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22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21.
目的 了解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2011—2020年中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中上报的监测数据,计算报告患病率、单起事件累及人数和各类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构成比。结果 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35 806起,累计患病人数266 968人。累计上报事件数和患病人数最多的是西部地区,其中云南省10年间上报的事件数和患病人数最多,分别占全国的17.70%和15.81%。10年间,毒蘑菇和微生物为我国主要的致病因素,其中由毒蘑菇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最多,占29.09%,由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相关患病人数最多,占35.69%,沙门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是主要的致病菌。餐饮服务单位是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场所,暴发事件数和患病人数占总数的49.31%和70.59%,其中单位食堂和宾馆饭店为主要暴发场所。结论 2011—2020年中国食源性疾病暴发报告事件数、患病人数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22.
目的 评价运用PDCA循环开展危急值闭环管理对危急值抢救率的影响,保障患者医疗安全。方法 分别收集案例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的危急值管理数据,采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系统升级和公布《医疗管理月报》措施带给危急值抢救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进行PDCA循环管理后,危急值抢救率有明显改变,危急值抢救完成率较系统升级前上升25.95个百分点,较公布《医疗管理月报》前上升53.62个百分点。公布《医疗管理月报》带来的瞬时变化斜率为20.76 (P=0.001),公布《医疗管理月报》使危急值抢救斜率变为2.08 (P=0.281),表明公布《医疗管理月报》使危急值抢救率连续上升的趋势得以扭转。结论 通过分析危急值管理数据,进行PDCA循环管理后,提高了患者危急值的抢救完成率,实现了危急值闭环管理,有效保障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23.
全切片图像是通过数字切片扫描仪将整个组织切片扫描生成的二维图像,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病理学教学、组织切片讨论、科研等领域。参照美国毒性病理学会(STP)对全切片图像在诊断中的应用建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关于使用全切片图像进行病理学同行评议的指导原则,对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条件下应用全切片图像进行毒性病理学同行评议的工作流程、内容和要求进行相关总结。同时结合中国合同研究组织(CRO)采用全切片图像开展毒性病理学评价进行概述,以期提升我国毒性病理学评价和病理学同行评议工作的规范性与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