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那屈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目的 :探索那屈肝素钙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治疗前后凝血因子I(Fg) ,凝血因子Ⅱ (昔名凝血酶原 )时间 (PT) ,血小板粘附率 (PAR) ,总胆固醇(TC)及三酰甘油 (TG)的变化。方法 :4 0例脑梗死病人 [男性 2 8例 ,女性 12例 ,年龄 (6 4±s9)a],除常规治疗 (甘露醇、尼莫地平等 )外 ,给予那屈肝素钙0 .4mL(4 10 0IUAXa)sc ,bid× 10d ,治疗前后测定Fg ,PT ,PAR ,TC及TG并以 38例脑梗死病人用常规治疗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 72 % ,2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治疗前后Fg降低(0 .7± 2 .0 ) g·L- 1,PT延长 (3± 9)s ,PAR降低(3.9± 2 .0 ) %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或P<0 .0 5) ,血脂改变无显著意义 (P >0 .0 5)。结论 :那屈肝素钙具有抗凝溶栓作用 ,对急性脑梗死有效 ,且无增加再出血的危险。 相似文献
42.
纳洛酮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的疗效。方法 :SAH 72例 ,分为 2组。治疗组 4 0例 ,对照组 32例。对照组按病情给予降颅压药、激素、止血药、钙通道拮抗药、降血压药、降血糖药及营养脑神经药等常规治疗 ;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 0 .8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 10 0mL中iv ,gtt ,bid ,疗程均为 1mo。结果 :经 1个疗程治疗后 ,纳洛酮组基本痊愈率 75 % ,对照组 34% ,2组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0 .0 1)。纳洛酮组脑血管痉挛和脑梗死发生例数为 (2 / 4 0 )和 (1/ 4 0 )与对照组 (8/ 32 )和 (5 / 32 )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使用纳洛酮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3.
本文将用Naloxone与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作用治疗由精神分裂症所致顽固性幻觉及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情感淡漠,退缩等临床表现,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用法为纳洛酮0.4mg溶于5%糖盐溶液中静滴,每日一次,连续用药30天,未见有毒付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 为了解脑梗死患者血清镁含量的变化。方法 检测65例脑梗死患者.50例对照组的血清镁含量并对比分析。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清镁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血清镁含量越低,其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结论 血清镁含量的降低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与脑梗死的预后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心肌缺血的疗效。方法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心肌缺血5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26例。对照组按病情给予降颅压、激素、止血、降压、降血糖及营养脑神经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北京四环制药厂生产,0.4mg/支)0.8mg加入0.9%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两次,疗程一个月。结果 经一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基本治愈率81.3%,对照组50.0%,治疗组基本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使用纳洛酮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心肌缺血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6.
目的:了解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不同病程的体液免疫功能,以及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选择2000-01/2005-03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3例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按有无肺部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分为肺部感染组60例和对照组53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测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按其治疗后减分率评估其疗效(91%~100%为基本痊愈,≥18%均为有效);同时检测患者血清IgA,IgG,C3,C反应蛋白,白蛋白评估其体液免疫功能。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13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体液免疫功能各指标比较:对照组患者血清IgA,IgG,C3,C反应蛋白,白蛋白水平在病程1,10和20d比较无差异(P>0.05);同时相点,肺部感染组相应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1),且病程越长,血清中各指标的水平越低。②脑卒中疗效:肺部感染组基本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低于对照组(18%比38%;68%比94%,P<0.01)。结论: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体液免疫功能低下,是导致肺部感染的原因之一,且病程越长,功能越低下,并且能影响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观察第4代银杏叶提取物杏丁注射液加针灸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后瘫痪肢体恢复运动功能及对血液黏稠度的影响,并与复方丹参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2-11/2004-12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①杏丁组(n=44),杏丁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同时加以针灸治疗。②复方丹参组给予复方丹参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0d后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50项,上肢33项,下肢17项,每项2分,满分100分,<50分为有严重运动障碍)评估瘫痪肢体运动功能,并对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黏附率及血脂等生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6例进入结果分析。①Fugl-Meyer运动功能得分:杏丁组治疗后显著高于复方丹参组(上肢:20.12±4.78比13.45±4.48;下肢:23.15±6.12比16.25±5.34,P<0.01)。②杏丁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血小板黏附率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P<0.01),三酰甘油及胆固醇无明显改变(P>0.05)。而复方丹参组以上各生化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0,两组比较,杏丁改善血凝优于复方丹参(P<0.01)。③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早期使用杏丁加针灸治疗改善急性脑梗死后瘫痪肢体运动功能安全有效,且疗效优于复方丹参。 相似文献
49.
目的:评价SPECT脑血流显像在癫痫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43例儿童癫痫发作间期进行了^99mTCECD SPECT、EEG及CT扫描检查。结果SPECT异常阳性率72.1%,明显高于CT阳性率13.7%(P<0.01)和EEG的阳性率60.5%(P>0.05)。癫痫病灶的分布以颞叶最多,SPECT定位诊断优于EEG(P<0.01)。有产伤及脑外伤儿童的SPECT异常率高于其他病因的患者(P<0 相似文献
50.
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a)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血清脂蛋白(a)[Lp(a)]含量的增高与脑梗死的关系.探讨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检测65例老年性脑梗死血清Lp(a)含量并与5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Lp(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Lp(a)含量的增高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