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9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0篇
口腔科学   58篇
临床医学   133篇
内科学   97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98篇
综合类   326篇
预防医学   149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145篇
  2篇
中国医学   145篇
肿瘤学   4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 毫秒
41.
跟骨骨折中跟骨结节部骨折占1%-3%左右[1,2],通常情况下,踝关节背曲压力是跟骨后结节撕脱性骨折的主要诱发因素。临床分跟骨结节部骨折为两类,一类为鸟嘴状骨折,另一类为撕脱性骨折[3]。本研究探讨了皮肤严重挫伤合并跟骨后结节撕脱型骨折患者的影像学特点,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跟骨后结节撕脱型骨折合并皮肤严重挫伤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03例(93.6%),女性患者7例(6.4%),年龄66~73岁.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眼部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5例肾透明细胞癌眼部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光镜观察,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Kpan、EMA、CAⅨ、vimentin、CD10、CK7、CEA、HMB-45等抗体的表达。结果 5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42~68岁。眼眶转移4例,眼睑转移1例,左眼3例,右眼2例。眼眶转移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眼球突出与眼部肿胀不适,眼睑转移患者临床表现为眼睑新生物。原发肿瘤至转移癌间隔时间10~23年,平均间隔时间14.4年。眼观:灰白、灰红色结节样肿物。镜检:肿瘤细胞界限清晰,胞质透明,呈巢状分布,巢周有纤细的纤维间隔分隔,并富于薄壁血管。免疫表型:CKpan、EMA、CAIX、vimentin、CD10均阳性,CK7、CEA、HMB-45、SMA、CD117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10%~30%。患者随访2~6年,未见复发。结论肾透明细胞癌眼部转移临床罕见,临床表现与眼部原发肿瘤无特殊性,确诊依赖于病理活检。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眼眶,且通常与原发癌间隔时间较长,因此有肾癌病史的眼眶肿瘤患者应考虑转移性肾癌可能性,以提高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成人根尖诱导成形术后根尖封闭类型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根尖闭合不全伴慢性根尖周炎的成人患牙50例,用Metapex糊剂进行根尖诱导成形术,至根尖完全封闭后进行永久根充。并以同颌同名牙为对照,分别将发病年龄、根尖发育程度、病变时间与术后根尖封闭类型进行Spearman秩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成人根尖诱导成形术后牙根发育情况均与同颌同名牙不一致,根尖发育占20%(Frank Ⅱ型),根尖不发育伴根尖硬组织封闭占70%(Frank Ⅲ型),根尖封闭类型与病变时间呈正相关,与发病年龄、根尖发育程度呈负相关。结论:成人根尖诱导成形术根尖多不继续发育,仅有根尖部硬组织封闭;发病年龄越大、根尖发育越好(平行或内聚状),病程越短,术后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44.
前列腺增生症伴膀胱结石腔内治疗体会(附1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伴膀胱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6例前列腺增生症伴膀胱结石的患者采用经电切镜外鞘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联合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进行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治疗成功,无膀胱穿孔或发生TUR综合症,未见结石复发,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同期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和气压弹道碎石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的一种高效、安全、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阳和汤加减联合骨搬移术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感染性骨不愈合的效果。方法以2014-05~2015-12该院收治的87例股骨干骨折术后感染性骨不愈合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4例。治疗组采用骨搬移术结合阳和汤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率、复发率、骨折愈合时间、肢体缩短幅度。结果治疗组的感染率、复发率分别为4.55%、6.82%,比对照组的20.93%、23.26%低;治疗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肢体缩短幅度比对照组小,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干骨折术后感染性骨不愈合患者行阳和汤加减联合骨搬移术治疗,能有效降低感染复发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降低肢体缩短幅度,临床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 系统评价严肃游戏在心肺复苏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Wiley online library、Elsevier、Web of Science、SpringerLink、OVID等数据库中关于严肃游戏应用于心肺复苏培训教学中的随机对照试验。严格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采用GRAEDpro GDT在线工具评价结局指标的证据质量等级。结果 经筛选后纳入8篇研究,共691名培训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基于严肃游戏的心肺复苏培训教学形式和传统心肺复苏培训教学形式对理论考核成绩[SMD=-0.42,95%CI(-1.36,0.53),P=0.39]、技能考核成绩[SMD=-0.76,95%CI(-2.22,0.69),P=0.30]、按压深度[MD=-3.17,95%CI(-0.18,6.53),P=0.06]及按压频率[MD=-0.20,95%CI(-7.29,6.89),P=0.96]的影响,差...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观察PDCA循环管理法促进阿糖腺苷合理应用的效果。方法 采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随机抽取成都儿童专科医院2019年7—12月(干预前)和2020年1—6月(干预后)应用阿糖腺苷的儿科急诊处方,各600张。以干预前为对照组,干预后为观察组。利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阿糖腺苷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整改。对比实施PDCA管理前后急诊科阿糖腺苷使用率、用药合理率、无适应证用药、用药不适宜、溶媒不适宜及联合用药不适宜改善情况,评价PDCA循环管理法在本轮改进中的效果。结果 通过一轮的PDCA循环管理后,阿糖腺苷使用人次占比由2019年下半年的8.77%下降到2020年上半年的4.92%;急诊科阿糖腺苷不合理处方由287张(47.83%)减少至149张(24.83%);无适应证用药处方数由185张(30.83%)减少到105张(17.50%);用量不适宜处方数由40张(6.67%)减少到22张(3.67%);溶媒选择不适宜处方数由28张(4.67%)减少到8张(1.33%);联合用药不适宜处方数由34张(5.67%)减少到14张(2.33%)。上述各项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榛蘑脂溶性部分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提取法从食用菌榛蘑中提取脂溶性成分,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采用DPPH法测定榛蘑脂溶性部分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鉴定出35个成分,占脂溶性部分的90.83%以上。结论:榛蘑脂溶性成分主要为酯类和饱和烷烃类物质;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随着浓度的加大而不再加大。  相似文献   
49.
开展老年社会工作教育,培养为老龄化社会的老年人服务的社会工作人员,是时代的需要。在目前老年社会工作教育中,存在两方面的误区:一是学生对老年社会工作这门课接受度不高,二是缺少适合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适用的教材。针对此问题,提出发展老年社会工作教育的对策如下:一确立以人为本的学科理念;二是教学相长:三是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四是精心设计课程体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激励式护理联合硬膜外镇痛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8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产房待产的1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初产妇行常规产科护理干预和硬膜外镇痛,观察组50例初产妇行激励式护理联合硬膜外镇痛。比较2组初产妇的产程、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现时疼痛强度评分(PPI)、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和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硬膜外镇痛前(T0)、宫口全开时(T2)和分娩时(T3),观察组的PPI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镇痛药物使用量和自控镇痛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2组在产前2 h和产后2 h的SAS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产后2 h均较产前2 h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在产前2 h和产后2 h的评分均较同期对照组更低(P均<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