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21.
汪骏  邹若飞  汪莹 《武警医学》2005,16(9):674-674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一直是临床药学、治疗学面临的重要课题。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有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鉴于此,我们调查了我院2004年1月~2004年6月处方中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并做了初步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随机抽取我院西  相似文献   
22.
处方是药物治疗和药剂配制的书面文件,其中医师处方是医师为病人医疗或预防需要用药的书面文件,具有法律上、技术上和经济上的责任,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医疗效果.医师处方应严格按照<处方制度>及<处方管理办法>来书写,这样才能保证处方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23.
临床输液反应原因的综合分析与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输液反应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根据文献报道的输液反应,结合我院临床输液疗法开展的实际情况,考察细菌内毒素、不溶性微粒、配伍用药、环境等引起输液反应的因素.结果发生输液反应的输液残液中,细菌内毒素和不溶性微粒均显著增加,配伍用药、配液与输液的环境、输液的包装材料等已成为引起输液反应的重要因素.结论规范输液疗法的操作及合理配伍用药是预防和减少输液反应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4.
国家应重视对大型医用设备的研制和监督管理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药械科(230041)邹若飞,廖正春当代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在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工艺结构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象征综合科学技术水平的新的工程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  相似文献   
25.
国务院于2005年8月3日颁布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卫生部于2005年11月14日印发了《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并于2007年2月14日发布了《处方管理办法》,对我国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管理及合法、安全、合理使用起到了规范和促进作用。自上述法规实施以来,笔者发现上述法规中有一些问题需要完善,现提出供以后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26.
口服药物服用的最佳时间和方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口服药物具有服用方便、疗效可靠、病人易于掌握等优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许多口服药物的最佳服药时间与药物的疗效密切相关,用药时间、方法和剂量是临床安全有效用药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7.
非药物配伍引起输液不溶性微粒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考察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加药过程及加药环境对输液不溶性微粒的影响.方法 取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及5%葡萄糖注射液,分别在病房治疗室和净化洁净室,模拟加药及输液操作制备样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以光阻法测定样品中的不溶性微粒.结果 与未模拟加药及输液操作前的输液比较,在病房治疗室和净化洁净室制备的样品中,≥10 μm 的不溶性微粒均有显著增加(P<0.05),≥25 μm 的不溶性微粒均增加不明显(P>0.05);于病房治疗室制备的样品与净化洁净室制备的样品比较,≥10 μm 的不溶性微粒增加显著(P<0.05),≥25 μm 的不溶性微粒增加不明显(P>0.05).结论 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加药过程及病房治疗室中加药,可使输液中≥10 μm 的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8.
29.
我院住院病人抗菌药使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提高临床合肥使用抗菌的水平,增强疗效,降低不良反应。方法:收集我院住院药房1999年1-6月份1592张处方,统计部分抗菌药消耗量,并进行处方一般情况分析。结果:部分口服抗菌药中用量最大的为头孢氨苄较囊,较贵重抗菌药中用量最大的头孢噻肟钠,同时,还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结论:告诫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抗菌药使用原则,保证抗菌药的使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0.
影响掌握用药剂量的因素众多,但药品包装这一因素往往易被忽视。笔者对18家药厂生产的17种20个内服药品包装进行了调查,发现有15个内服药品的包装不利于掌握服用剂量。主要情况有以下几种:(1)液体药品投药瓶上无刻度或未附量具;(2)固体制剂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