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998篇 |
免费 | 2337篇 |
国内免费 | 141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16篇 |
儿科学 | 407篇 |
妇产科学 | 434篇 |
基础医学 | 1798篇 |
口腔科学 | 537篇 |
临床医学 | 7331篇 |
内科学 | 3434篇 |
皮肤病学 | 544篇 |
神经病学 | 734篇 |
特种医学 | 153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1篇 |
外科学 | 2926篇 |
综合类 | 13190篇 |
预防医学 | 6254篇 |
眼科学 | 492篇 |
药学 | 5602篇 |
94篇 | |
中国医学 | 4968篇 |
肿瘤学 | 12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46篇 |
2023年 | 977篇 |
2022年 | 1023篇 |
2021年 | 1338篇 |
2020年 | 1156篇 |
2019年 | 979篇 |
2018年 | 1026篇 |
2017年 | 695篇 |
2016年 | 901篇 |
2015年 | 997篇 |
2014年 | 2388篇 |
2013年 | 2157篇 |
2012年 | 2418篇 |
2011年 | 2470篇 |
2010年 | 2408篇 |
2009年 | 2316篇 |
2008年 | 2335篇 |
2007年 | 2312篇 |
2006年 | 2206篇 |
2005年 | 2231篇 |
2004年 | 2146篇 |
2003年 | 1698篇 |
2002年 | 1385篇 |
2001年 | 1414篇 |
2000年 | 1349篇 |
1999年 | 1251篇 |
1998年 | 1055篇 |
1997年 | 1043篇 |
1996年 | 906篇 |
1995年 | 916篇 |
1994年 | 865篇 |
1993年 | 667篇 |
1992年 | 629篇 |
1991年 | 546篇 |
1990年 | 427篇 |
1989年 | 380篇 |
1988年 | 352篇 |
1987年 | 298篇 |
1986年 | 235篇 |
1985年 | 258篇 |
1984年 | 198篇 |
1983年 | 172篇 |
1982年 | 158篇 |
1981年 | 129篇 |
1980年 | 109篇 |
1979年 | 73篇 |
1978年 | 78篇 |
1977年 | 49篇 |
1975年 | 27篇 |
1965年 | 2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戒毒者防复吸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自愿戒毒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2组用自制的病人满意度和舒适度量表作为评价工具,评价两种方法对防复吸的影响。结果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后量表及复吸率评分,观察组优予对照组,2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戒毒者的身心康复、预防复吸、保持操守、回归社会、降低犯罪率、减少经血传播疾病以及降低对家庭、社会的危害程度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有利于戒毒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92.
随着肿瘤新发病例的逐年提高,肿瘤科普成为提高群众健康素养、降低肿瘤发病的重要举措.本研究以湖南省肿瘤医院为例,在建设科普人才队伍、依托融媒体优势、打造特色科普专题等方面探讨在融媒体环境下肿瘤科普的实践与产出,对未来融媒体环境下科普传播体系进行了思考,为肿瘤科普行动的展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比较观察抗幽门螺杆菌抗体牛奶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方法:用4 株幽门螺杆菌(1 株为标准菌株,3 株为本地流行菌株)免疫奶牛,制备出抗幽门螺杆菌抗体牛奶。本次试验共筛选148 例患者,C-14 呼气试验阳性的患者为72 例,最后符合入选标准的为39 例,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1 例和18 例,试验组饮用含特异性幽门螺杆菌抗体的牛奶,对照组饮用普通牛奶,连续饮用2 个月后,观察结果。结果:试验组的21 名对象中,9 人C-14 呼气试验转为阴性,10 人降低。有效清除率达42.86%,而对照组未有清除,两组清除率有统计学意义(P =0.005,P<0.05)。结论:抗幽门螺杆菌抗体牛奶具有多克隆性和很高的效价,能够有效清除胃内幽门螺杆菌。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研究超微血流显像(SMI)在甲状腺微小结节(TS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36例TSN患者,结节数目169个,先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可疑结节后启动SMI、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模式进行诊断,比较SMI、CDFI诊断TSN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SMI、CDFI模式下良恶性TSN的血流分级和血供分型.结果 经病理检查,169个结节中,恶性结节97个(57.40%),良性结节72个(42.60%).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SMI诊断TSN良恶性的敏感度(92.78%)、特异度(95.83%)、阳性预测值(96.77%)、阴性预测值(90.79%)均高于CDFI诊断的敏感度(82.47%)、特异度(80.56%)、阳性预测值(85.11%)、阴性预测值(77.33%).SMI模式下良性TSN血流检出率(88.89%)高于CDFI模式(68.05%),恶性TSN血流检出率(52.58%)低于CDFI模式(71.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MI、CDFI模式下良恶性TSN的血流分级和血供分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I可有效判断微小血管及低速血流,准确观察微细血管,敏感度、特异度及血流检出率均较高,在TSN良恶性的辅助诊断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5.
996.
杨世华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3)
目的:探究施保利通片和纳米穴位敷贴配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德庆县妇幼保健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RRI的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抗感染、化痰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与纳米穴位敷贴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施保利通片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与血清免疫球蛋白(Ig)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Ig A、Ig G、Ig 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Ig A、Ig G、Ig 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保利通片和纳米穴位敷贴配合治疗RRI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997.
正刘竺华,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科主任医师,从医20余年,对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有独到的见解,擅长运用黄连温胆汤治疗痰热互结型脾胃病,且临床疗效确切。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环境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和多样化,如嗜食肥甘厚味、吸烟、饮酒等,脾胃受损,日久蕴痰生热,所以临床中辨证属于痰热互结型的脾胃病患者不在少数。针对痰热互结型脾胃病,尤其在症状方面表现为干呕恶心及胸骨后不适的患者,运用黄连温胆汤化痰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比较研究我国产枸杞属7种3变种和1个培育的新品种枸杞叶中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为进一步研究枸杞叶抗氧化活性及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种枸杞叶中总黄酮含量;采用DPPH法测定各枸杞叶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采用SPSS19.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我国产枸杞属11种枸杞叶中总黄酮含量除截萼枸杞与黑果枸杞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种枸杞叶间总黄酮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种枸杞叶总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不同,即其抗氧化活性不同,且其抗氧化活性与枸杞叶中总黄酮含量呈显著相关。结论我国产枸杞属叶中总黄酮存在显著差异,该差异由种的不同所引起,并最终影响枸杞叶中总黄酮抗氧化能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枸杞叶抗氧化活性及其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激素促排卵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孕马血清促排卵大鼠模型并予以针刺干预,电镜观察子宫内膜胞饮突形态学改变;采用q PCR技术测定各组子宫组织中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因子(整合素αvβ3、LIF、Hoxa-10)的表达变化。结果电镜观察对照组胞饮突阳性表达丰富,大部分胞饮突处于发育完全成熟阶段;模型组胞饮突表达量少,发育滞后;治疗组可见胞饮突阳性表达。设对照组子宫组织mRNA表达为1,采用2~(-△△CT)方法计算,整合素αvmRNA模型组是对照组的0.36倍;治疗组是对照组的0.73倍。整合素β3 mRNA模型组是对照组的0.71倍;治疗组是对照组的0.91倍。LIF mRNA表达模型组是对照组的0.24倍;治疗组是对照组的0.59倍。Hoxa-10 mRNA表达模型组是对照组的0.39倍;治疗组是对照组的0.77倍。结论针刺可以有效的改善孕马血清促排卵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1000.
综合采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对钩毛茜草Rubia oncotricha根及根茎的甲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结合NMR、MS等波谱技术,共分离鉴定了14个化合物,分别为rubiprasin D(1)、rubiprasin B(2)、rubiprasin C(3)、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4)、methyl-5-hydroxy-dinaphtho[1,2-2’3’]furan-7,12-dione-6-carboxylate(5)、rubioncolin C(6)、大叶茜草素(mollugin,7)、呋喃大叶茜草素(furomollugin,8)、3-氨基-2-甲氧羰基-1,4-萘醌(3-amino-2-methoxycarbonyl-1,4-naphthoquinone,9)、1-羟基-2-甲基蒽醌(1-hydroxy-2-methyl-9,10-anthraquinone,10)、2-羟基-6-甲基蒽醌(2-hydroxy-6-methyl-9,10-anthraquinone,11)、1,4-二羟基-2-羟甲基蒽醌(1,4-dihydroxy-2-hydroxymethyl-9,10-anthraquinone,12)、2-羟基-1-甲氧基蒽醌(2-hydroxy-1-methoxy-9,10-anthraquinone,13)、1-羟基-2-甲氧基-6-甲基蒽醌(1-hydroxy-2-methoxy-6-methyl-9,10-anthraquinone,14)。化合物类型涉及萜类和醌类,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齐墩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化合物25,9,11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对所有化合物进行细胞毒和杀线虫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4,6,11,12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人宫颈癌细胞(He La)具有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以6活性最强,其IC50分别为19.42,2.74,8.07μmol·L^-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