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陈忠  张斌  覃凌智  张雅琪  邱琳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7):2765-2768
目的:了解武汉市儿童伤害的发生现状以及家长认知水平、意识行为对伤害的影响,为科学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按老街道、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密集地)、城关、乡镇等四个层次,抽取城区一条街道、农村一个乡镇,调查表采用了儿童安全联盟(TASC)在亚洲各国普遍应用的调查表为基本模板,根据武汉市实际情况进行了必要的修订。结果:武汉市儿童伤害的发生率为78.7%。未伤害组的监护人认为应"经常"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比例高于伤害组,且未伤害组经常接受安全教育的比例明显高于伤害组;未伤害组监护人认为意外伤害能预防的比例明显高于伤害组,而认为无所谓学习防治知识、孩子未接受过安全教育、不注重为孩子创造安全环境是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为孩子投意外伤害保险是保护因素。结论:家长对儿童伤害的认知情况、意识行为不容乐观,提供儿童家长或监护人更多的接受安全教育显得非常必要,家长认知水平的提高对控制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
<正>患者,男,37岁,因“咽痛10天,畏寒、发热7天”于2020年10月6日入院。患者于入院10天前因受凉后出现咽痛,无咳嗽、咳痰、畏寒、发热等。7天前患者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5 ℃,伴畏寒、寒战、全身乏力、四肢酸软等。患者于当地医院经“头孢唑肟、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抗感染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但仍有反复发热,为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既往史:3个月前患者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荨麻疹”,经治疗后好转(具体不详),否认肝炎、结核等病史,  相似文献   
73.
目的:对比分析孕三烯酮在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的价值。方法:系统检索OVID、MEDLINE、CNKI数据库获得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进行Meta分析。结果:孕三烯酮的症状缓解率优于妈富隆(RR=8.270,95%CI:1.046~65.384),弱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RR=0.888,95%CI:0.845~0.933),与达那唑(RR=1.043,95%CI:0.949~1.146)、米非司酮(RR=0.972,95%CI:0.943~1.003)及中药治疗(RR=0.954,95%CI:0.905~1.00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用药后累计妊娠率的改善方面孕三烯酮弱于GnRHa(RR=0.792,95%CI:0.657~0.954),与米非司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13,95%CI:0.730~1.140)。孕三烯酮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肝损伤)高于米非司酮(RR=1.865,95%CI:1.453~2.394)和妈富隆(RR=8.270,95%CI:1.046~65.384),与GnRHa相比总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308,95%CI:0.965~1.772),但相应表现有所不同。2种剂量的孕三烯酮对EMs患者的美国生殖医学协会EMs分期(AFS评分)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185,95%CI:-0.491~0.861)。结论:孕三烯酮作为治疗EMs的二线药物,总体效果弱于GnRHa,增加剂量对疗效无明显改善。在不良反应可接受的范围内,是可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74.
芥子碱平喘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芥子碱的平喘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整体动物引喘法研究芥子碱的平喘作用;豚鼠肺支气管灌流法,考察芥子碱对气道平滑肌的舒张作用。结果中、高剂量(14.8、74 mg/kg)芥子碱(ig给药),低、中、高质量浓度(91.9、459.5、919.0 mg/L)芥子碱(喷雾给药)均可明显延长Ach所致豚鼠哮喘的引喘潜伏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芥子碱能够明显增加气道灌流液流速和灌流滴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芥子碱以ig或喷雾方式给药,均具有明显的平喘作用;芥子碱能通过扩张气道平滑肌,增加肺和气管容量,从而起到平喘作用。  相似文献   
75.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56岁,因左足肿胀活动受限十余年、逐渐加重至左足变形、活动异常一年而就诊。患者有糖尿病史二十余年,否认外伤史。查体:患者身高155cm,蹒跚步态,左足及左踝肿胀,畸形,活动异常,痛温觉消失,以足部明显;X线检查:左足舟骨、骰骨、及距骨见不规则骨质破坏,且见碎裂改变,以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脑脊液(CSF)中丙酮酸激酶M型同工酶(PKM)的表达特点及其与阿尔茨海默病(AD)核心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ADNI数据库中痴呆(AD)组62例,轻度认知障碍(MCI)组130例,以及健康对照(CN)组83例,共275例研究对象。分析各组间CSF PKM水平差异以及PKM与AD生物标志物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CN组相比,MCI组及AD组CSF PKM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非载脂蛋白Eε4(APOEε4)基因携带者相比,该基因携带者PKM水平显著升高(P=0.011)。MCI组及AD组患者CSF PKM水平与CSF中总tau蛋白(t-tau)及磷酸化tau蛋白(p-tau)水平呈相关性(MCI:r=0.802,P<0.001;r=0.759,P<0.001。AD:r=0.783,P<0.001;r=0.715,P<0.001)。结论 AD及MCI患者中CSF PKM水平与CN组相比显著升高,其与tau蛋白呈正相关,且与APOEε4基因携带情况相关,提示其有待成为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标志物和干预靶点。  相似文献   
77.
目的考察几种促渗剂对青蒿琥酯体外经皮吸收的影响,为青蒿琥酯贴剂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TK-6A型透皮扩散仪,以SD大鼠腹部皮肤为透皮屏障,测定含有不同浓度促渗剂的青蒿琥酯贴剂的累计透过量和经皮渗透速率。结果各促渗剂对青蒿琥酯促渗作用大小依次为:油酸(OA)〉N-甲基吡咯烷酮(NMP)〉丙二醇(PG)〉氮酮(Azone)〉己二酸二异丙酯(IPA)。NMP和OA的促渗作用呈浓度依赖性,IPA和PG的促渗效果不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处方中高浓度的IPA和PG反而会抑制青蒿琥酯的透皮吸收。结论10%OA对青蒿琥酯的促渗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氯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氯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各50例,对比2组各项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肾实质性高血压,采用氯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比以往只采用贝那普利治疗临床疗效优异,值得推广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9.
80.
目的:建立测定京制咳嗽痰喘丸中吗啡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ST PAK C18-ES色谱柱(4.6 mm±215;250 mm,5μm),以乙腈-磷酸盐缓冲液[0.005 mol/L庚烷磺酸钠的0.01 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含1%三乙胺,用磷酸调pH2.5±177;0.1)](8:92)为流动相,流速1 ml±183;min-1,紫外检测波长220 nm,柱温为30℃。结果吗啡浓度在2.75~55.04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n=6)为98.9%, RSD为1.6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京制咳嗽痰喘丸中吗啡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