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2篇 |
免费 | 19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2篇 |
临床医学 | 17篇 |
内科学 | 7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8篇 |
外科学 | 9篇 |
综合类 | 57篇 |
预防医学 | 13篇 |
眼科学 | 8篇 |
药学 | 23篇 |
中国医学 | 30篇 |
肿瘤学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目的 探讨硬腭黏膜移植联合周围皮瓣转移修复眼睑全层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1年3月~2013年3月,于丽水市人民医院眼科诊治的12例眼睑恶性肿瘤(基底细胞癌6例,睑板腺癌2例,鳞状上皮细胞癌2例,恶性黑色素瘤2例)行冰冻切片监控肿瘤边缘切除后全层眼睑缺损的患者,术中用自体游离硬腭黏膜移植片替代睑板和结膜,再造后层眼睑;转移周围皮瓣覆盖于硬腭黏膜之上,代替缺损的眼睑皮肤进行眼睑重建.术后对眼睑形态、眼睑功能进行观察.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所有患者硬腭黏膜植片及转移皮瓣全部成活,眼睑形态及功能均基本恢复,眼睑活动自如,闭合良好,无挛缩,无眼睑内外翻畸形,无一例复发.结论 采用硬腭黏膜移植联合周围皮瓣转移,可以一次性修复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全层缺损的皮肤、睑板、结膜,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3.
除风益损汤治疗白内障术后葡萄膜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膜炎是白内障术后最常见的炎性反应之一。临床多用皮质类固醇、前列腺素抑制剂、散瞳等方法治疗。笔者应用中药除风益损汤联合局部滴眼控制白内障术后葡萄膜炎疗效尚佳,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100例(100眼),均来源于2004年7月~2005年12月间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相似文献
64.
外伤性白内障在儿童白内障中多见,也是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单纯白内障摘除造成高度屈光参差,影响小儿双眼单视功能.人工晶体植入可以大大减少术后双眼的屈光参差,有利于双眼单视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5.
66.
67.
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影响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对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性研究。方法对42例外伤性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进行视觉质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分析,并通过Logistic回归性分析找出对其视觉质量的影响性研究。结果示伤口大小、初次治疗时间、视网膜脱离、术前有PVR、术前视网膜受损伤、有玻璃体积血、视神经损伤及术后并发症等因素与人工晶体移植的视觉效果有关,P〈0.05。结论人工晶体移植的视觉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对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中双特异性磷酸酶8(DUSP8)DUSP8与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1之间的相互作用, 及其对RA-FLSs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培养RA-FLS和正常FLS,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两组细胞DUSP8 mRNA表达水平。采用细胞转染技术及RNA干扰技术, 构建DUSP8过表达细胞系及DUSP8沉默细胞系。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 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DUSP8、MAPK1、p-MAPK1、ki-67、Bax蛋白表达水平。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分析DUSP8与MAPK1的空间共定位, 免疫共沉淀实验分析DUSP8与MAPK1蛋白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DUSP8在RA-FLS mRNA[(2.4±0.6)和(11.2±0.8), t=21.63, P<0.001]和蛋白表达[(0.24±0.04)和(0.74±0.08), t=9.45, P<...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C-Fos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相互作用参与调控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FLS)增殖、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RT-q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RA-FLS和正常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细胞C-Fo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将RA-FLS细胞分为C-Fos过表达组(转染pcDNA3.1-Myc-C-Fos质粒)、过表达对照组(转染pcDNA3.1-Myc空质粒)、C-Fos沉默组(转染siRNA-C-Fos)、沉默对照组(转染siRNA-NC)和空白对照组(未加任何处理)。细胞计数试剂(CCK-8)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 流式细胞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的变化, 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C-Fos、MAPK14、p-MAPK14、ki-67、Bax蛋白表达水平。间接免疫荧光实验检测C-Fos和MAPK14在细胞中的定位关系。免疫共沉淀方法检测C-Fos-MAPK14的相互作用关系。采用GraphPad Prism 5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正态分布的数据以±s表示, 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应采用方... 相似文献
70.
目的比较不同置入途径下使用Y形钢板和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以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70例肱骨髁间骨折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所选择的固定材料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双钢板组(35例)和Y形钢板组(35例)。两组患者中均各有18例采用尺骨鹰嘴截骨置入途径,17例采用肱三头肌舌形肌瓣置入途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关节功能以及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疼痛以及负面情绪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关节功能以及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疼痛以及负面情绪发生情况均无差异(P0.05)。采用尺骨鹰嘴截骨置入途径的患者,其关节功能及生活能力恢复情况、术后疼痛以及负面情绪控制均优于同组采用肱三头肌舌形肌瓣置入途径的患者(P0.05)。结论使用Y形钢板和双钢板固定材料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采用尺骨鹰嘴截骨置入途径的手术方式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