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42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67篇
  1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邹敏  祖敏  李莉 《现代保健》2014,(4):54-56
目的:综合探析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治疗措施与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接收的150例小儿急性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成三组(A、B组和C组),每组50例。A组患者接受清开灵治疗,B组患者接受利巴韦林治疗,C组患者接受抗生素、消旋卡多曲联合ORS治疗。结果:C组治疗效果优于其他组(P〈0.05)。结论:对小儿急性腹泻患者来说,采用抗生素、消旋卡多曲联合ORS治疗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壮医龙盘止咳方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急性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的患儿,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壮医龙盘止咳方治疗,对照组予小儿宣肺止咳颗粒治疗,治疗5d后观察2组患儿的疗效、白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NF-γ)含量的变化情况,并进行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66%(26/29),对照组为76.67%(23/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L-4高于对照组,INF-γ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龙盘止咳方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风热犯肺证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医学是研究保护和加强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科学,它是随着人类痛苦的最初表达和减轻这份痛苦的最初愿望而诞生的. 生命一开始就充满激荡和奋进,当精子和卵子碰撞成功,就形成鲜活的新生命,开启了进军36?500天的人生旅程.受精卵以喷发式的生命力魔变为具有上千亿细胞的人体,但在漫长的新陈代谢规律中,如果细胞犯错,机体监测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测定炎症因子IL-1β、IL-6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变化,探讨IL-1、IL-6与颅脑损伤程度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01—2015-12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56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98例,中度组93例及重度组65例,选取同期本院门诊体检正常者50例为对照组,分别在受伤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0天、第14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患者血清中的IL-1β、IL-6含量,对比不同组别之间IL-1β、IL-6的差异并分析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根据死亡、植物人、重残、中残、良好5种不同预后情况进行重新归纳分组,分析每组患者IL-1β、IL-6含量的差异并进行分析。结果颅脑损伤组患者血清中IL-1β、IL-6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重度颅脑损伤组血清IL-1β、IL-6含量明显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预后死亡组、植物生存状态组以及重残生存组的IL-1β、IL-6含量明显高于中残组和预后良好组(P0.05),死亡组和植物生存组IL-1β、IL-6含量高于重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的含量与损伤严重程度以及预后有密切联系,检测其含量可以作为评估颅脑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SD大鼠外周血不同雌激素水平对舌下神经核自发放电及颏舌肌功能的影响,探讨雌激素影响上气道稳定性的中枢途径.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operation group,Sham)、去卵巢组(ovariectomized group,OVX)及去卵巢+雌二醇回补组(ovariectomized+ estrogen covering group,OVX+E2),采用玻璃微电极记录神经元放电,记录舌下神经核自发放电频率和最大幅值.采用BL-420生物学系统,检测颏舌肌功能:颏舌肌肌电的平均频率、最大频率、积分幅度、最大幅度;电刺激诱发肌电幅度、临界融合频率、50%强直收缩时程及阈刺激强度.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OVX组舌下神经核的自发放电频率和最大幅值低于Sham组和OVX+E2组(P<0.05);OVX组颏舌肌肌电最大频率、平均频率、积分幅度和最大放电幅度、50%强直收缩时程低于Sham组和OVX+E2组(P<0.05),OVX组阈刺激强度和临界融合频率均显著高于Sham组和OVX+E2组(P<0.05),OVX+E2组和Sham组各项指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OVX组、Sham组、OVX+E2组颏舌肌的电刺激诱发肌电幅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外周血雌激素水平影响舌下神经核的兴奋性,进而影响颏舌肌功能.雌激素可能影响颏舌肌的收缩功能及抗疲劳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西藏高原土壤厌氧芽胞细菌的种类、数量及其对药物敏感情况 ,为平战时感染提供诊疗依据。方法 按照Bergey’s手册对土样进行厌氧培养分离及生化反应鉴定。结果 每克土壤中厌氧芽胞梭菌数为 :30~ 1 6 2 0 0 0、细菌总数为 :0 .1 1× 1 0 7~ 88.6× 1 0 7;同一地区不同地点、同一地点不同深度细菌数和梭菌数相差甚大。未开垦地区不能培养出厌氧细菌 ,75cm以下不能检出厌氧细菌。分离出的 2 7种 93株厌氧芽胞梭菌中主要为产气荚膜梭菌占 2 0 4 %。结论 西藏地区土壤存在有能产生气性坏疽的厌氧芽胞梭菌及其它厌氧菌 ,但大部分来自人或动物的粪便 ,其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率均在 90 %以上  相似文献   
17.
西安地区汉族正常青年人颅面部直接测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为了客观地、准确地、标准地评价颅面形态,为颅面部畸形的治疗奠定基础。材料方法:采用Farkas建立的面部形态直接测量法,对100例(男女各50名)西安地区身体健康、颅颌关系协调、牙齿排列整齐、I类He关系、正常超覆He、无任何牙病治疗及外伤史的年满18岁的汉族高中生,进行颅面部18项(头6项、面部12项)的测量。测量结果经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并进行男女两组的t检验。结果:正常人的颅面两侧基本对称(P>0.05),男女组间除垂直向的n-sto,sto-gn,sl-gn和矢状向的gn-go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项均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1.男女在此年龄段上的上面高、颏部和下颌骨长度基本相似;2.正常汉族成人面部软组织特征存在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扶阳方治疗缺血性中风(IS)恢复期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例IS恢复期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2组均予以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扶阳方治疗,对照组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2组均治疗28 d。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14 d后、治疗28 d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安全性,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00%(23/25),对照组为76.00%(19/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DL评分、NIH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同时间节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大便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出现明显改变。结论:扶阳方治疗IS恢复期阳虚证疗效确切,明显优于补阳还五汤,为运用中医扶阳理论治疗IS恢复期提供了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19.
吴丹  邹敏  于晏 《全科护理》2010,8(29):2672-2673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伴有全身多脏器功能障碍的疾病,病人病死率高,住院时间长、医疗费高。病人处于高分解、高代谢的状态,极易导致营养不良,所以合理的营养支持是必需的。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更接近生理,在降低肠源性感染等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全胃肠外营养(TPN)。有研究表明,置管距幽门90cm以下时,  相似文献   
20.
邹敏  刘叔文 《中国新药杂志》2008,17(18):1566-1570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抗病毒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关键.目前用于治疗HBV感染的药物主要集中于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但效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因此,寻找具有新的靶点和作用机制的抗HBV药物至关重要.文中对近年来发展的部分抗HBV药物的作用靶点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