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 探讨症状性主动脉穿透性溃疡(penetrating atherosclerotic ulcer,PAU)的临床诊断和支架型人工血管腔内修复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9月至2010年4月治疗的12例症状性PAU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有突发胸背部疼痛等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确诊为Stanford B型PAU,其中8例合并主动脉壁间血肿,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接受支架型人工血管腔内修复术,两例附加杂交旁路手术延长近远侧锚定区。本组12例中1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83.3%。随访时间1~4年(中位时间36个月),随访率83.3% (10/12)。结果 12例患者共植入支架型人工血管12枚,其中植入支架直径32~40 mm,平均(35.7 ±2.5) mm,长度152 ~ 202 mm,平均(163±19) mm。1例溃疡较大病例支架人工血管植入后存在极少量内漏外,其他溃疡均隔绝满意。技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无不良事件发生。随访中患者无症状复发及死亡。CTA检查结果满意无内漏,1例少量内漏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内漏消失。结论 支架型人工血管腔内修复术因其微创、有效可能成为现阶段症状性PAU的首选治疗手段,术后严格的血压控制是长期疗效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价腔镜下下肢交通静脉离断术(SEPS)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中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下肢静脉溃疡行SEPS治疗74条肢体临床资料。其中愈合溃疡(C5)50例,活动性溃疡(C6)24例。SEPS同时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14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1个月(1~42个月)。结果:手术成功率100%。C6期溃疡中20例术后愈合(83.0%),平均愈合时间5.7个月。无复发率12个月为88.0%;24个月为85.9%;36个月为82.9%。C5期50条肢体溃疡无复发率12个月为93.9%,24个月为91.0%。C6期溃疡愈合的20条肢体溃疡无复发率在12及24个月均为71.8%。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1,Log-rank)。结论:SEPS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中期效果满意,但是仍然需要大规模、随机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23.
脾动脉瘤是最常见的内脏动脉瘤,明确诊断后及时手术治疗最为上策。早期手术治疗的疗效最佳,待瘤体破裂或濒临破裂时手术,其危险性、手术死亡率将成倍增加[1]。  相似文献   
24.
实体瘤的免疫导向治疗主要通过单克隆抗体以及偶联物对肿瘤相关靶点的特异性结合发挥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许多药物对肿瘤细胞有高度靶向性杀伤作用并在动物实验中证实,有些药物已经应用于临床。就原理、单克隆抗体、肿瘤相关靶点、单克隆抗体偶联物以及介入放射学在该领域的运用等方面对实体瘤免疫导向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5.
孙蓬  章希炜  杨宏宇  邹君杰  董剑  陈国玉 《江苏医药》2006,32(11):1100-1100
患者,女性,46岁,无不适主诉,2006年5月4日外院体检行彩超检查诊断为“上腹部囊性包块”。增强CT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瘤”。于5月10日转入我院。体检:BP112/82mmHg,P72次/分,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阳性体征。常规实验室检查正常。5月17日行选择性动脉造影显示“腹腔干远端狭窄并有一2.5cm动脉瘤,并与肠系膜上动脉相交通“(图1、2、3,箭头所指为动脉瘤)。术前常规检查后予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6.
股腘动脉闭塞症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最常见的疾病,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肢体溃疡坏疽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肢体及生命。随着腔内血管外科技术和器械的发展,其治疗理念和技术有了很大的改变,本共识根据国内近年来的临床实践经验,结合最新循证资料以及国外相关指南,提出适合中国人群特点的诊疗规范推荐意见,旨在为国内血管外科及相关领域医师提供最新的临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7.
患者,女,42岁,因左上肢疼痛20d伴肿胀4d于2007年12月18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0d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肢疼痛,运动时加重.4d前突然出现左上肢肿胀疼痛、皮色紫绀.患者从事洗衣业,为左利手,长年左上肢重体力劳动.外院诊断"左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我院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左锁骨下静脉、左腋静脉、左肱静脉血栓形成".入院查体:体温36.7℃,脉搏78次/分,呼吸17次/分,血压125/90mmHg.左上肢及左手高度肿胀,皮温高,皮色青紫,浅静脉扩张,桡动脉及尺动脉搏动减弱,无明显呼吸困难,两肺听诊呼吸音清晰、未闻及罗音.胸部X线正侧位显示"两肺纹理增多,心影形态正常,两肋膈角及膈肌正常";血常规正常,纤维蛋白原(FIB)3.22g/L,D-二聚体0.44ng/ml,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1.03.入院诊断:急性左锁骨下静脉、左腋静脉、左肱静脉血栓形成(Molina Ⅰa型).为预防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UEDVT)继发肺血栓栓塞症(PTE),决定为病人植入上腔静脉永久性腔静脉滤器(p-VCF).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不同化疗药物浓度、作用时间及联合用药对胰腺癌细胞株 (Aspc 1和Bxpc 3)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单独或联合使用不同浓度的 4种化疗药物 :5 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顺铂和表柔比星 (浓度分为d1、d2、d3、d4 ) ,分别作用 2 4、4 8和 72h后 ,用四唑盐比色法检测药物对两株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并对计算出的每组细胞生长抑制率行t检验分析。结果 两细胞株的生长抑制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上升 (P <0 .0 5 ) ,联合用药能显著提高药物对两细胞株的抑制作用 (P <0 .0 5 )。结论 通过动脉灌注或保留导管持续灌注以提高化疗药物局部浓度和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以及联合用药能够改善胰腺癌的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瘤、胸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远近端锚定区缺乏的现阶段处理体会.方法 2005年8月至2009年2月,我科共治疗主动脉扩张性疾病包括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瘤、胸腹主动脉瘤129例,其中主动脉夹层近端锚定区不足6例,胸主动脉瘤近端锚定区不足3例,腹主动脉瘤远端锚定区不足4例.分别进行升主动脉一双侧颈总动脉一左锁骨下动脉转流、双侧颈总动脉一左锁骨下动脉转流、腹主动脉一肠系膜上动脉一双侧肾动脉转流、髂内动脉栓塞重建锚定区后成功腔内治疗.结果 患者均获技术和临床成功,无围手术期死亡和重大并发症.随访期间支架人造血管无移位,夹层或动脉瘤腔血栓形成良好,无明显内漏,瘤体未增大;桥血管通畅.结论 对于缺乏锚定区的主动脉扩张性病变,通过人造血管旁路手术或栓塞非必须血管等方法重建或扩大锚定区是扩大腔内治疗适应证的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3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标准治疗是抗凝治疗,但是,当存在抗凝治疗禁忌证等情况时可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预防肺栓塞发生.然而,这些情况往往是暂时性的,而植入永久滤器可能导致例如深静脉血栓复发,腔静脉损伤等并发症.因此,临时滤器特别是可植入较长时间的临时滤器成为了理想的选择.临时滤器长时间的植入导致腔静脉内膜严重增生,使滤器金属杆埋入腔静脉壁内造成取出困难甚至引起并发症[1].滤器植入后静脉内膜的增生表现为腔静脉的狭窄,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5月至2010年9月对3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放置了TempofilterⅡ(B.BraunCelsa,Chasseneuil,France)临时滤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