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分析2015-2018年陕西省死因监测系统数据,对陕西省死亡水平及死因顺位进行探讨,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死因报告信息系统"中的2015-2018年陕西省13个国家级死因监测点死亡数据。采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编码。采用SPSS 25.0和Excel 2007软件计算分性别、年龄死亡率。结果2015-2018年陕西省监测点人群死亡率分别为576.60/10万、619.78/10万、609.36/10万和616.77/10万,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大呈现"√"形,陕西省监测点居民前2位死因分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心脑血管死亡率排名前3的疾病分别为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及高血压性心脏病,肿瘤死亡率排名前3的疾病分别为肺癌、胃癌和肝癌,伤害排名前3的死亡原因分别为交通事故、意外跌落和意外中毒。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为主。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是陕西省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应针对以上慢性病及伤害开展有效的防控。  相似文献   
82.
目的了解陕西省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流行病学特征及寿命损失情况,为制定恶性肿瘤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陕西省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13个国家级死因监测点报告的恶性肿瘤死亡个案。运用Excel 2016和SPSS 25.0软件计算陕西省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及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减寿率(PYLLR)、标化潜在减寿率(SPYLLR)、平均减寿年数(AYLL)、潜在工作损失年(WPYLL)、平均潜在工作损失年(AWPYLL)。结果2015—2019年陕西省居民恶性肿瘤年均死亡率为134.06/10万,标化死亡率为121.50/10万,占全死因的21.48%。男性年均死亡率(166.00/10万)高于女性(100.30/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5—2019年陕西省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1.41%,P<0.01)。0~44岁年龄组恶性肿瘤死亡率处于较低水平,45岁后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75岁以后迅速升高。陕西省居民恶性肿瘤前5位死因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和肛门癌,共占恶性肿瘤死亡构成的72.35%。2015—2019年陕西省居民恶性肿瘤PYLL为393996.33人年、PYLLR为14.98‰,AYLL为11.17年,且男性均高于女性。2015—2019年陕西省居民恶性肿瘤WPYLL为149978人年,AWPYLL为4.25年,WPYLL男性高于女性,AWPYLL女性高于男性。结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和肛门癌是陕西省恶性肿瘤预防控制的重点工作,同时宫颈癌和乳腺癌对女性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应针对主要恶性肿瘤和重点人群开展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3.
  目的  了解陕西省部分地区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陕西省3个项目县区抽取了1 800名4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及肺功能检测,采用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影响COPD患病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共获得有效样本1 638例,陕西省部分地区COPD的患病率为13.8%。其中男性患病率(18.5%)高于女性(9.6%)(χ2=27.399,P < 0.001);70岁及以上年龄组患病率最高,占22.5%,其次为60~岁、50~岁和40~岁,患病率分别为20.4%、12.9%和8.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渐上升(χ趋势2=31.970,P < 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得出,年龄(OR=2.86,95% CI:1.52~5.39,P=0.001),吸烟(OR=1.60,95% CI:1.12~2.27,P=0.031),有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OR=1.83,95% CI:1.05~3.18,P=0.008)是居民患COPD的危险因素。  结论  陕西省部分地区居民COPD患病率较高,高龄、吸烟、有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是患COP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4.
本文分析观察14例胃癌患者和14例正常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微核,SCE和染色体畸变,结果发现胃癌患者微核率,SCE频率和染色体对畸变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表明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认为染色体不稳定可能是胃癌发生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5.
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活髓牙牙体缺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邱琳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01,10(3):165-165,169
目的 观察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活髓牙牙体缺损的化学刺激性。方法 通过临床应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活髓牙牙体缺损。观察其化学性刺激对牙髓病变的影响。结果 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的431颗患牙的23.66%出现了牙髓病变。结论 玻璃离子水门汀对牙髓存在着化学刺激性,中龋以下的患牙作永久性充填时必须垫底。  相似文献   
86.
目的:建立测定京制咳嗽痰喘丸中吗啡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ST PAK C18-ES色谱柱(4.6 mm±215;250 mm,5μm),以乙腈-磷酸盐缓冲液[0.005 mol/L庚烷磺酸钠的0.01 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含1%三乙胺,用磷酸调pH2.5±177;0.1)](8:92)为流动相,流速1 ml±183;min-1,紫外检测波长220 nm,柱温为30℃。结果吗啡浓度在2.75~55.04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n=6)为98.9%, RSD为1.6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京制咳嗽痰喘丸中吗啡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7.
丹参入血分而活血祛瘀,凉血安神,郁金为入血分之气药,凉血止血,活血行气。二者配伍不仅治疗内科病收效较佳,配伍应用治疗气血失和之皮肤病同样疗效较佳。吾师黄莺积累了多年来皮肤病治疗经验,思路开阔,辨病、辨证中对前人治疗经验总结的同时形成自己独特的治疗思路,点点滴滴皆为精华。不仅在治疗白癜风、慢性荨麻疹、银屑病中疗效较佳,同时应用于治疗痤疮、脱发、黄褐斑等疾病中疗效亦佳。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武汉市农村妇女HPV在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癌中的感染分布情况及HPV感染危险因素。方法:在2011年武汉市20万农村妇女宫颈癌初筛阳性患者中随机抽取1955例,采用飞行时间质谱检测法对宫颈刷片进行HPV分型测定,分析HPV在宫颈炎、CIN、宫颈癌中的感染情况。结果:1955例宫颈刷片标本中发现HPV感染1115例,感染率为57.03%。HPV在不同宫颈疾病中的感染率不同,HPV在宫颈炎中的感染率为40.72%,CIN中为89.64%,宫颈癌中为9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V感染患者中,单纯高危型及单纯低危型HPV感染所占比例分别为92.74%、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955例患者中HPV 16型感染率最高(18.16%),其次是HPV 58型(13.35%)、HPV52型(11.00%)、HPV 33型(5.68%)。1955例患者中单一亚型感染率为41.43%,双重及多重感染率为15.60%。不同初婚年龄、临床症状、宫颈癌家族史及是否熬夜等患者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武汉市农村妇女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及CIN发生的必要因素。初婚年龄较早、有宫颈癌家族史、经常熬夜等为HPV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9.
自我管理实践在城市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燕玲  刘玉琼  邱琳  唐蕾 《全科护理》2011,9(27):2447-2449
[目的]评价城市社区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对病人代谢控制、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对照组按照常规的管理模式给予病人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随后定期接受电话随访;自我管理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调病人自我管理重要性,传授自我管理的知识,使用"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并定期随访评价实施情况,针对性给予干预。对两组病人进行1年的管理后,评价两组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指数及自我管理水平的变化。[结果]1年时2组病人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入组时有所下降,但自我管理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自我管理组的自我管理技能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病人自我管理模式在提高城市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管理水平和代谢指标的控制方面明显优于常规的糖尿病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0.
目的:了解武汉市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和DNA倍体定量分析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初筛阳性者采用阴道镜下取宫颈活体组织进行病理检查;采用触诊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乳腺检查,初筛阳性者行钼靶摄片检查或乳腺穿刺行细胞学检查。对所有初筛阳性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一般人口学情况、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既往史及现病史、女性个人健康史、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等因素。结果:全市共对202 067例妇女进行"两癌"筛查,共检出宫颈癌前病变770例、宫颈癌33例(27.13/10万),乳腺癌32例(23.85/10万)。对"两癌"影响因素分析提示:HPV感染、宫颈癌家族史、基础妇科疾病、初次性行为年龄早是宫颈癌前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HPV感染、初次生育年龄早以及经历不良生活事件是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初婚年龄晚、文化程度低、经常使用电脑或电视机、有癌症家族史、流产及引产史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通过开展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起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作用,对降低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将来需根据"两癌"高危因素进一步加强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完善"两癌"筛查与随访制度,保障妇女的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