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68篇 |
免费 | 328篇 |
国内免费 | 17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6篇 |
儿科学 | 47篇 |
妇产科学 | 19篇 |
基础医学 | 164篇 |
口腔科学 | 33篇 |
临床医学 | 761篇 |
内科学 | 483篇 |
皮肤病学 | 24篇 |
神经病学 | 85篇 |
特种医学 | 21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292篇 |
综合类 | 1421篇 |
预防医学 | 586篇 |
眼科学 | 34篇 |
药学 | 669篇 |
7篇 | |
中国医学 | 604篇 |
肿瘤学 | 27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1篇 |
2023年 | 134篇 |
2022年 | 146篇 |
2021年 | 187篇 |
2020年 | 149篇 |
2019年 | 133篇 |
2018年 | 152篇 |
2017年 | 81篇 |
2016年 | 123篇 |
2015年 | 139篇 |
2014年 | 234篇 |
2013年 | 227篇 |
2012年 | 238篇 |
2011年 | 329篇 |
2010年 | 336篇 |
2009年 | 263篇 |
2008年 | 298篇 |
2007年 | 280篇 |
2006年 | 244篇 |
2005年 | 190篇 |
2004年 | 241篇 |
2003年 | 193篇 |
2002年 | 183篇 |
2001年 | 148篇 |
2000年 | 146篇 |
1999年 | 86篇 |
1998年 | 110篇 |
1997年 | 90篇 |
1996年 | 98篇 |
1995年 | 87篇 |
1994年 | 83篇 |
1993年 | 53篇 |
1992年 | 58篇 |
1991年 | 45篇 |
1990年 | 47篇 |
1989年 | 46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25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20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2篇 |
1966年 | 2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132.
目的 探讨中耳加压对豚鼠膜迷路积水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50只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加压对照组、积水4周组、积水8周组、加压组,每组10只.积水4周组、积水8周组、加压组采用腹腔注射醛固酮制备膜迷路积水动物模型.加压治疗豚鼠在第5周起在压力舱内进行加压治疗,共3周.分别观察各组耳蜗形态和功能,并用免疫组化SP法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耳蜗水通道蛋白1(AQP1)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及加压对照组无膜迷路积水,成模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膜迷路积水,积水8周组蜗管与蜗管加前庭阶的面积比较积水4周组、加压组明显升高(P均<0.01).各组实验前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造模成功后,各成模组ABR阈值较实验前明显升高(P均<0.01),且积水8周组较其余各组明显升高(P均<0.05).AQP1表达主要在螺旋韧带基底部、Corti's器基底膜等处,积水8周组AQP1表达较积水4周组、加压组表达减少(P均<0.01).结论 加压治疗可显著减轻豚鼠膜迷路积水且可改善耳蜗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QP1表达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33.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及治疗后转归。方法收集2014年7月-2017年7月300例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患者,所有患者有明确的病理标本结果,同时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HPVDNA检测结果。分析30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HPV-DNA的检测结果;单一型HPV感染患者的HPV亚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治疗后HPV感染情况。结果 30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中HPV感染阳性以单一型HPV感染最多见,明显高于其他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1例单一型HPV感染患者的HPV亚型中,HPV-16型感染率最高,明显高于HPV-18型、HPV-58型、HPV-59型、HPV-52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治疗前、治疗后HP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100.00%、1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HPV感染亚型中以HPV-16型较多,同时多为单一感染,通过积极治疗可以降低HPV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4.
135.
2005年3月-2006年11月我科收治的部队官兵训练伤患者68例,男66例,女2例;年龄17-38岁,平均24.9岁;病程4d-11年。致伤因素主要为器械伤,400m障碍,5km越野和技战术比武等,其中关节肌肉扭伤、拉伤、应力性骨折、脊柱损伤、过度性损伤及脏器损伤为主,其次还包括烧伤、颅脑损伤、五管 相似文献
136.
137.
138.
目的优化超声法提取葛根素的条件。方法应用SPASS19.0软件对影响超声法的因素:葛根粉粒度、乙醇浓度及超声时间等进行正交设计,对数据进行分析综合优化葛根素的提取条件,并利用HPLC测定提取液中葛根素的含量。结果超声法提取葛根素的最佳条件为:葛根粉粒度为100目,50%的乙醇,超声时间为30 min。结论优化后的超声法提取葛根素简单,方便,效率高,可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40.
目的 运用步态分析技术比较骨水泥与生物型半髋假体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相关股骨颈骨折术后早期不同时间段的步态变化,探讨两种假体植入术后早期的康复效果。方法 通过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髋部创伤科半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资料,共60例;后外侧入路骨水泥假体半髋关节置换手术(30例),后外侧入路生物型假体半髋关节置换手术(30例)。采用步态分析技术比较每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行走时步长、步速、步频、行走时髋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及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以及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改良髋关节(MHHS)评分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的步长、步速、步频、髋关节外展活动度在术后3、6个月检测结果较术后1个月改善明显(P<0.05)。术后1、3个月时,骨水泥假体组患者的行走时步长、步频、步速、髋关节外展活动度检测结果优于生物型假体组(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型假体组与生物型假体组术后1、3、6个月的改良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术后3、6个月的MHHS评分均比术... 相似文献