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3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6篇 |
口腔科学 | 6篇 |
临床医学 | 6篇 |
内科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42篇 |
预防医学 | 6篇 |
药学 | 73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1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5篇 |
2018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笔者用心电图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北京市儿童进行筛查,旨在了解我国城市儿童心脏的健康状况。一、对象和方法:1996年9月~1997年5月,选北京市朝阳区中等条件的幼儿园两所,中小学各一所,共有3~14岁儿童894名。除去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儿童2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1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890名无心脏病病史者组成本题研究对象。男460名,女430名,平均年龄7岁。全部小儿经询问病史、体检、心电图及完整彩超检查。对心律失常或可疑心律失常者进行心电图监测或记录24小时动态心电图。二、结果:890名小儿中,23例有心脏异常,发生率2.6%。其中… 相似文献
42.
1病案摘要患者女,汉族,75岁,因上腹部饱胀、疼痛伴间歇性呕吐1个月入院。起病无明显诱因,近1月食纳减少、上腹部胀痛、尤以进食后加重、恶心呕吐,无反酸、嗳气等,呕吐后上述症状稍感缓解,未进行特殊治疗,体重下降3kg,门诊胃镜提示:胃窦部一巨大7cm×8cm黑色肿物,完全阻塞幽门,质软触之易出血(图1),取活检作病理检查,拟诊为进展期胃癌巨块型。既往有胆囊切除史,个人史无特殊,胞弟因患胃癌去世。入院查体:消瘦,右上腹见陈旧性手术瘢痕,剑突下饱满,可扪及一肿快,边界不清,局部深压痛,肝脾未触及。辅助检查:总蛋白58.3g/L,白蛋白32.9g/L,血气分… 相似文献
43.
盐酸洛美沙星分散片及胶囊剂的健康人体药动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健康志愿者单剂口服盐酸洛美沙星分散片及胶囊剂后的药物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洛美沙星浓度。结果符合一级吸收动力学的二房室开放模型 ,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max为 (0 9± 0 4)h和 (1 1± 0 5 )h ;cmax为 (4 6± 0 9)mg·L-1和 (4 9± 1 1 )mg·L-1;t1/2 为 (7 0± 1 6)h和 (7 4± 1 1 )h ;AUC0 -t为 (2 9 1± 5 2 )mg·h·L-1和 (3 0 4± 5 4)mg·h·L-1;经统计学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盐酸洛美沙星分散片对盐酸洛美沙星胶囊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96 6%± 1 4 5 %。结论两种制剂体内生物作用等效 相似文献
44.
东北地区小儿急淋白血病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东北地区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时,甲氨蝶呤血药浓度的变化规律;分析甲氨蝶呤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制定合理的甲氨蝶呤解救方案;提供基础数据,为实现个体化给药奠定基础.方法 搜集2007年1月~2009年7月在该院小儿血液内科接受甲氨堞呤(3g/m2)化疗的东北地区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并以此为研究对象.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定时取血监测血药浓度,根据血药浓度结果制定救援方案.研究甲氨蝶呤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对结果进行安全性评价,制定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案.结果 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48h不同个体血药浓度结果差异较大(0.10~23.00μ mol/L);48 h血药浓度大于1.0μmol/L的患者的解救次数和血药浓度监测次数均显著高于血药浓度小于1.0μmol/L(P<0.01);与血药浓度小于1.0μmol/L的病例比较,血药浓度大于1.0μmol/L的病例不良反应的病例有增加趋势,但统计结果不显著(P>0.05).结论 大剂量甲氨堞呤化疗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可优化治疗方案.甲氨蝶呤的血药浓度升高有导致不良反应的增加的趋势,该不良反应可逆.临床治疗中,可根据病人情况将甲氨蝶呤剂量增至患儿可耐受剂量,定时监测并根据血药浓度结果制定解救方案,可最大程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5.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愈创木酚甘油醚的高效液相法,以研究健康志愿者口服愈酚甲麻那敏分散片后愈创木酚甘油醚的药动学过程。方法色谱条件:Agilent Eclipse XDB—C18为色谱柱,以乙腈-磷酸二氢铵(体积比20:80,浓磷酸调至pH值3.0)为流动相,氧去甲右美沙芬为内标,紫外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愈创木酚甘油醚质量浓度在25~2000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7),定量下限为25ng·mL^-1。20名受试者单剂量口服愈酚甲麻那敏分散片后的主要动力学参数Cmax为(474±142)ng·mL^-1,tmax为(0.275±0.123)h,t1/2为(0.83±0.55)h,AUC0→4为(451±165)ng·h·mL^-1,AUC0→∞为(505±159)ng·h·mL^-1。结论本文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满足愈创木酚甘油醚临床药动学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直肠癌手术病例共138例,其中,腹腔镜手术82例,开腹手术56例,对比2组手术的近期疗效,包括手术根治性、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合并症等几方面.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中出血分别为(103.0±93.1)mL和(158.0±130.1)mL,术后使用镇痛人数分别为18(22.0%)和29(51.8%),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2.4±0.6)d和(2.8±0.9)d,术后排便时间分别为(3.3±1.0)d和(3.7±1.3)d,术后进食时间分别为(3.8±1.3)d和(4.6±2.0)d,住院时间分别为(19.6±7.1)d和(22.0±9.1)d,术后合并症发生率分别为14(17.1%)和21(37.5%),以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具有同开腹手术相同的根治效果,而且具有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胃肠功能恢复快及术后合并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鱼腥草对免疫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卡介苗+脂多糖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大鼠模型,检测不同组别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白蛋白(AL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鱼腥草高、中剂量(0.6、0.3 g/kg)均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ALT、AST酶活性;显著降低TP、ALB、TNF-α和IL-1β的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鱼腥草对免疫性肝损伤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血清AST、ALT、TNF-α和IL-1β有关。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研究中国健康志愿者单次和多次口服非索伪麻缓释片后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并评价非索非那定、伪麻黄碱的单次和多次给药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异。方法 12名健康志愿者单次,多次口服非索伪麻缓释片1片(含盐酸非索非那定60 mg和盐酸伪麻黄碱120 mg),qd,连用8 d,测定给药前和给药后48 h内的血药浓度,用DAS 2.1.1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单次和多次口服非索伪麻缓释片后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非索非那定的t1/2分别为(10.88±5.67),(7.94±1.80)h,tmax分别为(2.83±0.58),(2.08±0.67)h,cmax分别为(316.42±171.34),(316.50±158.37)ng.mL-1,AUC0-t分别为(1816.33±904.83),(1726.25±741.16)ng.h-1.mL-1;伪麻黄碱的t1/2分别为(6.56±1.04),(8.71±2.38)h,tmax分别为(5.67±2.23),(6.00±2.52)h,cmax分别为(193.58±52.40),(186.17±35.90)ng.mL-1,AUC0-t分别为(3056.92±982.46),(2722.25±602.77)ng.h-1.mL-1。结论单次和多次口服非索伪麻缓释片后,除非索非那定的tmax和伪麻黄碱的t1/2剂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次给药后伪麻黄碱的CL/F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次给药后非索非那定的CL/F、AUC0-t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参数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预测癫痫患儿服用丙戊酸后体内药物浓度。方法收集200例癫痫患儿服用丙戊酸后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身高、体重及监测当日肝肾功能等15项相关指标,根据神经网络和遗传优化反向传播算法的基本原理,构建丙戊酸血药浓度预测模型,并用该浓度预测模型进行样本预测分析。结果 50个病例样本的预测结果表明,与实际测定浓度相比,误差小于10%的有29个浓度,误差在10%~15%的有10个浓度,误差在15%~20%的有7个浓度,误差大于20%的有4个浓度。误差小于15%的比率是78%。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的血药浓度和实际测定浓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476。结论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预测癫痫患儿服用丙戊酸后的血药浓度是可行的;有待将其广泛应用于个体化给药设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