术、胆囊大部分切除术、胆囊切开取石造瘘术、经腹腔镜胆囊全切除术、胆囊切除+脾切除术、一期和二期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肝左外叶切除+胆道手术。治愈率84.1%(37/44),并发症发生率22.7%(10/44),无死亡病例。肝功能Child C级患者9例,采用内窥镜治疗5例,非手术治疗4例,治愈率11.1%(1/9),并发症发生率55.6%(5/9),病死率为22.2%(2/9),死亡原因为大出血和肝功能衰竭。
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胆石症患者术前应综合评估,肝功能Child A,B级患者应采取尽可能创伤小的手术以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降低病死率,肝功能Child C级患者应视为手术禁忌,采取内窥镜或内科治疗。

  相似文献   
12.
郑宝珍  陈中  刘鲁岳  刘晓明  倪家连 《肝胆外科杂志》2011,19(6):480+479-480,479
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s,GSTs)是一组来源于胃原始间质细胞的缺乏分化或未定向分化的非上皮性肿瘤,是消化道独立的一类间叶性肿瘤[1]。GSTs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常使其诊断困难,部分高危组GSTs因复发和远处转移导致愈后不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Roux-en-Y胆肠吻合术治疗胆道恶性梗阻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胆道恶性梗阻需行胆肠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改良Roux-en-Y胆肠吻合术21例(改良组),同期行经典Roux-en-Y胆肠吻合术15例(经典组)。改良Roux-en-Y胆肠吻合术在传统袢式吻合的基础上作了两项改进:①不切断空肠,输入袢和输出袢之间行侧侧吻合;②近段输入袢空肠结扎,阻断肠内容物进入肠道。观察两组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返流性胆管炎减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术中胆肠吻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返流性胆管炎发生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减黄效果均明显,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良Roux-en-Y胆肠吻合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尤其适用于高龄无法行根治性手术的恶性胆道肿瘤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改良Roux- en-Y胆肠吻合术式与经典胆肠吻合术式在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济南军区总医院2007-06-2010-06期间共收治3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需行胆肠吻合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行改良Roux- en-Y胆肠吻合术式的患者21例,行经典Roux-en-Y胆肠吻合术式15例.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返流性胆管炎减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改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返流性胆管炎发生率均显著减少,两种术式的减黄效果无明显差异.结论 改良Roux-en Y胆肠吻合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既操作简单,又有利于患者术后器官功能康复,可以作为胆肠内引流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贲门周围壁内外双重断流术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近远期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2008年1月我院367例行贲门周围壁内外双重断流术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手术前后门静脉的血流变化,比较术前和术后1周和1、6、12个月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胆红素(TB)、血浆总蛋白(TP)、血浆白蛋白(ALB)等肝功能指标。结果:术前平均自由门静脉压为(36.2±4.2)cmH2O,术后为(31.4±3.3)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门静脉血流速度和血流量较术前显著降低,肝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流量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月肝功能各指标较术前无明显改变(P〉0.05),术后6、12月肝功能各指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贲门周围壁内外双重断流术能适度降低门静脉压力,同时强化肝动脉灌注,对维持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近期肝功能、改善术后远期肝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胰腺外伤21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胰腺外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6年8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21例胰腺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13例行CT检查,7例考虑有胰腺损伤,阳性率53.8%;14例行B超检查,2例考虑为胰腺损伤;腹腔穿刺液13例查淀粉酶,9例明显升高;1例漏诊,其余均经术中探查确诊.本组均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单纯引流4例,胰腺缝合修补7例,胰体尾切除6例,胰体尾断端与空肠行Roux-Y吻合术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胰头清创缝合加十二指肠改良憩室化手术1例,治愈18例,死亡3例.结论 腹腔淀粉酶测定和CT联合应用可提高胰腺损伤的早期诊断率,术中仔细探查胰腺是防止遗漏胰腺损伤的重要措施,以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原则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提高胰腺损伤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贲门及近端胃壁内外(壁内外)双重断流术式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致上消化道出血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1989年至2008年我院住院的367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壁内外双重断流术,择期手术309例,急诊手术58例;随访1~19年,平均随访16年。结果早期止血率100%,术后门静脉压力平均下降4.3cmH2O,再出血共8例,再出血率2.5%。1~5年、6~10年、11~19年存活率分别为83.05%、91.85%、92.80%。结论壁内外双重断流术式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致上消化道出血即时止血率高、并发症少、再出血率低、长期生存率高,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致上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的重要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腘静脉肌袢代瓣术由psathakis首创 ,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液倒流的优选手术方法之一 ,尤其是因种种原因无法施行瓣膜修复 ,瓣膜移植术等重度血液倒流性病例 ,肌袢形成术是唯一可以选择的治疗手段 ,但术后且有粘连发生。几丁糖具有抑制纤维细胞生长 ,防止组织粘连的作用[1,2 ] 。我们对 2 8例行静脉代瓣涂布 2 %几丁糖 ,观察其预防静脉肌袢代瓣术粘连的作用。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资料 从 1 997 0 4~ 1 999 1 0 ,我们共收治 2 8例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男 1 8例 ,女 1 0例。年龄 35~ 68岁 ,平均 4 6岁。左下肢 1 9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 19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收集其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肿瘤直径57~140mm.位于胰头部2例,胰体尾部11例,胰腺尾部6例.18例患者随访5~67个月,1例肝转移瘤患者二次手术后随访11个月,均无复发转移.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一般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多能早期发现病变.此病多能完整切除,预后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Roux-en-Y胆肠吻合术治疗高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21例70岁以上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传统手术组和改良手术组。比较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减黄疗效、返流性胆管等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采用改良Roux-en-Y胆肠吻合术治疗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肠功能恢复时间较传统治疗明显缩短,返流性胆管炎发生率亦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种术式的减黄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良Roux-en-Y胆肠吻合术治疗高龄恶性梗阻性黄疸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有利于患者术后器官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