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板蓝根胶囊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2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临床常见病,笔者用本校生物系提供的板蓝根胶囊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收到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大50岁,最小18岁;病程最长10个月4例,最短2天1例,3~14天4例,15天~5个月9例,6~8个月2例。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恙虫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30例恙虫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恙虫病患者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有并发症的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的 (P <0 .0 5 )。恙虫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 <0 .0 1) ,有并发症较无并发症的明显减少 (P <0 .0 5 )。结论 血清细胞因子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可作为恙虫病病情变化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33.
黄扬  韩焕钦  郑伟强 《肝脏》2021,26(5):571-574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 SBP )是肝硬化患者一种常见的感染类型.SBP是指无明确腹腔内病变来源(如消化道穿孔)的情况下发生的腹膜炎,是病原微生物在腹腔引起的感染性疾病[1 ].门诊患者SBP患病率为1.5%~3.5%,住院患者SBP患病率约为10%[2...  相似文献   
34.
目的 开发诸氏鲻虾虎鱼(Mugilogobius chulae)多态性微卫星标记,为诸氏鲻虾虎鱼的遗传背景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磁珠富集法,以生物素标记的(AC)15为探针,构建了诸氏鲻虾虎鱼微卫星富集文库。经克隆、筛选、测序后,设计合成微卫星引物,利用野生群体对微卫星引物进行多态性筛选和评价。结果 共获得74个含有微卫星重复单元的序列,根据微卫星序列共设计出33对微卫星引物。利用30个野生诸氏鲻虾虎鱼样本对33对引物的微卫星位点进行了评价,其中有12个位点表现出多态性,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及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2.9167、2.2311、0.4583、0.5633和0.4474。结论 本研究为我国本土小型海水鱼类诸氏鲻虾虎鱼微卫星标记的首次开发,所筛选的微卫星标记将为诸氏鲻虾虎鱼遗传质量控制及监测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5.
郑伟强 《海峡药学》2021,33(3):157-159
目的 探讨抗病毒药奥司他韦与中成药小儿肺咳颗粒联合使用对于儿童流行性感冒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 62例儿童流行性感冒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采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观察组32例采用磷酸奥司他韦联合小儿肺咳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  相似文献   
36.
郑伟强  龙尧 《现代免疫学》1999,19(6):371-372
我们应用双单克隆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了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和IL8水平,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临床确诊的32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并以40例正常人和20例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作为对照。1-2 方法 试剂盒:由第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提供。按说明书操作。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为偏态,故先做对数转换,算出对数珋x±s后,再反对数得出实际含量,并以珋x±s表示,采用t检验。2 结果2-1 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IL8变化 32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SH)血清T…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特点及诊断。方法 总结我院收治的1 例胸膜恶性孤立性纤维瘤患者临床资料, 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为73 岁男性, 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气促、活动后气促明显, 胸部CT表现为左肺下叶见巨大肿块影大小约20 cm×14 cm×13 cm, 其内以软组织密度为主, 边缘尚清, 增强后肿瘤内见多发迂曲蚓状肿瘤血管, 病变呈轻度不均匀强化, 左肺上下叶静动脉明显受压变窄, 纵隔向右推移, 左侧胸腔内见液性密度阴影。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取出组织送病理检查, 镜下见少许纤维组织和肌成纤维细胞分化的梭形细胞, 形态学倾向于间叶组织来源。术后肿瘤标本病理检查镜下示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组成为主, 纵横交错排列, 细胞丰富区细胞尖细、波浪状, 或栅栏状, 呈细胞纤维样结构, 细胞稀疏区, 细胞明显异型性, 核多形, 核分裂像易见, 间质灶性坏死; 免疫组化示CD34( + ) , CD99( + ) ,Vimentin( + ) 。最后诊断为: 左侧纵隔胸膜恶性孤立性纤维瘤, 手术切除后康复出院, 半年后复查无复发。结论 胸膜恶性孤立性纤维瘤临床无特异性, 诊断主要靠病理以及免疫组化, 主要治疗手段为外科手术切除, 若术前无远处转移则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8.
目的 研究室内人工繁育诸氏鲻虾虎鱼的形态与生长特性,为其开发应用积累生物学资料.方法 室内恒温(24℃~ 26℃)培育诸氏鲻虾虎鱼,采用SPSS软件分析其形态、生长特征参数.结果 雌雄诸氏鲻虾虎鱼体长/头长、头长/眼径、头长/尾柄长、头长/尾柄高4项比例性状差异显著;全长、体长、体质量与日龄的关系式分别为LT=5.2×10-7t3-0.0007t2+0.2583t+0.5666(R2=0.995)、LB=4.6×10- 7t3-0.0006t2+0.2239t+0.477(R2=0.993)、WB =-8.0×10-7t3-0.0002t2+1.7226t-63.732(R2=0.997);体长与体质量的关系式为W=0.0136LB3.1103(R2=0.977); Bertalanffy模型也可较好拟合诸氏鲻虾虎鱼的全长、体质量与日龄关系,拟合曲线分别为:LT=37.5×(1-0.6e-0012t)3;WT=775.7×(1-1.68e-008t)3;诸氏鲻虾虎鱼的肥满度随个体生长而逐渐升高;雄鱼生长较快.结论 诸氏鲻虾虎鱼全长、体长和体质量的日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全长、体长的日均增长量在仔、稚鱼期逐渐增加,其后增速减慢;体质量的日均增长量从幼鱼期至成鱼期逐渐增加,250日龄后则呈下降趋势;个体生长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分析乙型流感病毒在佛山地区的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2012 - 2019年佛山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采集的流感样病例标本,采用实时荧光RT - PCR检测流感病毒,应用SPSS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012 - 2019共检测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9 222份,乙流阳性率为5.73%,其中BV阳性率为2.21%,BY阳性率为3.52%。在佛山地区,春夏冬均可能为乙流的流行季节。幼托儿童,小学生为乙流的主要易感人群。不同谱系的乙流毒株在男女之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佛山地区乙流的两个谱系均有流行。本地区乙流的流行季节性明显。应加强对重点易感人群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40.
诸氏鲻虾虎鱼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诸氏鲻虾虎鱼的营养需要、科学配制其饲料。方法用常规方法测定诸氏鲻虾虎鱼的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诸氏鲻虾虎鱼的含肉率为(65.20±3.82)%,肌肉(鲜样)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分别为(79.40±0.03)%、(17.54±0.31)%、(0.62±0.09)%和(2.34±0.07)%,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蛋氨酸和胱氨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甲酯(DHA)含量较低。结论诸氏鲻虾虎鱼饲料应低脂,适当添加色氨酸、蛋氨酸和胱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及硅藻、红藻或褐藻等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